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案例分析

决策案例分析

政府强行让农民种葡萄到底对不对?案情简介:2011年清明前后,正是我国东北农民春耕备耕的时节,可是在辽宁省H市J县,很多农民却被告知不得在自家田里翻地、播种,当地政府甚至出动大型机械,在农民的田里犁出来一道道深沟,强行要求农民大种葡萄。

清明时节是翻地的黄金时间,4月中旬就要开始播种。

由于缺水,J县农民主要种植耐旱的玉米。

可是在J县汤神庙镇,大片大片的耕地并没有翻成种玉米的条条垄沟,而是被翻成了一道道深沟。

在汤神庙镇马营子村,村民陈老汉非常痛心地回忆:2011年3月2号,自己被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抬出自家的耕地,眼瞅着玉米地被开出一条条深沟。

一名村民拿着一张镇政府发给他个人的告示,上面的措辞相当强硬:“经请示县政府,镇政府决定,凡是各村规划区内,任何农户决不允许干扰,阻碍,更不得种地,必须栽植酒葡萄,否则造成一切损失,由本户和参与者自负,并根据相关法律追究责任。

”告示上还写道:“县委县政府决定五年内把J县打造成辽宁干红葡萄酒生产第一县,今年我县岭上八个乡镇规划3万亩。

”其背景是,在2010年底,J县与河北某企业正式签约,计划投资10亿元,在J县工业园建设一个干红葡萄酒生产项目。

为了让项目顺利实施,当地政府部门在去年就启动了3.5万亩酒葡萄产业基地的建设工程,一共涉及J县的11个乡镇,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汤神庙镇。

根据规划,汤神庙镇、王宝营子乡等7个乡镇,每个乡镇栽种葡萄面积不少于5000亩。

村民们说,镇里为了种葡萄把地翻成这样,已经破坏了土壤里原有的水分,即使现在把土填上种玉米,也别想有好收成了。

眼瞅着过清明开始种地,这好墒情都挑开晾着,都成土坷垃,这不是坑人吗?现在又不下雨,更糟了。

打多少井啊,都是干井。

引进大型企业振兴地方经济本来是好事,将企业开在原料产地,企业能降低成本,农民的葡萄又有了销路,看上去是双赢的买卖,可为什么老百姓却不买账呢?原来,J县长期干旱,并不适合耗水量大的葡萄生产。

玉米不但是当地村民的口粮,收割剩下的秸秆还是东北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燃料,一旦葡萄种植失败了,口粮和过冬的燃料又在哪里?村民们说:别说浇地,吃水都不够,不旱吃水就够了,要是旱了,吃水都不够,还能浇地?自然因素还不是最主要的,汤神庙镇的村民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当地村民的话说,跟耐旱的玉米相比,葡萄太娇贵了,必须有人伺候,这和种在地里差不多就等着收成的玉米相比区别实在太大。

而要专心伺候葡萄,很多人就没有办法外出打工,这等于让一家人失去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而在之前政府部门提出的规划中,曾经规定对栽植户实施三年补助,每亩是500元,可村民算下来却发现,种葡萄头两年根本没收益,相比种玉米,一亩500元的补贴根本不够用,规划中企业称将先行支付生产资料,村民认为这更不是免费的午餐:村民甲:我有4亩地,要是种玉米的话,玉米的价格是1元05分,我一亩地能产两千斤玉米,一亩地就是收入两千元。

如果种葡萄,最起码第一年、第二年不结果,第三年结果也是微量的,到第四年大部分结果以后,我还要开始补偿杆子等4、5千块钱投资,也就是在这四五年之内,我一点收入都没有了。

村民乙:谁也不想种,可是没招啊,你说好地给祸害成这样了,谁都来气,社员都不愿意种,一个是水不行,一个这里气候也不适应。

葫芦岛市J县汤神庙乡党委负责此项工作的副书记:镇政府对于政府和这件事情的态度相当坚决,现在这个镇需要完成种植葡萄的总面积是4500亩,目前涉及到的自然村现在只剩下两家子村一家还没有动工开垦,面积大约是500到1000亩。

究竟种葡萄还是玉米,两家甲子村的老百姓说了根本就不算,政府的告示当中已经写了,被划为葡萄种植区域的耕地不准农民栽种。

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是,一旦出现损失该由谁来买单,乡里的领导说,除了一亩地每年500元的补贴,现在还在引进一些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项目,并且可以提前和销售商签约,种子也可以由销售商先行进行垫付,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种葡萄头两年没有收成以及可能出现的种植失败带来的损失。

不过农民们纷纷表示,这里曾经有过引进经济作物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失败的经历,所以说对这种方式表现并不积极。

4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公选王网、领导干部学习网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境外10多家媒体也正在与当地联系,准备前来采访。

提问:1、请对当地党委政府的行为进行评价?2、如果你是J县汤神庙乡党委书记,你将如何处置此事?答题参考:1、评价。

具关于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部分。

2、如何处置:关于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部分。

观点参考:政府替农民想得多当然是好事,但引导农民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果说考虑到当地农产品加工需要,要农民配合种一些农产品作原料的话,最好应该通过经济的办法引导农民做,比如说农民种葡萄,可以由企业和农民订合同,因为葡萄不是一年两年的生长,因此一下定五年的合同,合同当中写明价格,让农民感觉风险比较小,农民自己会种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保障,那恐怕农民是不会愿意的。

如果农民不愿意种,政府是没有权力搞强制的。

我国土地承包法当中有很多规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农民在土地上的自主经营权和收益权。

那么政府大力推行的所谓“富民富县的大项目”,是不是也该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呢?2011年清明节前后,温家宝总理在山西农村考察时指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土地权益”。

在探寻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土地的主人不应该被漠视。

【决策案例分析】公选专家解读怎样建立有利于执政为民的科学化决策机制公选专家认为,作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带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透露出的信息显示,中央对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形势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对于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应对之道,也有着深入的分析和部署。

公选专家认为,需要充分认识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很大,但暴露出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少。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既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不完善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特别是各方面群众利益关系十分紧要。

因此,当前的一个核心要务,在于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

作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带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决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当前,在实际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和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权威人士指出,解决上述问题,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

在这一机制运转的过程中,其一,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让群众更多参与到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

其二,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机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全面评估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

其三,对一些从长远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群众根本利益而群众一时想不通、不理解的决策,要主动把实际情况和工作设想向群众讲清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对决策程序不合法、政策措施不合理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要坚决制止和纠正。

从高层的判断看,还有多个突出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群众观念淡薄,不尊重群众,不相信群众,想问题、干事情不把群众放在心里,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态度生硬,方法简单。

二是作风不扎实,庸懒散问题突出,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以至酿成严重后果。

三是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违规操作、粗暴执法,甚至滥用强制手段,导致群众生活无着,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四是以权谋私现象多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截留、挪用民生资金,与民争利。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权威人士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党共同努力。

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党努力执政为民为什么中央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公选专家认为,首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

历史经验深刻说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迟早都要垮台。

所以,党中央反复告诫全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其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他还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权威人士评价道,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下了深厚群众基础、凝聚了强大社会力量。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