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轵城二中张静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

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都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

他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

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语言习得就自然产生。

Long(1998)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互动”才能习得。

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

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的设置要以意义为中心,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沟通;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1、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目标语言做事,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也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

2、学生在运用目标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学习的习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已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

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这一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

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最佳环境。

3、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很好地体现了现化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用学习等理念,从而使学生获益匪浅,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本身。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逐步确立了“联系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真实可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我们将其简化为“三化”,即: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任务真实化。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即教师先引入任务。

2、任务环( task circle):
a、任务(task)即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即各组学生计划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c、报告(reporting)即学生代表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即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必须用英语。

三、任务型教学的运用
现以新目标教材Go for it Boo Ⅱ Unit 6为例说明一下:
Go for it Boo Ⅱ Unit 6学了很多关于音乐的单词,比如爵士、乡村、流行、舞蹈、摇滚、拉普、古典等等。

我们在边放音乐的过程中边呈现新单词,从听觉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这些单词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选取一些好听的CD片断,特别是自己的最爱。

第二天带到学校通过电脑放给大家听,猜猜是什么音乐。

只见学生站在讲台上,很风趣地说道: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is it?Do you like it?Why? I like it because it's relaxing./I don't like it because it's too exciting.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选取CD的过程中,重新巩固了单词,也培养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在展示的时候,体会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在提问交流的时候,又不自觉地运用了所学句型和单词,如I like it because it's interesting(relaxing……)。

学生甚至会问到" What's your favorite kind of music?Who's your favorite music group a nd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等等。

实施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后,课堂上经常有两人对话,小组调查,情景表演等等。

成功地将话题、功、结构和任务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英语的认知、技能、能力、情感、策略等方面整体推进、和谐发展。

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学生习得语言内化、以及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树立了学习自信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