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工程概预算 第三章 第二讲

道路工程概预算 第三章 第二讲



2 垂 直 图 :
五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调整的方法: 应该按照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及经 济性的原则进行检查与调整,这是一个细致的、反 复的过程。 1施工工期:符合合同或上级规定工期的要求并应 力求使工期尽量缩短。
2 劳动力消耗均衡性的调整:



(1)保证劳动力消耗均衡性的目的:正确的施工 组织设计应该使劳动力需要量均衡,以减少服务性 的各种临时设施和避免因调动频繁而形成的窝工。 (2)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 K=Rmax/R平均 Rmax:施工期中人数的 最高峰值。R平均 :施工期 间加权平均工人人数。K介于1-1.5之间,劳动力安 排是均衡的,超过1.5劳动力安排就不均衡了。同时 如果K值越接近于1说明劳动力安排越均衡。

2 开工时各施工队的人数为:


路基挖石队 劳动量6480工日。 R1=D1/∑D1×R平均=6480/42258×244=37 安排40人 (2)涵洞通道队 劳动量5377工日。 R2=D2/∑D1×R平均=5377/42258×244=30 安排30人 (3)桥梁基础队 劳动量30401工日。 R3=D3/∑D1×R平均=30401/42258×244=173人
计算各施工队的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的计算方法 1 以施工单位现有人力、机械及作 业面确定完成劳动量的时间。 2 根据规定工期来确定施工队(或 班组)人数或机械台数。
1 以施工单位现有人力、机械及作业面确 定完成劳动量的时间。
t=D/Rn D:劳动量。R:人数或机械台数。 n:作业班制。 例:劳动量37.5工日,人工3人。则生产周期 t=37.5÷3=12.5天。 项目刚开始时为了保证劳动力的均衡性,首 先依据劳动力不均衡系数,确定各施工队的 人数,再用公式计算各施工队的生产周期。

R=D/tn

3 计算各时间段内的相同机械用量之和。按 要求填入机械计划表。
3 网络图:
网络图:表示整个计划各道工序的先 后次序,相互逻辑关系和所需时间的网状 矢线图。

特点:见网络计划技术章。
双网络图:
四 进度图的绘制:


1 横道图:
(1) 绘制空白图表。 (2)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法、定额、概预算进行 列项,并按顺序填入图表工程名称栏内。 (3) 逐项计算工程量。 (4) 逐项选定定额,将编号、时间定额填入图表。 (5) 计算劳动量。 (6) 按施工力量和作业班制计算施工周期,填表。 (7) 依施工周期安排施工施工进度日期,开竣工日 期填入图表绘制进度图。 (8) 绘制劳动力曲线图。 (9) 反复调整与平衡,最后选择最优方案。
3 施工工期和劳动力均衡性的调 整:
(1)
对工期较长的主导工程可增加作 业班制或工人人数以缩短工期。 (2) 工期不允许延长,增加劳动力又 会出现不均衡时,可在局部范围内调整 项目的开竣工日期,以求快速而均衡。
§3-7计算资源需要量制定计划
一 劳力计划: 1 从施工进度图中统计,劳力的工种名称、 工作时间、施工人数。 2 按要求填入劳力计划表。

主要材料计划表
年 年 序 号 材料名称 及规格 单位 数量 来源 运输 方式 一季 度 二季 度 三季度 四季 度 合计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 度 四季度 合计 备注
l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14
15
16
17
三 机械计划:
1 计算各项目所需各种主要机械台班用量D= 机械定额×工程量。 2 按进度计划统计各时间段内的机械种类、 规格、名称、时间。


三 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1 横道图:






(1)组成: ①左边部分: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定额、劳动 量(完成相应工程量所需的工日数)、工期(确定施工队人数或 工作日互求)。 ②右边部分:用横向线条形象地表明分项工程的进度,线的长 度表示工期,线的位置表示施工过程,线上的数据表示劳力量。 (2) 特点: ①优点:直观、易懂、易制。 ② 缺点:分项工程间关系不明确;施工日期地点无法表示;工 程量实际分布不具体,工程数量无法表示;进反映平均流水速度。 (3) 适用:集中工程、材料供应计划、下达任务的辅助图。
T:项目的总工期。
项目的总工期的确定考虑两个方面的
因素: 1 法规:全年法定节假日的天数。 2 自然条件:冬雨季的天数、高温的 天数等。
例如:
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扣除公休日后,全 年有效工作日是240天。 如果雨季按三个月计,全年扣除雨季时间 后的工作日是270天。 取小值240作为全年有效工作天数。 每个月的有效工作日是240/12=20天。 两年24个月中扣除开工准备2个月和收尾 结束2个月后,剩余20个月。 则实际工作天数为20×20=400天。
例:第一批施工的施工队及其劳 动量
路基挖石队:劳动量6480工日 涵洞通道队 劳动量5377工日。 桥梁基础队 劳动量30401工日。

