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最新】高中议论文素材大全

【2020最新】高中议论文素材大全

3. 运用对比,权衡比较古今中外之人之事
【例】一个人要突围须得从 “ 心 ” 出发,一个国家要想走出围城更要从解放思想开始。古有汉武帝推行儒教、兴办太学教化百姓,造就大汉盛世。今有邓小平改革开放,冲破思想束缚。邓公有言: “ 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这话在畏畏缩缩的氛围中炸出一声响雷,炸开了人们心中 “ 姓资姓社 ” 的 “ 心锁 ” ,炸开了阻碍中国拥抱世界的 “ 围城 ” 。而如今,正值中国建设 “ 一带一路 ” ,更需要我们挣脱从前的旧观念,以大国公民的视角,为 “ 中国梦 ” 的突围奠基。
“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 强调的是 “ 实践精神 ” ,强调做后才会有所收获。该生在选择屠呦呦和周毅的事例时,阐述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干的事情以及干后的成果,十分贴近论点。所以读起来说服力强,使人信服。
02
选材应该精练,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议论 ” ,材料起辅助作用,如果全篇都在写事例,就会挤占论述的空间,从而使整篇文章论述不深刻,有罗列事例的嫌疑。所以,我们选材时,要尽量选择表述精练的材料。
04
1. 集中段落,充分深刻地挖掘一人一事
【例】一个人若不放下旧有的观念,那他很难在当下突破自己。因为心若被困在固执与守旧的牢笼里,身又怎能到达远方的新世界呢?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 ·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现象时,发现了诸多经典物理学难以解释的难题。他离发现真理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囿于对牛顿权威的迷信,他瑟缩着退下了,没有勇气去翻过 “ 围城 ” 。心中的枷锁使他错失了建立量子力学的殊荣,这因抱残守缺失去的 “ 临门一脚 ” 令马克斯 · 普朗克终生引以为憾。试想,倘若他当时多些冒险精神,尝试打开 “ 心锁 ” ,科学史是否就会被改写呢?一颗被困住的心也终将困住我们自己。
2. 当今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例】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的热播, “ 大国工匠 ” 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同日本的 “ 职人 ” 、德国的百年品牌一样,内在驱动下的日臻完善在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尘封的历史的兴趣,让我们有幸领略《二十二》的含蓄;对大国形象的兴趣,让我们大饱《战狼》的眼福;对战场人性的兴趣,引发我们对《敦刻尔克》的沉思。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人生的领路人,此乃不二之选择。
【例】想起红极一时的 “ 逃离北上广 ” 的豪壮宣言,一位位 “ 理想青年 ” 抨击大城市套路太深,都向往着诗和远方,于是不少人背起行囊前往大理,自以为逃离了 “ 围城 ” ,能够开一间民宿,在古城阳光下养花喝茶,却发现大理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 —— 房租抬高,同质化竞争,门庭冷清,政策调停整改民宿,于是他们心中又生出种种惶恐,开始怀疑自我价值。
【2020最新】高中议论文素材大全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01
【正例】还记得那位在无数次失败后提取出青蒿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吗?试想,倘若她害怕犯错而不敢实验或是因犯错而放弃实验,又怎么会有如今造福世界的疟疾药呢?还记得那位在国际蛋糕比赛中斩获最高奖项的中国蛋糕师周毅吗?好吃而且能拔丝的蛋糕原料是经他日日夜夜的研究后才寻得的秘方 …… 人类的重要成果无不是无数人亲身实践后发现、发明出来的,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知,并不断探索世界的奥秘。
用一两句话集中表述俞敏洪和黑豹乐队的事例,给论述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反例】司马迁因直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得罪皇帝,被送进了监狱。他在狱中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是他又觉得: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如果就这样轻易死去,《史记》由谁来完成呢?故他决定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50 岁那年,司马迁被释放出狱。他更加奋发,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写《史记》中去。他用了 14 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 50 多万字的著作。这是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和艰苦的劳动写出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05
