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P型半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上: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元素构成杂质半导体。 在常温下,杂质原子均已电离,载流子浓度就大大增加, 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大大提高。
掺杂是提高半导体导电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杂质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掺入的杂质浓度;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温度。
杂质半导体小结:
1、两种杂质半导体: N型——本征硅或锗掺微量五价杂质元素 P型——本征硅或锗掺微量三价杂质元素 2、两种浓度不等的载流子: 多子——由掺杂形成(主要取决于掺入的杂质浓度) 少子——由热激发形成(主要取决于温度) N型半导体中,多子为自由电子,少子为空穴; P型半导体中,多子为空穴,少子为自由电子。 3、微量掺杂就可形成大量的多子。故杂质半导体导电率高。 4、杂质半导体呈电中性。 在N型半导体中, 自由电子数(掺杂+热激发)=空穴数(热激发)+正离子数 在P型半导体中, 空穴数(掺杂+热激发)=自由电子数(热激发)+负离子数

载流子的浓度
当温度一定时,激发和复合会达到动态平衡。 这时,载流子的浓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3 EG 0 2 kT 2 1 i i
n =p =K T e
T为热力学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EG0为热力学零度时破坏共价 键所需的能量,K1为与半导体材料载流子有效质量、有效能级 密度有关的常量
可见本征载流子浓度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本征载 流子浓度就增加,当温度一定时,对固定的一块半导 体材料,本征载流子浓度是一定的。
反向击穿类型:
电击穿 — PN 结未损坏,断电即恢复。 热击穿 — PN 结烧毁。
反向击穿原因:
齐纳击穿: 反向电场太强,将电子强行拉出共价键。 (掺杂浓度高,击穿电压 < 6 V,负温度系数) 雪崩击穿: 反向电场使电子加速,动能增大,撞击 使自由电子数突增。 (掺杂浓度低,击穿电压 > 6 V,正温度系数) 击穿电压在 6 V 左右时,温度系数趋近零。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动画1-5)
由本征激发决定的少子浓 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 的漂移电流是恒定的,基 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 小无关,这个电流也称为
反向饱和电流。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有 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PN处于导通状态;
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具有很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
外电场削弱了内电场 PN结导通 PN结 多子的扩散运动加强
b、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动画1-5)
当外加反向电压时:
外电场加强了内电场 PN结截止
外加的反向电压有一部分降落在PN结区,方向与PN结内 电场方向相同,加强 了内电场,内电场对 多子扩散运动的阻碍 增强,扩散电流大大 减小。此时PN结区的 少子在内电场的作用 下形成的漂移电流大 于扩散电流,可忽略 扩散电流,PN结呈现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高阻性 (动画1-5) PN结 少子的漂移运动进行
本征激发小结:
(1)空穴与电子成对出现。 (2)自由电子在晶格中运动,空穴在共价键内运动。 (3)温度一定时,激发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 (4)温度升高时,载流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因此,本征半导体可以制成热敏元件和光敏元件。
1.1.2 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
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平衡。对于 P型半导体和N型 半导体结合面, 离子薄层形成的 空间电荷区称为 PN结。空间电 荷区也称耗尽层。
PN结的形成过程 在出现了空间电荷区后, 由于正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在空间电荷区中形成了一个电场,称为内电场,其方向是 从带正电的N区指向带负电的P区。
4. 学习方法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结构、基本分析方法,在此基础 上拓展知识面,拓宽思路。 抓住“模电”的几个特点,可以事半功倍: 线性要求和非线性器件的矛盾(概念、分析方法) 器件少、电路多(找出各电路之间的规律,可举一反三) 工程估算 ④分立是基础、集成是应用
5.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扩散运动:由浓度高到浓度低 (多子的运动) 漂移运动: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少子 的运动) PN结:稳定后的空间电荷区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a、 PN结加正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PN结加正向电压 时的导电情况
(动画1-4)
外加的正向电压有一部
PN结加正向电压 时的导电情况
(动画1-4)
分降落在PN结区,方向与PN 结内电场方向相反,削弱了 内电场。于是,内电场对多子 扩散运动的阻碍减弱,扩散 电流加大。扩散电流远大于 漂移电流,可忽略漂移电流 的影响,PN结呈现低阻性。
2、半导体的特殊性质
热敏性:半导体受热时,其导电能力增强。 光敏性:半导体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杂微量杂质,其导电能
力大大增强。(可增加几十万至几百万倍)
