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
传递微笑
淄博市实验幼儿园刘婷婷
教学理论依据
《微笑》是一篇充满童趣且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通过采用拟人的手法,让幼儿真实的感受到了小蜗牛虽然只会慢慢的爬,没有能力去帮助大家,但它充满阳光的微笑却使整个森林中的动物们都感受到了温暖从而变得快乐起来。
在本次活动设计当中,我通过让幼儿观看贫困山区的儿童和地震后的落难儿童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很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深深的懂得虽然现在的自己年龄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但我们也可以向小蜗牛一样把自己的微笑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从而体会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主要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感受到微笑的魅力
通过让幼儿回忆在面对他人对自己微笑时心情是怎样的,充分感受微笑的重要性。
2.借助课件,感受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心里变化。
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的理解了故事内容,让幼儿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画面内容和故事情感,懂得微笑能让人快乐。
2.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感受到微笑时能让心情快乐起来,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引导幼儿回忆早上入园后,老师在接待小朋友们时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请幼儿说一说当老师对自己微笑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老师出示好友“小蜗牛”写的一封信件,并和幼儿共同阅读:“当你觉得不快乐或孤单的时候,请记得你的好朋友正在对你微笑。
”(信上面画有小蜗牛微笑的图片),并让小朋友们之间互相笑一笑,体验微笑的魅力。
2.教师结合PPT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1)出示课件一,提问:“大象、小鸟、小兔子还有小蚂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殊本领?为什么小蜗牛走了?”
小结:原来小蜗牛认为自己只能慢慢的爬,什么事都不会做,帮不了大家,所以很难过的走了。
(2)出示课件二,提问:“小蜗牛遇到了正在搬运食物的小蚂蚁们,小蚂蚁对小蜗牛说了什么让小蜗牛想到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来帮助大家?”
小结:小蜗牛的微笑能让大家感到快乐,所以它要把自己的微笑送给大家。
(3)出示课件三,提问:“小蜗牛让兔子把信送到哪里去了?朋友们为什么都说小蜗牛很了不起?你们喜欢小蜗牛吗?”
小结:微笑能给孤独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小蜗牛虽然力气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多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3.讲述生活中看到的微笑,理解微笑的意义。
提问:“我们都喜欢微笑的表情,小朋友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谁的微笑?(人们互相问好时的微笑、商店里营业员的微笑、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微笑等。
)当他们对我们笑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微笑着生活,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体现了人们相互友善的态度,它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一种快乐的情绪。
4.出示贫困山区、地震后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怎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提问:“我们都喜欢看微笑着的人,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开心、脸上没有微笑,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建“希望小学”、“爱心传递”等)。
结束:笑一笑、真快乐,让我们把微笑送给家人和朋友,他们就能和我们一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