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窗知识

门窗知识

1命名和标记1)命名方法按窗用途(可省略)、功能、系列、品种、产品简称(铝合金窗,代号LC)的顺序命名。

如:(外墙用)普通型5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命名代号为“铝合金窗WPT 50 PLC ”2)标记方法按产品的简称、命名代号—尺寸规格型号、物理性能符号与等级或指标值(抗风压性能P3—水密性能△P—气密性能q1/q2—空气声隔声性能RwCtr/RwC—保温性能K一遮阳性能SC—采光性能Tr)、标准代号的顺序进行标记。

3)命名与标记示例示例1:命名——(外墙用)普通型5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该产品规格型号为115145,抗风压性能5级,水密性能3级,气密性能7级,其标记为: 铝合金窗WPT 50 PLC 115145(P35—△P3—q17)GB/T 8478-2008;示例2:命名—(外墙用)遮阳型50系列滑轴平开铝合金窗,该产品规格型号115145,抗风压性能6级,水密性能4级,气密性能7级,遮阳性能SC值为0.5的产品,其标记为:铝合金窗WZY 50 HZPLC 115145(P36—△P4—q17—SC 0.5)GB/T 8478-2008。

试验方法标准1、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按GB/T 7106—2008的规定,以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的顺序进行试验。

2、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从产品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按下表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性能检验试件。

窗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和试验顺序见表4-14-8(六)复验规则性能检验项目中若有不合格项,可再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双倍试件对该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检验结果全部达到GB/T 8478-2008标准要求时判定该项目合格,否则判定该项目不合格。

推拉窗力学性能试件存放及试验环境试验前窗试件应在18~28℃的条件下存放16h以上,并在该条件下进行检测。

、依据标准及适用范围《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气密性能①分级指标采用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 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分级指标。

水密性能①分级指标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分级指标。

抗风压性能①分级指标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值P3为分级指标检测顺序宜按照气密、水密、抗风压变形、抗风压反复受压、安全检测的顺序进行。

开启缝长:外窗开启扇或外门扇开启缝隙周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

如遇两扇相互搭接时,其搭接部分的两段缝长按一段计算。

试件面积: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

以室内表面测定值为准。

标准状态:温度为293K(20℃)、压力为101.3kPa(760mmHg)、空气密度为1.202kg/m,的试验条件。

气密性能: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预备加压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 ,加载速度约为100 Pa/s 。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 ,泄压时间不少于1s 。

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3)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检测前应采取密封措施,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盖板将箱体开口部盖严; 按照图4-14-1检测加压部分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约为10s ,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压。

记录各级测量值。

总渗透量检测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或打开密封盖板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

5)检测值的处理 ①计算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 Pa 压差下的两个附加空气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 和两个总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 ,则窗试件本身100 Pa 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 (m3/h)即可按(式:4-14-1)计算:.q f z t q q -= T P q q t ∙⨯=3.101293'l q q ''1=A q q '2'=将三樘试件的士q 1值或士q 2值分别平均后对照表4-14-16确定按照缝长和按面积各自所属等级。

最后取两者中(缝长、面积所属等级)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

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

水密性能检测 有关定义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严重渗漏:雨水从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人外门窗试件室内侧,发生喷溅或流出试件界面的现象。

严重渗漏压力差值:外门窗试件发生严重渗漏时的压力差值。

淋水量:外门窗试件表面保持连续水膜时单位面积所需的水流量。

稳定加压:在各检测加压持续时间内,检测压力相对稳定。

波动加压:在各检测加压持续时间内,每3~5S 按表4-14-20的规定波动变化加压。

一般情况下,水密性能分定级检测、工程检测 工程检测,采用波动加压法、稳定加压法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应采用波动加压法; 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可采用稳定加压法。

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划分按照GB50178的规定执行。

定级检测,可采用稳定加压法。

已进行波动加压法检测可不再进行稳定加压法检测。

稳定加压法操作步骤 ( ★ )按照图4-14-2、表4-14-19顺序加压,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2L/( m2 .min)。

