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任务七、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学习任务七、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7、识读冲压件图纸,并按图纸要求,利用量具对加工出的冲压件进行检测;
8、找出冲压件缺陷,制订修模计划;
9、修模;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9、完工自检后交付部门负责人员验收;
10、完成场地的5S工作。
教学流程与活动
活动1冲压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保养(4课时)
活动2试模、试模制件质量检验(4课时)
评价内容与标准
1、接受工作任务书,服从工作安排、工作积极
4.冲压件的生产方法(模具在冲压机上工作)
5.冲压件图纸的识读方法
6.冲压件质量的检验方法(量具的选择和使用)
7.修模步骤的制定
8.修模方法
9.工作总结、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教学条件
工具:常用钳工工具、修模工具
量具:游标卡尺等
材料:板料
设备:冲压机
资料:任务单、冲压产品图、零件冲压工艺卡片、冲压机床的操作手册、修模方案案例、视频资料、企业规章制度、量具使用说明书
2、理解正确的产品图纸要求
3、理解正确的冲压机工作原理和加工步骤
4、按照正确的冲压加工程序进行冲压件产品加工
5、正确选择和使用量具,使产品达到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
6、针对模具缺陷,能够制订合理的修模计划进行修模
7、工作场地整理,符合现场管理要求来自环保要求8、编写完善的工作总结(专业术语运用),并能够进行经验交流
教学活动策划表
教学活动
关键能力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
资源
评价点
学时
地点
活动一
冲压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保养
信息处理
自我学习
分析
沟通
1.观看视频,进行小组讨论
2.独立查阅冲压机床操作手册
3.写出冲压机操作和保养方法
1.提供冲压机工作视频
2.提供冲压机床操作手册
3.对小组讨论的机床操作方法进行点评
1.学习操作冲压机床的方法
2.分析冲压加工工艺卡
3.试模,生产制件
视频资料、冲压加工工艺卡
正确安装模具
写出冲压工艺步骤
试模生产出产品
4
一体化教室
学习任务描述
通过视频了解冲压机床的工作过程及结构,按照冲压机床的操作手册,了解冲压机床的操作方法及步骤;根据零件冲压工艺卡片,结合冲压零件的图纸要求,正确安装好模具,安全试模;根据零件的检验质量,对冲压件的精度进行小组讨论,按照检验和讨论结果对冲压模进行修模;修模后,再进行试模,完成合格零件的生产。了解冲压机床的保养内容和要求,对相关工、量具清点入库;写出工作总结并交流经验。
场地:模具一体化实训场
教学组织形式
1、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视频了解冲压机床的工作过程及结构
2、学习冲压机床的操作手册,学习冲压机床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3、从部门负责人处领取任务单、冲压工艺卡、冲压件图纸;
4、从仓库领取材料、量具等;
5、识读冲压加工工艺卡片,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冲压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步骤;
6、以小组为单位生产冲压件;
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专业名称
模具制造工
一体化课程名称
冷冲压模具制造
学习任务
任务七链板模试模与修模
学时
建议学时12时
工作情境描述
交货期临近了,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和装配,终于完成了整套模具的装配,今天需要在冲压机上利用我们制造的模具生产出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检测评判制造效果、评判产品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如果产品还存在一定的瑕疵,请迅速制订修模计划进行修模,再进行试模。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在第一时间拿到客户开出的模具合格票,转入批量生产。
2.学习维护保养冲压机床的方法
3.写出冲压机操作和保养方法
视频资料、冲压机床操作手册
写出冲压机操作和保养的方法
工时
4
一体化教室
活动二
试模、制件质量检验
分析
思考
评判
安全意识
1.安装模具
2.分析冲压加工工艺卡
3.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试模
1.提供冲压加工工艺卡
2.讲授模具安装方法
3.指导生产过程
1.学习模具的安装方法
4、已经具备查阅手册的技术文献的能力
5、已经具备一定的钳加工能力
6、已经具备一定的普通机床加工能力
7、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能力
8、已经具备一定的使用量具进行测量的知识
9、已经具备一定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10、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11、已经具备了使用模具术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安全操作冲压机,进行试模(生产出冲压产品)。
2.能根据冲压产品图纸要求,检验制件质量。
3.能根据制件质量问题,制定修模步骤。
4.能选择正确的修模方法完成修模工作。
5.能对冲压机床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6.培养客户服务意识。
学习内容
1.冲压机的操作方法
2.冲压机的维护保养方法
3.零件冲压工艺卡片的识读方法
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
本学习任务是《零件加工》、《冷冲压模具制造》前七个任务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对学生亲手制造出来的冷冲压模具整体性能的评判,也是检验本课程效果的最有效手段,要求学生对之前学习的所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学生基础
1、已经具备一定的零件图识读能力;
2、已经具备一定的装配图识读能力;
3、已经具备一定的公差配合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