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培训ppt课件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培训ppt课件
7
5
4
10 10
11 11 10
4
2
6
0
宿迁公司 江苏公司 武汉公司 万威客 山东公司 天津公司 吉林公司
公司隐蔽管线及隐患情况
隐 蔽 管 线 密 集 区 域
万威客公司生产车间电气线路布置图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二、电气火灾事故的前期处置
事故征兆:电气火灾发生前,电气线路因过热,表面温度升高,首先烧焦绝缘外皮,散 发出一种烧胶皮、塑料的难闻气味,此时便可以断定有可能会发生电气火灾。
天津小王辛庄养殖场“6·21”电气火灾事故
事故经过:2013年6月21日上午10:37,质量与安全管理部检查组人员行走至小王辛庄育肥 舍围墙外时,闻到有焦糊味,同时发现6号育肥舍冒烟,走近后发现一处插头 处起火,由于扑救及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
直接原因:养殖场的一处水箱水泵插头未插接到位,形成虚接,接触电阻过大导致插头 发热量大幅增加,引起插头和插座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11月16日21时30分 在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下,火灾终于被扑灭,涉事企业负责人当晚均被 (火灾发生2小时50分钟) 警方控制,以待进一步调查
11月17日上午10时许 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火灾现场基本清理完毕,确认死亡18人,极重 (火灾发生11小时) 伤1人,重伤1人,轻伤11人,目前伤员均在医院接受治疗
1.氨机房 管理混乱
6.厂房均系 违法建筑
2.安全教育 缺失
发生火灾 成为必然
5.违规使用 保温材料
3.消防安全 管理不到位
4.无应急 照明系统
一、山东寿光“11·16”火灾事故分析
四、火灾事故初步原因分析
1. 氨机房管理混乱(经初步现场勘查结果显示,事故的起火地点为氨机房)
寿光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液氨作为制冷剂进行冷库制冷,氨机房内电气线路错 综复杂,设备设施连续运转时间较长,用电负荷较大,并且由于氨的流动和状态 的变化极易产生静电,加之厂区建设较早,设备陈旧老化,后期维护不利,最终 引起火灾事故。
现场作业人员密集
作业现场潮湿,且设备陈旧
保温材料直接喷涂于墙面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一、食品加工企业火灾风险分析—电气火灾
鉴于食品加工企业有着其自身产业特点,电气火灾事故是食品企业常见的事故类型,近 年发生由于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电气隐患已成为火灾事故的首要因素,严重 影响了食品加工企业的安全运营
漏电火灾
当漏电发生时,会 在局部产生高温或 漏电火花,致使附 近的可燃物燃烧, 引发火灾。
短路火灾
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 少,电流突然增大,其 瞬间的发热量大大超过 了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 热量,且在短路点易产 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 不仅能使绝缘层迅速燃 烧,还能使金属熔化, 引发火灾。
过负荷火灾
导线过负荷时,绝 缘层老化变质加剧。 若严重超过负荷, 线路的温度会持续 升高,导致线路发 生燃烧,引发火灾。
5.违规使用保温材料(使用不添加阻燃剂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由于厂房违规使用大量的不添加阻燃剂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导致大火在数分钟内 就蔓延到整个厂房,聚氨酯不仅燃烧迅速,并且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直接可以导致人员中毒窒息,2010年上海教师公寓“11·15”特别重大火灾(59 人死亡)也是由于楼外的违规动火作业引燃聚氨酯保温材料所致。
“11.16”山东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火灾事故现场调查
作业人员异常密集
一、山东寿光“11·16”火灾事故分析
四、火灾事故初步原因分析
经过有关部门的初步现场勘查,危险区域的监控不足、员工没有进行培训教育、必要 应急设备配备不到位、违章使用保温材料及没有经过合规性审批等因素成为了本次事 故的主要原因。
2.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缺失(经事故幸存人员反映,公司从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寿光龙源食品有限公司属人员密集型企业,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员 工文化素质低下,加之公司业务繁重,公司没有投入精力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更没有进行应急演练,导致在事故发生时现场员工不清楚如何进行灭火,更不清 楚如何进行应急疏散和逃生。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一、食品加工企业火灾风险分析—行业特点
食品加工企业往往为人员密集型企业,易发生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吉林宝源丰 “6.3”特大火灾事故-121人死亡、青州4.22特大火灾-38人死亡等),且社会影响很大。
食品加工企业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员工流动性大,安全管理和培训难度大 车间设备设施陈旧,自动化程度较低,电气线路老旧 建厂年限较长,消防设计不合规,多种合规性手续缺失 作业场所潮湿,容易引起设备和线路的短路 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使用大量保温材料,而不合格的保温材料为历次火灾元凶
6.厂房均系违章建筑(没有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
