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59)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9059)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1

第二部分 样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C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B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3、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D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4、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5、“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C )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独特性的发展 C. 稳定性的增长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6、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B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7、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B )

A. 观察力 B. 思维力 C. 注意力 D. 记忆力

8、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9、平时我们所说的“注视”、“倾听”、“凝神”,主要是说的( C )过程。

A. 思维 B. 记忆 C. 注意 D. 感知觉

10、研究发现,幼儿辨别不同几何形体具有一定的顺序,以下哪种几何形体发展最早( C )

A. 长方形 B. 梯形 C. 圆形 D. 三角形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

答:(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4)并列复合句比例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2、简述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儿童注意的指标。

答:(1)觉醒状态。

(2)习惯化。

(3)心率的变化。

(4)瞳孔扩大。

3、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答:(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4、3-4岁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2 (4)爱模仿。

5、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答:(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2)情感的深刻化和丰富化。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试举例说明幼儿创造想象水平逐渐提高的具体表现。

答:创造想象注意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在独立性和新颖性。

根据契雅琴科的研究,幼儿的创造想象可以分为6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即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会利用原有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进行加工,但只是粗线条,只有轮廓而没有细节。

第三种水平,能够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第四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第五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物体之间的联系。

第六种水平。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小班幼儿的想象常常直接追随知觉形象。到幼儿晚期开始进入第六种水平。

举例具体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答:教师能根据幼儿时期的感知基本规律,采用多种感知方式和渠道来进行教学,能强烈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的感知特点:

(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2)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5)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结合案例进行阐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