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 铁与硫酸铜溶液B .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C . 碳酸钠与稀硫酸D . 氮气和氧气2. (2分) (2018·长春模拟) 下列有关某些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能观察到产生大量白色气体B . 在探究氢氧化钠能否与稀盐酸反应时,如果不使用酚酞溶液就无法判断是否反应C .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时,采用密闭装置能够避免空气成分参与反应或产物逸散D . 做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保证铁丝能够燃烧3. (2分) (2017九上·江阴期中)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gB .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 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D .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 ∶64. (2分)只利用组内提供的物质就能够探究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是()A . 铁片、铜片、银片、稀盐酸B . 铁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C . 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D . 铁片、硫酸铜溶液、银片5. (2分)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 复合肥料:硝酸钾、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铵B . 合成材料:塑料、天然橡胶、合成纤维C . 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D . 碱类:纯碱、烧碱、熟石灰6. (2分) (2018九上·黔东南期末) 向100克10%的氯化钾溶液里,加入10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A . 10%B . 5%C . 20%D . 15%7. (2分) (2017九上·洪江期末) 如图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 可表示2H2+O2 2H2O的反应D . 可表示CO2+C 2CO的反应8. (2分) (2017九下·东台月考) Mg5(OH)2(CO3)4 5MgO+H2O+4X↑,则X的化学式是()A . COB . CO2C . O2D . Mg(OH)2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9. (4分)(2016·湘潭)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元素________(2)镁离子________(3)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__ .10. (6分) (2016九上·东莞期中)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X=________.(2)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________;(3)若F与Ca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价,则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________.11. (4分) (2016九下·江津期中)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 C的化学式为________;(2) 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12. (8分)(2017·南宁模拟) 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微观过程示意图,试根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填空.(1)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图示中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2)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氯化氢是由________构成,每个氯化氢分子由________构成.(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1个氢气分子和1个氯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__个氯化氢分子.可见,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发生变化,________不变.13. (5分)(2017·大石桥模拟) 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I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 A、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大气中I气体多会造成________.(3)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 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三、实验与深究 (共3题;共31分)14. (8分)(2017·溧阳模拟)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流程简图和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已知:①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②NH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远远大于CO2③2NaHCO3 Na2CO3+H2O+CO2↑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NaCl饱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2)要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________(选填:“NH3”或“CO2”),其原因是________;(3)反应Ⅰ的方程式为________;(4)流程中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5)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其原因可能________.15. (9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1)小丽猜测该固体已变质,其依据是: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 .(2)小红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于试管________ (写出所加试剂和出现的现象),说明原固体已经变质.【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OH固体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_______ ;(3)【实验探究】①用酚酞试液能否检验氢氧化钠变质?请说明理由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完全变质,请你帮助小秋完成下列实验:并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固体只有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部分变质②取少量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溶液变红________ 试液.(4)【实验反思】①上述实验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②小秋第二次滴加的试剂还可以用________替代.(5)【拓展应用】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 .16. (14分)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____装置相连,并观察到________现象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所选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 A装置中获得的气体中含有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该气体,需要通过装置B和 C,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填字母).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该气体,气体应该从导管________(填f或g)进入,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四、化学与生活 (共1题;共5分)17. (5分)(2018·玉林)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
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
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粘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
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棉花时闻到烧纸的气味,点燃肉松时闻到________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
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
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8. (10分)(2012·南通)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现有黄瓜、馒头、牛肉,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_.(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还与________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________ (选填“大”或“小”).(3)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计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O6+I2═C6H6O6+2HI实验步骤如下: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b.加醋酸溶液酸化c.加入少量指示剂d.逐滴加入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计算该果汁饮料每100mL 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多少mg?(请将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4)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入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其原因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9-1、9-2、9-3、9-4、10-1、10-2、10-3、10-4、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13-4、三、实验与深究 (共3题;共31分) 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四、化学与生活 (共1题;共5分) 17-1、17-2、17-3、17-4、五、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8-1、18-2、18-3、18-4、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