这三个施工项目的总劳动量为:
∑D1=6480+5377+30401=42258工日。 各施工队的人数可用下式计算: Ri =Di/ ∑D1×R平均

3 项目的平均人数 例:

R平均=97741÷400=244人。

4 若 取 K=1.36 , 则 Rmax =K× R 平 均 = 1.36×244=334人。进行项目组织时 , 高峰人数应控制在334人以下。 5 第一批各施工队的人数可用下式计算:
Ri =Di/ ∑D1×R平均
※ 二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 划分施工项目,确定施工方法。
划分的施工项目要与施工方法一致,能够便于查定额,不发生漏项。
施工方法的选择要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2 计算工程数量和项目的劳动量。
计算工程数量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计算规则完成,劳动量计算要准确。


3 计算生产周期。可按以施工队人数和机械确定工期和按规 定工期确定施工队人数和机械的两种方法完成。 4 编制施工进度图。 5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1)路基挖土队:劳动量660工日,人数7人。 生产周期t=660÷7=94天,按每月20计算,需 94÷20=4.7(月) 从2001年9月开始到2002年1月中下旬。 挡土墙队:劳动量11160工日,人数72人。 生产周期t=11160÷72=155天,按每月20计算, 需165÷20=7.75(月)

青银高速的施工队
第七批施工队:路基底基层 第八批施工队:路基基层 第九批施工队:路面铺筑 第十批施工队:绿化工程 第十一批施工队:其它

§3-6 绘制施工进度图

※一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 工程的全部施工图纸以及有关水文、地质、 气象和其它技术经济资料。 2 上级或合同规定的开竣工日期。 3 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 4劳动定额和机械使用定额。 5劳动力、机械设备供应情况。


横 道 图
青银高速的横道图
2 垂直进度图绘制步骤:


对于线形工程,施工方法确定后,可绘制垂直施工进度图。
(1) 绘制图表轮廓并将项目及项目工程量按相应里程绘于图的上方。 (2) 根据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将进度日历绘于图左的纵坐标上。 (3) 将工程的空间组织,即施工平面图绘于图的下方。 (4) 进行列项、计算劳动量、周期、劳力人数、机械台数。一般可先 算好,并与图结合,反复平衡优化。 (5) 按已计算好的施工周期,分别以不同的符号绘出进度线,并按紧 凑的原则,使各进度线相对移至最佳位置。 (6) 调整、平衡使进度图合理。

5 其余项目可依次类推,后期进行的项目可 根据工期要求,先确定各施工队伍的施工时 间,再用公式R=D/tn计算各施工队伍的人数。 实际工程中常常利用此方法。

青银高速的施工队
第一批施工队:施工准备;路基填筑 第二批施工队:路基填筑 第三批施工队:涵洞及通道;桥梁的基础工 程;桥梁的梁体预制 第四批施工队:桥梁墩台工程; 第五批施工队:梁体安装 第六批施工队:防护及排水;现浇箱梁;桥 面系
因为桥梁属本项目的重点工程,并且只有桥梁 下部完成,才能做上部,所以应多安排一些施工 人员建议安排180人。 三个施工队的总人数是40+35+180=255人。 高峰人数为344人。

3 开工时各施工队的生产周期





项目的生产周期: ti=Di/Ri 路基挖石队 劳动量6480工日,人数40。 生产周期t1=D1/R1 =6480÷40=162天 每月20天 共需8.1个月。 涵洞通道队 劳动量5377工日,人数30。 生产周期t2=D2/R2 =5377÷30=179天 每月20天 共需9.0个月。 桥梁基础队 劳动量30401工日,人数180人。 生产周期t3=D3/R3 =30401÷180=192天,每月 20天共需9.6个月。

2 根据规定工期来确定施工队(或班组) 人数或机械台数。



R=D/tn D:劳动量。t:生产周期。n:作业班制。 例:劳动量37.5工日,规定10天完成,1班制,确 定施工队的人数。 解:施工队人数R= D/tn=37.5÷(10×1)=3.75 安 排4人施工队。 项目进行后期,为保证按期完成施工项目,应先确 定项目的生产周期,再用公式计算相应施工队的人 数。
2 垂 直 图 :
(1) 垂直图的组成:
① 上方:各工程数量及其位置。 ② 下方:施工平面图。 ③ 左侧:进度日历。 ④ 右侧:资源平衡图(劳力曲线图)。 ⑤ 正图:以施工日期为纵坐标,里程为横坐 标,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用不同的符号在图中 绘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