认真研读考纲,我们必须明白,现在的考场作文需要我们懂得中国,了解中国当今发生的事情或现象,理解中国人的品格和内涵,所以我们在选材时,也应该选择一些和 “ 中国式生活 ”相关的素材,或褒奖或批评,体现我们对中国人和事的深刻认知,不要局限于高深理论的阐释,相反,要接地气,脚踏实地地论述。
【例】任务还没完成?算了,到下班的点了,做事要不急不躁。眼前一辆兰博基尼飞驰而过,我不羡慕,我有共享单车呢!做人要知足,年末公司表彰,低头看一眼自己惨淡的业绩表,嗯,重在享受过程,结果不重要。
第三则材料出自高考满分作文,表达内容很好,可是这是十几年前的满分作文。若我们在考场作文中还沿用一二十年就在用的材料,这如何体现我们时代的发展?如何体现我们青年对当今世界的认知?太旧的人或事会让文章有陈旧之嫌,我们要斟酌再三。一定不用的,如 “ 孔融让梨 ”“ 司马光砸缸 ”“ 孟母三迁 ”“ 雷锋做好事 ” 等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尽量不用的,如 “ 马云创建阿里巴巴 ”“ 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 ”“ 袁隆平种植杂交水稻 ” 等用滥了的事例,除非能将这些素材写出新意。
【正例】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理想抛却,颓唐必至灵魂。俞敏洪在《星空演讲》中说: “ 我认为油腻是一种心态,中年人未必有,青年人也未必没有。 ” 他为自己的中年生活做了充实而富有活力的规划:与年轻人打交道,为中国的教育锲而不舍地努力付出。与他相比,整日宅在家里打游戏点外卖的 “ 佛系青年 ” 怎能不羞愧呢?无独有偶,即使头发花白,手握保温杯,泡着枸杞茶,曾经叛逆摇滚的黑豹乐队,如今依旧不改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守,正值青春年华的 “ 佛性青年 ” 又怎能窝在家里虚度年华,并为自己的颓废贴上 “ 佛性 ” 的标签呢?
2. 运用排比,丰富全面地阐述多人多事
【例】试看那 “ 汉语拼音之父 ” 周有光,五十多岁毅然跨界,从早已声名斐然的金融领域跨入汉语拼音编写,成为一代大师;东北大爷王德顺年过半百,创造 “ 活雕塑 ” ,还走进健身房坚持锻炼,终以八十岁高龄登上国际 T 台;弘一法师李叔同,做人认真到 “ 在满足了物质欲后还不够,还要探究人生的究竟,满足精神欲 ” 。若是他们安于自己的舒适区,不敢突破心中的 “ 围城 ” ,他们如何能活出自己的精彩的反转人生?
材料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司马迁的经历,可是太过啰唆,面铺得太广,不集中,不精练,单读这则材料,不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要证明的论点。可结合论点,修改如下:
论点一: “ 志向 ”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志向,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完成《史记》,是他唯一的志向,也是活着的理由。一个人心中若有一种追求和目标,他的能量是无穷大的。
但请读者仔细思量,自己所不齿的猪的身上是否也有自己的影子?青年人厮混在自己的二次圈、兄弟圈中,不肯用功读书;中年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熟悉又乏味的工作,不肯跳出 “ 苦海 ” ,干出自己的天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笑着赞美 “ 平凡而简单 ” 的生活,暗喜我不曾历经沧桑,却不知自己永远失去了沧桑给予的经验与满足。当他们回首,只有一方舒适的猪圈,几条踏平的道路,内心却一片茫然。
论பைடு நூலகம்二: “ 放下 ”
放下顾虑,直面挑战,我们才能找到自信,知难而进。司马迁惨遭宫刑,曾有人劝他自杀,他自己也想到过死,可后来他拒绝了这种想法,他放下种种顾虑,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侮辱嘲讽,一门心思发奋著书,终成 “ 史家之绝唱 ” 。
03
1. 当今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例】倘若不是兴趣使然,那是什么让施一公在生物分子结构上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研究,最终硕果斐然?倘若不是对文字的热爱,那是什么让莫言十年坐得冷板凳,在文学道路上坚持创作,最终捧回诺贝尔奖?倘若不是兴趣所在,那又是什么驱使孟飞毅然放弃高薪工作,专心研究篮球场的高效擦地方法,终获得中国 CBA 篮球场擦地板的“ 版权 ” ?如果没有倾注自己的兴趣,做任何事都会感到疲乏厌倦。缺少心中的太阳,就缺少实现自身发展的光和热 —— 精神动力。
3. 同等条件下,尽量抛弃旧有的、常规的素材
【例】居里夫人一生清贫,在年少求学之时已离开祖国。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多年之后,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 “ 钋 ” 这种放射性元素。她知道这元素将带给她数不尽的荣誉,而她,这位感恩的科学家,立即想到以 “Po” 来命名这元素,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或许正是这颗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心,让居里夫人一直不懈努力着。之后,她又提炼出 “ 镭 ” ,并成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