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 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相关知识】1、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和比例的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如:280=520080×5=2×200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4、解比例:如果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5、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如10厘米: 10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比例尺通常写成20:1或1001二、方法归纳1、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4. 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先假设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
再算出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3×8=24)和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4×6=24)。
因为3×8=4×6.也就是说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3:4=6:8。
3、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80 :2=:200 :580:2=40 └-内项-┘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外项-----┘200:5=40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80:2=200:5或280=5200)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80×5=2×200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自主探究(一)探究比例的意义 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即: : = ; : = 小组讨论:根据求出的比值,和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 :小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 = 60∶40像这样由 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2. 在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3.判断: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4.比较: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三、课堂精讲(一)比例的意义例1 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6:3和12:6 (2)35:7和45:9(3)20:5和16:8 (4) 0.8:0.4和52:51【变式训练1】【难度分级】 A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5和8:6 (2)10:9和0.2:0.18 (3)52:32和0.5:0.3 (4)181:93和0.6:0.1【规律方法】(二)比例的基本性质例2 (1)把3:6=4.5:9改写成( )×( )=( )×( )。
(2)把2197=X 改写成( )×( )=( )×( )。
(3)6X=2×9改写成( ):( )=( ):( )。
(4)x=y 43,那么x:y=( ):( ) (5)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 )。
(6)根据( )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到2:3=10:15;根据( )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到151032=;根据( )的基本性质可以把2:3=10:15写成2×15=3×10。
【规律方法】【变式训练2】【难度分级】 A1、(1)在a:7=9:b 中,( )是内项,( )是外项,a ×b=(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73,另一个外项是( ) (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5)甲数×43=乙数×60%,甲:乙=( : )。
(6)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1,这个比例是( )。
2、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 4×10=8×5 (2)2.5×0.4=0.5×23、写出12的所有约数,取出四个数组成比值最大的比例。
写出所有的比例。
(三)解比例 例3 解比例(1)0.6∶4=2.4∶x (2) 6∶x =15∶13(3) 0.612=1.5x (4) 34∶12=x ∶45【规律方法】【变式训练3】【难度分级】 A 1、解比例:X :43=56 825:X=40 5.12.3=4X0.4:12=X:412、列比例,并解比例。
○10.5比x 和3.5比0.1的比值相等。
○23和7的比等于0.6和x 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X ,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四)比例尺例4 (1)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2)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
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3)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规律方法】直接运用比例尺的公式。
例5 下图的比例尺是1:200,根据条件计算出图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规律方法】比例尺是长度比例尺,先算出长和宽的实际距离,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五)比例尺的应用例6 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度是15厘米,一辆时速为60千米的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多少小时?【规律方法】=时间。
例7 下图的比例尺是,求这块梯形地的实际面积。
【规律方法】量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出实际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
例8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之间的距离是5.5cm 。
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0 1 2 3米【规律方法】先求出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个城市之间实际距离,再求出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的图上距离。
例9 小聪准备放假到北京去玩,但他不知道深圳和北京相距多远。
联系到最近学习的比例知识后,他很快找来一张地图,但不巧的是这张地图上印有比例尺的一角不小心撕掉了。
用这张地图小聪能知道深圳到北京有多远吗?(能不能)小聪就是头脑灵活,他记得乘车去广州时,在车站看到深圳到广州180千米,于是他想出了办法。
你能说出小聪想出了什么办法吗?小聪在这幅地图上测量出深圳到广州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他又测量出深圳到北京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
现在你能算出深圳到北京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吗?请写出解题过程。
【规律方法】根据题干,小聪能算出深圳到北京之间的实际距离,已知深圳到广州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得出此地图的比例尺,然后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计算得出深圳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变式训练4】【难度分级】 A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2、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厘米。
3、在比例尺是1 :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 :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A、1 :8 B 、4 :9 C、2 :3 D、8 :14、一个半径长是4毫米的圆形零件,画在一幅比例尺是25∶1的图纸上,它的图上半径是多少厘米?四、讲练结合题(一)填空:1、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外项是23,另一个外项是( )。
2、如果A ÷B=3÷5,那么A=B ×( ),B=A ×( )。
如果5a=3b ,那么a ∶b=(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81,另一个外项是( )。
4、如果a ×5=b ×8,那么a:b=( )。
5、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6、 用2、3、4、6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式:( )、( )。
用5、12、4和15四个数组成比例。
( )。
7、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是( )米。
8、学校操场长180米,宽95米,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 )厘米,宽应画( )厘米9、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60千米,在1:40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二)选择1、已知0.4×3.75=3×0.5,下面那个比例式不能成立?A 、0.4:3=0.5:3.75B 、3.75:0.5=0.4:3C 、3.75:3=0.5:0.4D 、0.5:0.4=3.75:3 2、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 、 8:7和14:16B 、0.6:0.2和3:1C 、19: 110 和10:93、与51:61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 61:51 B 、61:5 C 、 5:6 D 、6:54、如果X =43Y ,那么Y :X =( )。
A 、1:43B 、43:1 C 、3:4 D 、4:3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 两城市距离是7厘米,而AB 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50 B 、1:5000 C 、1:50000 D 、 1:50000006、把4.5、7.5、21 、 103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
A 、1.35 B 、3.75 C 、33.75 D 、2.257、图上距离是2.4厘米,实际距离是1.2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