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起重机械安全操作技术与要求一、起重作业中的危险性及危险要素起重作业属于特种作业,起重机械属于危险的特种设备。
从安全角度看,与一人一机在较小范围内的固定作业方式不同,起重机械的功能是将重物提升到空间进行装卸吊运。
为满足作业需要,起重机械具有特殊的机构和结构形式,使起重机和起重作业方式本身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被搬运的物料个大体重(一般物料为十几或几十立方米,均达数吨重)、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成件、散料、液体、固液混合等物料),起重搬运过程是重物在高空中的悬吊运动。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
四大机构组成多维运动,体形高大金属结构的整体移动,大量结构复杂、形状不一、运动各异、速度多变的可动零部件,形成了起重机械的危险点多且分散的特点,增加了安全防护的难度。
(3)作业范围大。
起重机横跨车间或作业场地,在其他设备、设施和施工人群的上方,起重机带载后可以部分或整体在较大范围内移动运行,使危险的影响范围加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
起重作业的程序是地面司索工捆绑吊物、挂钩;起重司机操纵起重机将物料吊起,按地面指挥,通过空间运行将吊物放到指定位置摘钩、卸料。
每一次吊运循环,都必须由多人合作完成,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发生意外。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
在车间内,地面设备多,人员集中;在室外,受气候、气象条件和场地的影响,特别是流动式起重机还受到地形和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总之,重物在空间的吊运、起重机的多机构组合运动、庞大金属结构整机移动,以及大范围、多环节的群体运作,使起重作业的安全问题尤显突出。
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要求与规程1.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1)起重机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1)起重作业人员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起重作业人员操作时必须精神饱满,精力集中,操作时不准吃东西、看书报、闲谈、打瞌睡、开玩笑等。
2)起重作业人员接班时,应进行例行检查,发现装置和零部件不正常时,必须在操作前排除。
3)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操作中起重机接近人时,亦应给以断续铃声或报警。
4)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5)非起重机司机不准随便进入起重机司机室,检修人员得到起重机司机许可后,方可进入司机室。
6)当确认起重机上或其周围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电源断路装置上装锁或有标牌时,应由有关人员摘掉后才可以闭合主电源。
7)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
8)起重机上有两人工作时,事先没有互相联系和通知,起重机司机不得擅自开动或脱离起重机。
9)驾驶起重机应使用手柄操作,停起重机时不要用安全装置关机,不许用人体其他部位去转动控制器,以防在异常工作时来不及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10)工作中遇到突然停电,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正常;因停电重物悬挂半空时,起重作业人员应通知地面人员紧急避让,并立即将危险区域围起来,不准任何人进人危险区。
(2)起重机停止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要求。
1)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将重物稳妥地放置于地面。
2)多人挂钩操作时,驾驶人员应服从预先确定的指挥人员的指挥;吊运中发生紧急情况时,任何人都可以发出停止作业的信号,驾驶人员应紧急停车。
3)起重机起吊重物时,一定要进行试吊,试吊高度H≤O.5m,经试吊发现无危险时方可进行起吊。
4)在任何情况下,吊运重物不准从人的上方通过,吊臂下方不得有人。
5)在吊运过程中,重物一般距离人头顶0.5m以上,吊物下方严禁站人,在旋转起重机工作地带,人员应站在起重机动臂旋转范围之外。
6)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
7)起重作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人员。
8)控制器应逐步开动,不要将控制器手柄从顺转位置直接猛转到反转位置(特殊情况下例外),而应先将控制器转到零位,再转到反方向,否则吊起的重物容易晃动摇摆或因销子、轴等受力过大而发生事故。
9)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10)不准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机,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证《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1983)所规定的安全圈数。
(3)起重机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要求。
1)起重机作业时,臂架、吊具、索具、辅具、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自行式起重机,工作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平整停车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3)对无反接制动性能的起重机,除紧急情况外,不准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
4)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的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均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细高件吊装时,每台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降至75%。
5)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主、副钩不应同时开动(对于设计允许同时使用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2.起重操作“十不吊"(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2)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
(3)斜拉物体不吊。
(4)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
(5)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7)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
