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机
③汽水系统:完成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系统。主要有锅炉的汽水部分、汽轮机及 其辅助设备,如凝汽器、除氧器、高、低 压加热器、给水泵、循环水泵、冷却设备 等。 ④电气系统:完成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电力 输送的系统。主要有发电机、主变压器、 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等。 ⑤控制系统: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测量及 自动化监控操作的系统。
主要生产过程
将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送入锅炉中燃 烧,把水加热成符合规定温度和压力的过 热蒸汽 形成的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热 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轮机转子的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子切割磁 感线产生电流
主要设备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为锅炉、汽轮机、 发电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 泵和给水泵等组成。 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转子旋转 的机械能; 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被称为火电厂的三 大主机。
关键控制参数
锅炉运行及监视因素:维持适应的蒸发量。 均衡给水,维持汽包水位。保证汽水品质。 控制蒸汽压力及温度。燃烧调整。减少热 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汽轮机运行及监视措施:主蒸汽压力和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凝汽器真空,轴向 位移,机组振动,轴温检测,汽轮机寿命 管理。
基本控制方式
火电厂的基本控制方式有以下3种。 ①就地控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辅助 设备就地单独进行控制。这种方式适用于 小型电厂。 ②集中控制: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联系 起来进行集中控制。例如大型电厂采用的 机、炉、电单元的集中控制。 ③综合自动控制:将电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作 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控制,以实现全盘自 动化。
基本原理
电磁感应理论: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其周围 空间产生磁场,任何变化的磁场都要在其周围 空间产生电厂。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 为热,消耗一定热量时,必产生相当数量的功, 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相应数量的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高温物体的热能可以自动传 递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的热能却不能自动 传递给高温物体。机械能可以自动转化为热能, 而热能却不能自动转化为机械能。
汽轮机主要系统
主蒸汽系统:吹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做功, 是发电厂主要的做功介质通过的系统。 回热抽气系统:尽量减少进入凝汽器的无用能量, 提高机组效率。 轴封系统:防止汽轮机系统内部高压蒸汽向外泄 露,保证汽轮机效率,保持真空系统严密性。 真空系统:维持汽轮机的低被压和凝汽器真空。 凝结水系统:将凝结水输送到除氧器,完成加热、 除氧、化学处理和剔除杂质。 给水系统:提高给水压力,加热后为锅炉提供水。 等等
组成与流程
它由下列5个系统组成: ①燃料系统:完成燃料输送、储存、制备 的系统。燃煤电厂具有卸煤设施、煤场、 上煤设施、煤仓、给煤机、磨煤机等设备; 燃油电厂备有油罐、加热器、油泵、输油 管道等设备。 ②燃烧系统:完成燃料燃烧过程,使燃料化学 能转化为蒸汽热能的系统。主要有燃烧器、 炉膛、送风机、引风机、除尘器、除灰设 备等。
2013-8-12
锅炉主要系统
汽水系统:锅炉的汽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接受燃料的热能,提升介质的热势能,增 压增温,完成介质的状态转换。 烟风系统:提供锅炉燃烧的氧气,带动干 燥的燃料进入炉膛,维持炉膛风压以稳定 燃烧。 制粉系统:完成燃料的磨碎、干燥。使之 形成具有一定细度和干燥度的燃料,并送 入炉膛。 其他辅助系统:包括燃油系统,吹灰系统, 火检系统,除灰除渣系统等。
目录
部分火电厂照片 火力发电厂概述
火力发电厂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 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和 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 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 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 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 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 类型。
发电机主要系统
主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以把一种电压的交流电 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的一种设备。 6KV、380KV的配电装置:完成电能分配,控制设备的装 置。 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电能 转换器。 蓄电池:放电后经充电复原继续使用的化学电池。在供电 系统中,过去多用铅酸蓄电池,现在多采用镉镍蓄电池。 控制盘:有独立的支架,支架上有金属或绝缘底板或横梁, 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底板或横梁上的一种屏式 的电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