②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

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出现严重渗漏为止;工程检测时,直接加压至水密性能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 min 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③观察记录: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参照表4-14-21记录渗漏状态及部位。

定级检测:记录每个试件的严重渗漏压力差值。

以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差值作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

工程检测:如果工程水密性能指标值对应的压力差值作用下未发生渗漏,则此值作为该试件的检测值。

综合评定三个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一般取三樘检测值(检测压力)的算术平均值。

如果三樘检测值中最高值和中间值相差两个检测压力等级以上时,将该最高值降至比中间值高两个检测压力等级后,再进行算术平均。

如果3个检测值中较小的两值相等时,其中任意一值可视为中间值。

抗风压性能检测 有关定义2)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

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压力差=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

14)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

19)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4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P 1)而进行的检测。

20)反复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6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P 2)反复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及功能障碍而进行的检测。

抗风压性能检测 有关定义2)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

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压力差=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

14)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

19)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4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P 1)而进行的检测。

20)反复变形检测: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6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P 2)反复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及功能障碍而进行的检测。

对于单扇平开窗当采用单锁点,窗扇上无受力杆件时,测点布置见图4-14-8。

当采用单锁点,窗扇上有受力杆件时,应同时测量该杆件的最大相对挠度,取两者中的不利者作为抗风压性能检测结果;当采用多点锁(两个及以上锁点)时,按照单扇固定扇的方法进行检测。

无受力杆件,外开单扇平开窗只进行负压检测; 无受力杆件,内开单扇平开窗只进行正压检测; 预备加压程序(正、负压)变形检测前进行; 分别提供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P0绝对值为500 Pa 加载速度约为100 Pa/s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 泄压时间不少于1s 。

5)变形检测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4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符号为P1)变形检测程序: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①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值不超过250Pa;每级检测压力差稳定作用时间约为10s。

②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测点的稳定读数值(a 0、b0、c0 ;a、b、c)及面法线位移(a—a 0等);③同时,利用设备的软件系统或人工计算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挠度值(角位移值)B④逐级升、降压检测至下列情况之一时,停止变形检测升降压当检测中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变形检测的最大面法线挠度未超过规定,但变形检测压力绝对值超过或等于2000 Pa;变形检测时,最大面法线挠度、允许挠度、相对面法线挠度之一超过或等于规定值时;工程检测中,变形检测最大面法线挠度所对应的压力差P1已超过P1/时,检测至P1/为止;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当10 mm自由角位移值所对应的压力差P1超过P1/时,检测至P1/为止。

有关变形的定义理解及规定面法线位移: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任意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

面法线挠度: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某一点沿面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的最大差值。

相对面法线挠度:面法线挠度B和两端测点间距离L的比值。

对于单扇平开窗,距锁点最远的窗扇自由角的位移值δ与该自由角至锁点距离L之比为相对面法线挠度允许挠度:主要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面法线挠度的限值(符号为f0)定级检测定义:为确定外门窗抗风压性能指标值P3和水密性能指标值△P而进行的检测;目的:为确定产品的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分级的检测,检测压力差为P3、△P二种情况:1)客户未提供工程设计值(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客户要求进行定级检测2)客户要求按工程检测,但±P1<±P1/(绝对值比较) (不符合设计要求)反复加压检测(定级检测时)观察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60%允许挠度时的检测压力差(符号为P2)反复作用下,是否发生损坏及功能障碍。

检测前可取下位移计,施加安全设施。

定级检测应按图4-14-4反复加压检测部分进行,并分别满足以下要求:定级检测时,检测压力从零升到P2,后降至零,P2=1.5P1,且不宜超过3000Pa,反复5次。

再由零降至-P2后升至零,-P2=-1.5P1,且不宜超过-3000Pa,反复5次。

加压速度为300 Pa/s~500Pa/s,泄压时间不少于1s,每次压力差作用时间为3s。

反复加压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