据核查,龙源食品厂没有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批复等相关合规性手续,属违 法建筑。由于没有消防设计审查,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防火间距等事项均无 法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且疏散通道狭窄,仅能供一人通过,也意味着厂区主要 负责人对此次事故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主要内容
一、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三、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 四、防火安全管理及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五、初期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一、山东寿光“11·16”火灾事故分析
一、山东寿光“11·16”火灾事故分析
一、事故情况介绍 2014年11月16日晚7时,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一胡萝卜包装车间发生火灾, 并且蔓延到周边建筑物,造成巨大损失。截至2014年11月17日晚18时,事故已致 18人死亡,1人极重伤、1人重伤、11人轻伤。
着火现场
灭火后的现场
三、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
三、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
配电柜
进线 柜内 柜体
电气线路 插座开关 动火作业 消防设施 应急疏散
现场处置措施:当闻到此气味时,应首先检查附近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如查找不到 其它原因,应立即拉闸停电,直到查明原因再合闸送电,处理步骤如下:
绝缘防护。火灾区域内电气设备由于受潮及烟薰,绝缘能力降低,进行操作前首先要配备绝缘装 备;
切断电源。穿戴好绝缘装备后要切断电源以免触电,避免电气设备与线路短路; 现场封锁。在发现火灾及灭火过程中应在火灾厂房附近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触
11月16日18时43分左 作业人员开始慌忙疏散,由于厂区电力线路受损,厂区停电,车间内一 右(火灾发生3分钟) 片漆黑,厂房的聚氨酯材料大面积被引燃,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11月16日18时52分 (火灾发生12分钟)
大部分作业人员已经逃离火灾现场,火灾已经无法控制,现场已经有人 处出现中毒症状,并且部分人员已经死亡,疏散出口再没有人逃出
3.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厂区内没有配备足量消防器材,多数应急疏散出口封闭)
由于火灾事故地点为包装车间,现场有大量的纸箱等易燃物品,属于应该重点火灾 防控的区域,但是现场的消防资源极其缺乏,没有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 关配备足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材,且疏散出口管理无法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一、山东寿光“11·16”火灾事故分析
20 米
100米
事故后幸存者关于火灾的描述!
1.事发车间的这100多人,都是今年5月之后陆续来到厂里的“临时工”。他们没有基本工资,没 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装多少箱就领多少钱。可能更多的人,还没有在工厂的人员名册里。 2.何天成觉得这是份不错的工作,但“谁会想到胡萝卜也有危险”。如果不是提前半小时加班, 多赚这18块钱加班费,或许灾难就不会发生。 3.何天成想过很多如果。如果卷帘门没关,可能就不会死这么多人;如果有人第一时间组织救援, 可能能救出更多;如果厂里有过安全提醒或培训,他们面对可能引发的有毒气体,会更小心一点。 4.“哪怕现场有几个防毒面具,我们也敢往里冲,只有他们办公室有,我们厂房里就不放” 5.车间最大的卷帘门位于南墙,钥匙在车间主任老柴手里。卷帘门的开闭全由老柴决定,天气暖 和时,他会把卷帘门打开,让大伙透透气。当晚,老柴外出未归,卷帘门是关着的。 6.郑兰兰对面正在过磅的老陈猛然发现,对面的8号冷库隐隐闪着火花,还有黑烟冒出来。十几 秒钟后,火苗从8号冷库喷出,一股黑烟吞没了8号冷库门前的工人。 7.距离火苗爆发仅过了不到一分钟。老陈清楚地看到,冷库的火蹿出来后,直接上了屋顶。“冷 库里有冷风机,火很快就把房顶烧着了,非常快。” 8.从最先起火的北侧跑到冰池小门,大约有80米的距离。在一分钟内,穿越遍布火焰、浓烟和人 群的80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9.赶来救援的人对火场里的氨气一筹莫展,又怕火势蔓延至不远处的氨气罐引发爆炸,只能先疏 散。“火势太猛了,100多米长的厂房,最多一分钟,全着了。” 10.重返火场的3个人。从火场逃出来后,李敏发现自己的钱包落在里面,不顾同事严娟的阻拦, 转身冲进车间找钱包;回去找东西的还有曾庆丹。她今年18岁,是车间最小的工人,8月份中学 刚毕业,曾庆丹离车间主任的门近,逃出来之后,她想起新手机还放在流水线边上;逃生队伍的 末尾是郑兰兰,逃脱后,她发现丈夫孙增健没有跟在后面。一转身,她重回了火场。
接触电阻过大火灾
电气线路上电流较大 时,若出现局部接触电 阻过大,就会在局部范 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 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 引起导线的绝缘层发生 燃烧,从而引燃周围可 燃物或导线上积落的粉 尘、纤维,引发火灾。
二、XX主要火灾风险点警示
一、食品加工企业火灾风险分析—隐蔽管线
由于食品加工企业所使用的设备繁多,用电负荷量大,同时又需使用液氨等制冷机进行 制冷,需天然气、沼气供锅炉燃用,所以涉及的电气线路、危化品管道及天然气管道等 隐蔽管线繁多,再加上设施陈旧,在隐救。扑救电气火灾时不得使用普通直流水枪,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沙掩埋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