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班级 11会计学号 116293060101课题名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4月22日1目录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2 二、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分工不明确---------------------3 (二)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账账不符-----------------3 (三)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不符---------------------------3 (四)固定资产入账管理混乱---------------------------------4 (五)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4(六)待报废固定资产不正确的账务处理-----------------------4 (七)重采购,轻管理轻管理---------------------------------4(八)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及时,或用修理来代替保养-----------5(九)固定资产管理失控,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5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 (一)盲目购建固定资产,造成浪费和闲置---------------------5 (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真实---------6(三)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应有的责任约束和奖惩措施-----6(四)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手段落后---------------------------6 (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7四、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7 (一)健全和完善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7 (二)建立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7 (三)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8 (四)严格盘点制度,定期进行账实核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8 (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8 (六)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力度,搞好资产清查与产权界定------9结束语-----------------------------------------------------9参考文献---------------------------------------------------10- 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对固定资产清查的管理对提高企业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增强竞争力极其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盘点,清查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1、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是对购置固定资产和自建固定资产,进行计预算、购买和投资分析、验收、记账过程的管理。

2、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主要是只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值估计、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盈亏与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3、固定资产维修管理。

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

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4、固定资产盘点管理。

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记账情况进行管理,目的主要是做到账、卡、物相符。

5、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管理。

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植物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管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较之前虽然强化了管理节约了成本,但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在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探讨。

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等浅谈一下,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分工不明确- 2 -有些企业只重视固定资产的构建,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建、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

购建后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及登记相应的卡片帐,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的账簿及卡片,缺乏内部控制,无健全的资产领用、保管记录,无定期盘点制度。

对长期闲置和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清理。

(二)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是由财务部门和事务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前者对其价值等方面进行管理,后者是对其实物的状态进行管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财务管理与资产事务管理相脱节,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严重存在,造成资产事务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账上的固定资产存量情况,财务人员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

另外,大多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实际工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有些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大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日久天长就造成了固定资产账务不符,以致家底不清资产流失。

甚至有些使用单位的个别资产,总账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与其贷方余额合计数不等,总账账户的余额与其对应的明细账余额也不符,造成帐帐不符。

(三) 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不符有些使用单位的国定资产账与账相符,但账实不符。

原因是在集团公司重组时,企业已将实物拿走,但此项资产还挂在单位的资产实物账上,按月计提折旧,造成经营成果不实。

还有的企业用固定资产对外捐赠,或者是转移使用部门,虽然是按一定的工作流程,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造成财务的入账时间滞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入账管理混乱- 3 -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导致账务脱节。

有些企业购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入账未入账,变卖或报废的资产应核销未核销。

还有的企业购建的办公楼已经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账或仍挂在“在建工程”账户中。

(五)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的购置随意性很大,专款专用原则的废除,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促其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又造成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一些企业不进行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平衡,不统筹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项目投资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导致新增的资产,发挥不了使用效益,形成不良资产。

闲置的资产没人管理,没有及时的进行调剂使用或处理,最终成了报废的资产造成浪费。

(六)待报废固定资产不正确的账务处理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工艺的变更,技术的进步等,部分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原预期的使用寿命,而需要提前退出生产经营,这部分固定值产账面价值一般较大,报废或对外变卖,期初值得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其他相关的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影响企业当期收益,这对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可能由于当期的费用大于其收益,而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现象。

特别是报废的房屋建筑资产,残值很小,还需增加一笔摘除清理费用。

(七)重采购,轻管理一些行政单位虽然实行的是政府采购,但是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现象。

主要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一些责任人往往现任或曾担任过领导岗位,由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由于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更容易造成有关负责人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

- 4 -(八)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及时,或用修理来代替保养有的企业承包者,只重视眼前利益,为减少成本支出,节省维修费,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该修的设备不修,拼设备,拼产量,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

严重破坏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有些企业已闲置的设备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有的存放在角落里无人看管,任凭零件被私拆私卸;有的放置在露天地里,任凭风吹雨淋。

另外,有些闲置设备不进行定期的保养,造成一些能用的设备提前报废。

(九)固定资产管理失控,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

帐外资产比重大,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

近年来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及机构调整,有部分资产的形成是以租代购或以租代建等形式增加的固定资产。

由于这部分资产受资金渠道限制,未列人管理范围,属于帐外资产,未反映到帐内,即不受总资产的管理,帐外也无记载,造成帐与实物的不相符,谁购谁用,领导签字,经办报帐完事,未建立财产登记及管理手续。

(2)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不规范。

表现在财产的购置、保管、使用方面,有疏于管理或报帐无保管人员签发的出入库单证,随意性增减等问题,造成固定资产损坏和流失;个人领用财产未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资产转移长期无人过问的问题;另外还出现保管人员多次调换或调离,交接手续不健全而形成资产流失的问题。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清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的原因造成的,以及领导的管理意识淡薄,原因分析如下:(一)盲目购建固定资产,造成浪费和闲置许多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不从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和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状况出发,而是一味的强调上新项目、上大项目,加大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 5 -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很多都是根据管理层的意图进行编制,而不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市场分析核对经济效益的详细测算得出的。

因此,有些固定资产在购建之后,由于市场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大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和资产浪费严重的现象,不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产能力,反而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真实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在不少企业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盈利或减少亏损,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如对较大数额的修理费用既不待摊也不预提,而是将其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将计入资产价值的支出当作费用处理,或将作为费用处理的支出计入资产价值等。

这些违反会计原则的做法,最终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不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