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6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点源、面源、线源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外来电…………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能源企业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能源燃烧、工业粉尘、建筑扬尘、路面扬尘 ——本地源、背景源
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终端能源:电、煤、煤气、天然气、煤气、油……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mg/m3 (标准状态) 浓度限值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二级标准
0.06 0.15 0.50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书。
ISC-AERMOD大气扩散模型软件 ISC-AERMOD大气扩散模型是由美国LAKES环境公司开发、美
国环保署(EPA)推荐的大气扩散模型软件。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弄清 问题 确定 建立源与目标 建立模型 环境目标 相关关系 选择策略方法 方案优选 确定方案 方案 实施
区域大气总量控制模型软件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软件是国家“九五”重点 攻关课题研究成果,也是为了配合全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 度实施而开发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软件。 EIAA环评助手软件 EIAA大气环评助手是宁波环科院六五软件工作室开发的软 件.是以HJ/T2.2-93 导则-大气环境,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 评规范-大气部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等文献中推荐的 模型和计算方法作为主要框架,内容涵盖了导则中的全部要求, 并进行了适当地拓展与加深。
主要污染源筛选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85%以上污染负荷)
主要污染区域筛选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源——火山、森林火灾、自然溢出的煤层气
一次能源 区域 人为源——生产、生活、交通
社会 经济 技术 发展 预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天然气、瘴气、稻田和湿地等的甲烷 终端能源 用户
空气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目标与指标体系
目标 环境质量目标(达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指标体系
气象气候指标 风向、气温、气压、风速 日照、大气稳定度 TSP、飘尘、降尘、PM10、 混合层高度 PM2.5 、SO2、NOX 、CO、光 废气排放总量、达标排放率 城市气化率、集中供热率 污染物产生、排放总量 化学烟雾、O3 、卤代物 污染物去处率、回收利用率 城市型煤普及率、绿地覆盖 单位产值、GDP、产品能耗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率、人均公共绿地 单位产值GDP产品排污系数 人口密度
终端用能过程:重点分析总量、结构和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能流分析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能流分析
能流过程 分析 能流平衡 分析 能流过程 优化分析
重点分析能流各阶段输入、输出和流失量之间的平衡
关系,包括能量和污染物量两个方面。
污染物流失量包括排放量和治理量,其比例的大小反 映了城市能源系统先进程度和对污染的控制能力。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弄清 问题 确定 建立源与目标 建立模型 环境目标 相关关系 选择策略方法 方案优选 确定方案 方案 实施
ADMS大气扩散模型软件 由剑桥环境研究公司发展的ADMS大气污染模型系列能广范 应用于计算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所有模型都基于当前 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相似的科学公式,并经过了广泛严密的论证 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软件认证证
参考评价——两控区控制指标评价
——O3、光化学烟雾 ——温室气体(CO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2,CH4)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源——火山、森林火灾、自然溢出的煤层气
天然气、瘴气、稻田和湿地等的甲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人为源——生产、生活、交通 区域
社会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点源、面源、线源 经济 技术 ——能源燃烧、工业粉尘、建筑扬尘、路面扬尘 发展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预测 ——本地源、背景源 主要污染因子筛选(85%以上污染负荷)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保障能力和管理政策措 施
论证备选方案,优选方案组和方案组合 建立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型和方案组 源解析,确定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结合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环境目 标 现状调查评价,分析污染物产生、排放、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 环境问题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值的方法。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内涵
控制区边界的确
概念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以下简称总量 控制区)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城镇规划、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而决定对大气污染物排 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总量控制区以外的 区域称为非总量控制区.

允许排放总量计 算方法 总量负荷分配原 则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A值法 P值 法 A-P值法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以城市总体布局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规定不 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是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的技术与管理方案。
设计气象条件:综合考虑气象条件、环境目标、经济技术水
平、污染特点等因素后确定的较不利(以保证率给出)气象条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例
第三节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
内涵
控制区边界的确定 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内涵
控制区边界的确

允许排放总量计 算方法 总量负荷分配原 则
大气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 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
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资料目标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能流分析
能流过程 分析 能流平衡 分析 能流过程 优化分析
在能流转换效率、排污系数、投资费用系数和经济技术
约束等参数的分析基础上,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优化
分析模型,主要目的在于合理优化能源分配途径,合理 安排能源改造项目,以控制大气污染。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区域 社会 经济 技术 发展 预测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能源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优化的余地和条件 环境质量评价
能源利用水平、利用效率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首要污染因子、污染源及其可控制情况 区域 空气环境质量迫切需要改善的区域 社会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经济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和大气环境压力 技术 未来空气环境质量可能恶化的区域 发展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预测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例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如何确定?
★对于大气污染尚不严重,但是存在着孤立的 超标区或估计不久会成为严重污染的区域,总 量控制区的划定方法同上。

允许排放总量计 算方法 总量负荷分配原 则
★如果仅仅要求对城市中某一源密集区进行总
量控制则可以将该源密集区及它的可能污染区
划为控制区。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内涵
控制区边界的确
0.05 0.10 0.15
0.04 0.08 0.12 4.00 10.00
0.10 0.15 0.30
0.08 0.12 0.24 6.00 20.00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能流分析
能流过程 分析
能流平衡 分析
能流过程 优化分析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能流分析
能流过程 分析 能流平衡 分析 能流过程 优化分析
输入过程:重点分析能源总量、结构和污染物含量。
集中转换过程:重点分析转换能源总量、比例、效率、投
资及其环境效益。 分配过程:重点分析能流分配合理性
弄清 问题 确定 建立源与目标 建立模型 环境目标 相关关系 选择策略方法 方案优选 确定方案 方案 实施
已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软件,只要把各污染源数据、污染气象数
据及有关参数输入,计算机就可自动叠加计算出各污染源排放
对该区域浓度的贡献情况。 ADMS大气扩散模型软件 ISC-AERMOD大气扩散模型软件 区域大气总量控制模型软件 EIAA环评助手软件
如何确定?
★对于新经济开发区或新发展城市,可以将
其规划区作为控制区。 ★在划定总量控制区时,无论是哪种情况, 都要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一般在主导风向

允许排放总量计 算方法 总量负荷分配原 则
下风方位,控制区边界应在烟源的最大落地
浓度以远处,所以在该位上控制区应该比非 主导风向上长些。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能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