二、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要达到 99.9999999%,常称为“九个9”。 它在物理结构上呈单晶体形态。
小的反向漂移电流, PN处于截止状态。
结 论: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PN结的伏安特性及其表达式
根据半导体物理的原理,从理论上可分析得到PN结的
伏安特性表达式:
I I S (e
U
UT
1)
式中IS 在数值上等于反向饱和电流,U为PN结 所加端电压,UT =kT/q 称为温度电压当量,k为玻耳 兹曼常数,q 为电子电荷量,T 为热力学温度。对于 室温(相当T=300 K),则有UT=26 mV。
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1 常用半导体器件 2 基本放大电路 3 多级放大电路 9 功率放大电路 5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7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8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10 直流电源
要求:
* 认真听讲,有问题及时提出
*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答题须有解题步骤,一周交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 形成了 电子电流 ,空穴的
定向运动形成空穴电流,
它们的方向相反。只不过 空穴的运动是靠相邻共价 键中的价电子依次充填空 穴来实现的。 空穴的移动
(动画1-2)
空穴的运动是靠相邻共价键中的价电子依次充填
空穴来实现的。为了区别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就把价
电子的运动虚拟为空穴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从这
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子电路 数字信号:一种离散的信号(包括时间离散和 幅值离散两种情况)
电子信息系统
模拟电路
信号 提取 信号的 预处理 信号的 加工 信号的驱 动与执行
传感器、 接收器
A/D 转换
计算机或 其它数字 处理系统
D/A 转换
提取出的信号:弱信号、噪声大、易受干扰。 数字电路 预处理:隔离、滤波、阻抗变换、放大。 加 工:运算、转换、比较等。 驱动与执行:功率放大、阻抗匹配、负载驱动。
本征半导体——化学成分纯净的、具有单晶体 结构的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分层围绕原子核运动的
电子组成。其中处于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它受原子 核的束缚力最小。 价电子数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半导体的导电性质也与价电子数有关。
惯性核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硅和锗是四价元素,在原子最外层轨道上的四个电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PN结
1.1.1 本征半导体
概论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一、 概论
根据物体导电能力(电阻率)的不同,来划分导体、绝 缘体和半导体。
1、定义: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半导体的电阻率为10-3~109 cm。典型的半导体有 硅Si和锗Ge以及砷化镓GaAs等。
2. 研究内容
以器件为基础、以“放大”为主线,以传递“模拟信号”为目的, 研究各种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性能指标等。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运放) 基本单元电路-放大器的构成原理及互联 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3. 教学目标
能够对一般性的、常用的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同时对较简单的单 元电路进行设计。
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 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为正 离子,因此五价杂质原子 也称为施主杂质。
(2)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镓、 铟等形成了P型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主要由掺杂形成; 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由本征激发形成。
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使 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三 价杂质 因而也称为受主杂 质。
一次作业(每周二交)
* 认真做好试验,充分利用实验来消化、理解课程
的理论内容
课时安排: 总课时:64 学时 其中: 理论课:56学时 实 验:8学时 课程总成绩组成: 期末考85%+实验成绩15% 考试方式:闭卷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晶体三极管 1.4 场效应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主讲:XXX
(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 办公室: 电 话: E-mail:
导言
1. 本课程的性质
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工程性质、 实践性很强
2. 研究内容
模拟电子电路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称为模拟电路 什么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时间连续、数值连续的信号
模拟信号举例:
u
0
u t
0
t
u
u
0
t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