(8)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垫衬不吊。
(9)吊具索具达到报废标准或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10)钢铁水包过满不吊。
3.安全操作的特殊要求起重作业人员除了执行起重作业一般要求及本企业、本机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要执行安全操作特殊要求。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特殊要求主要是:(1)接受吊装任务前,必须编制起重吊装技术方案,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强调安全操作技术,全面落实安全措施。
(2)对使用的起重机械、机具、工具、吊具和索具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必要时要经过验证或试验认可。
(3)起重作业人员在操作中要登高作业,必须办理登高作业安全许可证,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4)两人以上从事起重作业,必须有一人任起重指挥,现场其他起重作业人员或辅助人员必须听从起重指挥统一指挥,但在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任何人都可以发出符合要求的停止信号和避让信号。
(5)起重作业时,起重吊具、锁具等一律不准与电气线路交叉接触。
(6)运输吊运大型、重型设备时,事先要测量道路是否安全无阻,对道路上空和两侧的输电线、架空管道、地下设施、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7)严禁将钢丝绳、缆风绳拴在易燃易爆有毒管道、化工受压容器、电气设备、电线杆等物体上。
(8)吊起的重物在空中运行时不准碰撞任何其他设备或物体,禁止物体冲击式落地,吊物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
(9)运输重物要在道路中停放时,停放位置不能堵塞交通,夜间要设置红灯信号;重物要通过铁道道口时,事先要与有关部门和看道人员取得联系并得到许可后,方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
‘(10)运输重物上、下坡时,要有防滑措施。
运输板材、管材或超长物体时,要有安全标志和防惯性伤害的安全措施;搬运易碎物品,应使用专用工具,小心轻放。
装运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必须轻装、轻卸,不得猛烈撞击,不得乱抛乱扔;在石油化工区内从事起重作业,必须遵守厂区内的其他各项安全规定;认真穿戴好个人护防用品,作业前必须戴好安全帽等。
4.执行设备(岗位)安全技术规程每个企业因其性质、生产特点、经营方式和设备状况不一,设备复杂程度不同等因素,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个别地方可能不尽相同,这是根据各厂厂情决定的。
但不论什么安全技术规程、也不论如何表达,都必须有利于安全操作,有利于预防事故。
各企业颁布的安全技术规程要不断修改完善,并认真贯彻执行。
三、安全操作技术安全操作技术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是保证起重机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提高作业人员对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遵守劳动纪律。
在起重作业的安全操作技术中,特别是有较大危险的操作环节,应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不留安全死角。
1.吊运前的准备(1)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
高处作业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工具包。
(2)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
室外作业要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流动式起重机要将支撑地面垫实垫平,防止作业中地基沉陷。
(3)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辅件进行安全检查。
不使用报废零部件和装置,不留安全隐患。
·(4)熟悉被吊运物品的种类、数量、包装状况以及与周围的联系,根据有关技术数据(如质量、几何尺寸、精密程度、变形要求)进行最大受力计算,确定吊点位置和捆绑方式。
(5)编制作业方案。
对于大型、重要的物件的吊运或多台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吊装,事先要在有关人员参与下,由指挥、起重机司机和司索工共同讨论,编制作业方案,必要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6)预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安全通道,制定应急对策。
2.起重机司机通用安全操作要求(1)有关人员应认真交接班,对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开机作业前,应确认以下情况处于安全状态方可开机。
所有控制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机上和作业区内是否有无关人员,作业人员是否处于安全区;起重机运行范围内是否有未清除的障碍物;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是否在0.5m 以上;电源断路装置是否加锁或有警示标志;流动式起重机是否按要求平整好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3)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时,应给断续铃声或示警。
(4)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带载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或带载增大作业幅度;吊物从人头顶上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站人。
(5)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止信号,无论何人发出,都必须立即执行。
(6)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品(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7)起重机各部位、吊具索具及辅助用具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
(8)有下述情况时,司机不应操作。
起重机结构或零部件(如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等)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和损伤;吊物超载或有超载可能,如吊物质量不清、埋置或冻结在地下、被其他物体挤压等;吊物捆绑不牢,或吊挂不稳,重物棱角与吊索之间未加衬垫;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作业场地昏暗,看不清场地、吊物情况或指挥信号。
(9)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置零,关闭总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