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闫玲玲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17÷2=8【组】……1【个】
7÷2=3【盘】……1【个】 23÷3=7【组】……2【个】
小学 数学备课
也就是: 4……商
除数……4 1 3……被除数
1 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板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余数<除数
11÷4=2【个】……3【根】
12÷4=3【个】
小学 数学备课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认识除法竖式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小结:【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3、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新课导入
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
【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6
7 4 3
4 2
1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 1 3……被除数
1 2……4【3的积
1……余数
小学 数学备课
——课时备课
年月
二 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单元备课
课型
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
教学
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这其实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算式计算的文字表述题,本质上就是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做出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完成“练习十四”第11题。
判断对错,指明回答,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பைடு நூலகம்
4 1 6
1 6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课件:43÷7=【……【
【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板书】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填:【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
列式:
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
列式:
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