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论文
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全文如下:
一、有效教学概述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
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
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
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
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
教材内容。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
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
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
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
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
学生对电脑操作
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
在学习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
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
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信息
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
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
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
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
知识,效率大大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
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
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
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
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
握程度。
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
行交流互动。
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
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
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
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
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
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
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
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
多媒
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
通俗一
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
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
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
非常有帮助。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
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
多媒
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
而
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
时代同步。
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
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
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
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
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
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
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
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
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
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
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
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
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不断补充教材内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