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记录课题活动记录1课题题目:手机对中学生的影响活动时间:4月21日第一次活动地点:学校参加活动成员:吴曼萍,林丽新,王丽婷,王琼丽,陈海才,李宗伟,符娇花,陈莉雯活动内容:拟定一份开题报告方式:小组讨论过程:成员分工——选题背景——活动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果: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拟定了一份开题报告,研究活动正式开题。
课题活动记录2活动时间:4月26日第2次活动地点:学校参加活动成员:吴曼萍,林丽新,王丽婷方式:小组讨论过程:小组讨论——拟定方案——确定活动顺序计划结果:通过小组讨论拟定了活动计划课题活动记录3活动时间:4月28日第3次活动地点:学校参加活动成员:林丽新,王丽婷,陈海才,符娇花,陈莉雯,王琼丽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过程:拟定调查问卷——复印多份问卷——在校园内发放——访谈——结果整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及校内访谈,了解到了中学生中目前存在带手机的占到57%。
购买手机的价格500~1000元的占56%,1000以上的占19%。
手机每月消费50元以上的占44%,100元以上的占11%。
中学生普遍的认为带手机不会对学习造成太大的影响。
心得体会王琼丽这是我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合作完成的一项任务。
所以刚开始时有点紧张,但同学间合作精神很快就迫了我们的顾虑。
同学之间,我们不但很好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而且经常帮助别人更好的完成任务,在这次实践中,我知道了同学之间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合作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林丽新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很多的事只有亲自去做才能领会到其中的意义。
在实践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小事做起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问卷表中的问题如何去设计,怎样的问题才有代表性,选择是否齐全,设计多少个才合理,各种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你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得到了很多无形的财富。
而这些财富你在课本中是学不到的。
这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友谊得到了升华。
吴曼萍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
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
所以做起来难免有些手忙脚乱,计划好的但是不知道从那下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才弄完。
而且身为小组长,要带领组织这次活动,难免会担心因自己的失职而使活动做的不好。
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很好的教育举措,它培养我们的办事能力,使我们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
庆幸的是,小组之间的团结互助还使活动圆满完成陈海才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学会了很多,尤其是访问时与人的沟通,经常会被别人拒绝,有时会很烦恼,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想这是我们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对手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经济突飞猛进的社会,手机是必要的产物,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也是很明显的,对中学生带手机对学习的影响也是利弊兼并,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手机用学习有帮助的地方一定会提高学习的。
王丽婷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任务.这些都显现了大家的积极性,在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尽力,并且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任务.李宗伟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又收获了很多经验。
此次的课题大家都十分的重视,大家在工作中总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可见工夫不负有心人!让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真的让我们学会了很东西,不管是人生,还是做人处事,让我受益匪浅。
当大家开开心心的为这次课题画上圆满的句号时,大家都有说不出来的激动,曾经的帮助,曾经的分工,都历历在目。
这让我们之间的友谊又增进了许多。
总之,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起点,将来的道路,还需我们继续去努力。
符娇花在这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活动力具有盲目性,不知道如何去展开活动。
后面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小组成员的团结作用下,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的研究,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发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
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收益匪浅。
陈莉雯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所以没太多的经验,弄得蛮辛苦的,不过辛苦后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这次的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锻炼了我们的胆识,还为我们下次的活动累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说,这种辛苦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特殊的学习经历。
自评互评王琼丽:自评:我认为在这次合作中,我的优势是能及时的和伙伴交流意见,但不足的是我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投入一百分的努力。
互评:我认为我的伙伴们都很认真,有什么事也能及时的提出意见,合作性强。
吴曼萍具有很好的领导能力,能准时督促大家完成各自的任务。
李宗伟也是小组内部的活跃的一份子,想法新颖,应变能力强。
林丽新:自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会了很多,虽然有许多的困难,但还是一一的克服了。
互评:这次是全组一起完成的,精密的分工合作,使我们组员间更加的团结,一起努力,一起分享劳动成果的感觉很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李宗伟积极参与工作,态度认真。
吴曼萍自评: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认为自己较认真的完成了身为组长应尽的责任,积极领导着组员每项研究任务。
我也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我的任务,并撰写了研究成果报告论文。
