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水和谐新XX
今天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我们隆重纪念这两个节日,旨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市情水情,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爱水、护水、节水意识,加大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促进XX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水资源极度紧缺地区之一的XX,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宜居魅力新XX的进程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促进XX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
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维护河湖健康,夯实水污染防治工作。
XX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晋北黄土高原,市内主要河流有桑干河、唐河、南洋河、御河、十里河等,分属海河流域永定河、大清河水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水污染状况十分严峻。
据水质监测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境内已无一类地表水,主要河段均已受到污染,特别是市区主要河段污染更为严重,已失去使用功能,市区部分区域中浅层地下水质恶化,已不宜饮用。
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X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全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维护河湖健康、促进人水和谐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要严格落实水功能区划的各项要求,依法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和控制网络体系。
要加快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要加强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监控管理,严格实施排污口审批和监督制度,严禁水污染物超标排放。
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网建设及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
要完善水源地污
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二、提高用水效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项目、以水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要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
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重点用水监控,促进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
要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要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水项目。
三、保障水土安全,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尽管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方面,我市取得明显成效,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但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立足生态安全,采取更坚决、更强有力的措施,依法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水土资源,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重点要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四荒”拍卖治理,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水保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同时,要抓紧编制全市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关井压采以及引黄水的配置等工作,推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按期完成468眼井的关闭任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健全管理制度,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要积极开展市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形成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体系。
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等制度,努力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要抓紧构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控、结果防治”三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同时要注重统筹城市水利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修复河湖水
系生态,绿化美化河岸湖岸。
重点要抓好等水利风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河道治理工程,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五、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水生态建设合力。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关键要在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污水治理等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同时,要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着力构建浓厚的惜水文化,让每个XX人都从内心深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上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成为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参与者和主力军,让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保护水生态为荣、破坏水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