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怎样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类激素,它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和所要结合的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细胞上,它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而且识别性极强。
如果把胰岛素受体比作是一把锁,那胰岛素就是一把钥匙。
胰岛素发挥降血糖的过程就好象是用钥匙打开锁,使细胞的大门打开,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内并被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量降低。
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释放;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另一类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
由于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人体血糖含量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糖在一定幅度下降,可以左右食欲。
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饥饿的感觉,身体就提出要求“请提供能量”。
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进血液,使血糖升高;到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发出指
令,使食欲减退。
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血糖又一次下降……如此反复,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动态平衡。
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中,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区域,效应器有多个,属间接刺激。
1、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2、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