对组员的评价:组员能够积极按时完成组长交给的任务,相互团结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态度很认真,都付出了自己辛苦的汗水,能够获得这样的成果,都是大家的努力的收获。
陈海才对事要求严谨,有团队合作精神。
组长和李宗伟积极工作对事认真负责。
陈海才自评:查过程中,一些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明白可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团结合作的必要性。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积极性,还巩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
从而使我更多的珍惜这次的劳动成果。
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但最辛苦的还是组长和李宗伟,他们是负责收集所以的资料,跟我们做的这些做访问调查的比起来还真是辛苦了。
但我们也是非常努力,尽量要求自己,要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大家都是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王丽婷互评: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大家都很积极,努力的去完成这次任务的过程,为了完成这次任务,大家都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各班,所以这次能顺利完成任务.都靠大家团结的力量. 林丽新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对事认真负责。
自评:我在完成这次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怎么认真的完成任务,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表现一般.李宗伟自评: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虽然让觉得很累,但换来了宝贵的经验,让我觉得特别的值得。
小组的团结互助,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互评:在这次课题活动中,大家的积极复印问卷,发放问卷,整理资料等等,都是很出色的。
大家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总而言之,大家辛苦了。
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吧。
组长的积极态度值得我们的学习。
她,尽心尽则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有规划的工作思路.组长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他也没有跟我们抱怨.组长的能力我们也很认可.给他的评价是很好.符娇花自评: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也学会了很多知识。
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在这次学习中,培养了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如何找资料的方法。
我觉得收获了很多。
第一次的尝试是第二次的经验,相信在下次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互评:我们小组的成员,总是挑最难的去做,他们的工作量都比我大,在这次学习中,他们非常的认真细心,而且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组员互相帮组,有问题一起讨论解决。
遇到困难不退缩。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很快便完成了这次研究性学习。
李宗伟的工作也很辛苦,而且他很认真的完成他的任务,也出了很多力.给他的评价是好.陈莉雯互评:我们组分工得还是挺精明的,所以活动能够非常有序的展开,组员之间的合作蛮愉快的,每个人都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所以各个组员的表现都很不错。
组长对事认真负责领导能力强。
自评:在这次活动中,我负责调查,这是一份不太容易的工作,做的过程挺辛苦的。
不过辛苦获的了很多经验,这是很重要的,不过我相信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结题论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你看中学生骑电动车多了,中学生拥有的手机的也多了起来,中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带来许多新问题,这边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也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忽然手机铃声大作,全班同学……学生不听课,而是捏头专注地在发短信,考试手机成了作弊的工具,中学生也学会了从考场外发送ABCD,学生下课在校园内用手机呼朋唤友,大出风头那么中学生到底能不能在学校使用手机呢?目前还没有这个方面的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学生能不能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也是成了摆在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种便捷通讯工具——手机,已悄然的走进我们生活中,成为我们联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学生,也开始拥有了手机,在学校里这种情况已越来越普遍。
学生从佩带小灵通,到带摄像头的手机,各种款式纷纷亮相校园,成为校园另一道“风景线”。
中学生手机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作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的电脑或手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
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讯,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生,利用手机传简讯,可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联系的很少。
由于手机进入课堂,也不免会带来一些弊端。
很多同学都对短信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信息。
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也严重地影响到他人的学习。
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用短信聊天,一聊就聊到深夜,造成睡眠不足,第2天也就会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打打折扣,不仅自己受到影响,也打扰了别人的休息。
某中学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起初是“不提倡”“不限制”的态度,但随着手机校园愈来愈泛滥,开始采取强硬政策——禁止使用手机,包括小灵通。
有些同学认为手机进人校园,确实带来某些弊端,但是学校采取这样的强硬的措施,未免有些不尽人情,无论如何,手机也有有利的一面。
手机可以方便联络。
特别在外住校的学生,你的父母还得大老远过来?方便跟父母联络报平安,如果遇到突发的事情,手机还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多数教师不提倡高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看看高中生的交友范围,他们一般的交际在班级和学校里,他有必要带个手机来联系这些同学吗?其次,高中生不一定有很强的自制力,在课堂上发短信或打游戏都可以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隐蔽的做,定会影响学习,第三,担心手机会成为新型的攀比物,因为手机型号在不断的翻新外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