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理论热点问题共16页

当前理论热点问题共16页


3.大众化是根本。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是要使马克思主义 广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使马克思主义理 论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代 表,保证其人民性不能丢。
结束语
即使是真理,如果讲得过于肤浅也不会被学生接 受;即使错误的东西如果剖析得非常深刻,也会 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理论学得明白讲得透彻是 每一位学生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 然要求!
(三)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
西方国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包装后,夹 杂在错综复杂难以分清的文化系统中,对中国 进行渗透,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内容 名称、方式和过程上带有很大的隐蔽性,思想 教育效果润物细无声。
(四)西方价值观的内容:
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法制
两个理论支撑:人权高于主权;民主扩展论。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考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在国家政治文化 顶层层面建立,还是在个人道德层面建立?
结论:应该在国家公共政治理性层面建立。 思考2、是建立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还是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论: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意义,还要
注重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价值观的传播在于它的稳 定性,不能是临时性的,易变的。
思考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关系?
思考4、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是构建中 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思考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在哪里?
思考6、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形式 的关系?
结论:形式上相对稳定,内容上赋予不同含义。
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内容上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超越资本主义 社会价值观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同时, 还要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加以 补充和完善,更加彰显人的自由全面的发 展。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得准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4、科学:西方的高科技受到猛烈抨击。
科技离开人文、道德价值,对人的自由发展起 到阻碍作用。科技崇拜会把人类引向毁灭。
5、西方价值观在中国“水土不服”,人权的理 解不一样:西方的人权强调个人的政治权力言 论、出版、集社等自由权力优先于经济、社会 、文化权力;中国的人权不仅包括个人,还包 括集体、民族的自主权,首先解决的是经济问 题,中国要有文化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在 形式上接受,内容上赋予中国特色内涵。
2、“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 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 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 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 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 又取消了。”
3、“人的根本利益”与自由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科的高度分化,看不到人的整体,限制了人 的自由发展。
让每一个人有尊严的享受劳动是真正的体现“ 以人为本”。
四、当前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和大众化
1.中国化是基础。在某个阶段基Hale Waihona Puke 性可以成为 关键,但永远不是核心。
2.时代化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既要与 时俱进,又要一脉相传,从而赋予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先进性,使其能够代表人类发展趋势, 反映世界发展大潮。
(五)如何看待西方价值观?1
不能走两个极端:全盘否定和全盘吸收。
1、自由:以主权、人权的确立为前提。先有意 识的自由,再有行动的自由。
2、民主:贴上两个标签,一个是政党轮替,一 个是选举式民主。
3、多党轮替的实质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轮替 ,其在政治主张、政策等方面大同小异,实质 是一党。
主要内容
一、中东、北非动荡的局面背后西方价值观的作用。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如何理解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以人为本 四、当前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一、中东、北非动荡的局面背后西方价值观的作用
(一)国际形势: 中东的动荡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原因, 这个地区的民族、教派和外部势力的较量从来没有 停止过,利比亚问题还没有解决,这种动荡以后也 会持续下去。 (二)中国面临的问题 1)贫富差距严重 2)失业率很高 3)政治体制相对经济体制保守僵化
三、如何理解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以 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 人类首先以自然为本,继而以动物为本, 以神为本,最终以人为本。
理解以人为本处理好三个关系
1、“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关系。 结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理解 我们的社会主义不仅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 文化上的社会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