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
2.急性中毒
(1)短时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汽(>1mg/m3 )
1)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2)口腔-牙龈炎 3)汞毒性皮炎 4)间质性肺炎 5)急性胃肠炎
6)肾功能损伤,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
管型
22
(2)口服汞盐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
汞毒性肾炎
急性口腔-牙龈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23
急救处理
1.口服汞中毒者,应及早用碳酸氢钠溶液或 温水洗胃催吐,然后口服牛奶、蛋清或豆浆, 以吸附毒物,需注意的是,切忌用盐水,否则, 即有增加汞吸收的可能。 2.吸入汞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换至 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有条件的还应给氧吸 入。 3.有吞咽困难者,应当禁食,并口服绿豆 汤、豆浆水、麻油三种物质混合的液体。注意 口腔护理,对抽搐、昏迷者,应及时清除口腔 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汞从伤口处进入人体后,应当立即停止使 用汞溴红溶液.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方法对比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 量金属成分的测定, 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 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 , 灵敏度相对较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 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 显示出巨大的优 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 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 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 现 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 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固废监测方法的现状
由于固体废物的随意倾倒和堆放,对整个 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 长,有毒物会在空气中扩散,以及其随水体也 会浸出毒性,所以在填埋处理时,各种有毒物 质必须经过测定,当浓度合格时方可被填埋处 理,而众多有害物中,重金属是很重要的一项, 在测定固废中的重金属浓度时,原子吸收法较 为常用,可满足其测量要求。
4 0 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 部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 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 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四肢麻痹,最后 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 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 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 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 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 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 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 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鱼而中毒 的。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 的日本氮肥工业公司常年向 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 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 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 的甲基汞。
女,42岁
1984年:头晕、 头痛、乏力、失眠、 多梦易醒,心悸, 灯泡厂退镀工 手颤记忆力明显减 退,经常性口腔溃 1977年-19849年,疡。 接触汞蒸汽7年 1987年尿汞: 0.350µmol/L。 1993年入院: 精神恍惚,牙龈充 血萎缩、咽部充血, 双手指震颤(+), 闭目难立(+)。
Hg进入人体的方式
• 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这部分占人 体汞吸入量的75%左右。 • 沿食物链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这部分 量极少, 可以忽略不计。 • 由化妆品携带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无机汞
• 无机汞化合物(如氯化汞)可通过胃肠道吸收, 对消化道和肾脏产生危害 。微量汞累积还 将直接导致心脏、甲状腺、肝、肾等发生 病变, 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及慢性汞中毒。
后来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 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 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 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 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 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 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 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 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 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 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 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 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 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 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 产方式。"
各行业汞排放比例
汞污染及损害的特点
[3]
• 第一,汞污染来源种类众多,涉及多种环境介质; • 第二,汞在环境中可通过大气和河流/洋流两种 介质长距离传输,其长距离传输和远距离沉降特 征,使得汞的局地排放可能造成跨界污染,成为 区域性问题,甚至对个全球环境造成影响,成为 全球问题 ; • 第三,汞能在一个微小剂量下对人体健康造成损 害,并且会通过影响微生物作用对环境造成损害。 汞污染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使得汞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
图片为日本某村妇 女抱着患病(汞中 毒)的女儿,这名 女孩的手因汞中毒 而畸形。这起汞工 业污染事件造成 1700多人丧生,许 多中毒得母亲生下 畸形宝宝。
汞的环境卫生标准
汞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各种食物中均含有微量的汞, 通常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汞约5~20ug。发汞50ug/g和血汞 0.4ug/g是引起成人汞中毒神经症状的最低汞量。为此WHO 提出每人每周总汞摄入量不得超过0.3mg,其中甲基汞不得 超过0.2g。 为了管理和控制环境汞污染,我国制定了汞在各种环境 中的限量标准:地面水、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均为0.001mg/L, 居民区大气日平均允许标准为0.0003mg/m3,车间空气中金 属汞的允许标准为0.01mg/m3。
汞
演讲:陈艺文 PPT制作:李函聪 张俊轩 资料收集:吴甘露 潘婷
汞的简介及案例
来源及其作用特点 汞进入人体的方式 汞的毒理作用、临床表现及其急救处理
土壤、水体、大气、固废中汞的检测方法 测
汞污染的防治措施
汞(Hg),又称水银,在各种金属中,汞的熔点是 最低的,只有-38.87℃,也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 并易流动的金属,外表似银珠。
自然来源
• • • • • 自然因素引起的汞污染通常占到汞排放 总量的1/4 。包含: 火山与地热活动 土壤、自然水体、植物表面的蒸腾作用 森林火灾 岩石风化等 姚学良研究认为, 成都平原的高汞异常区多 数来自平原内基底断裂中产生的地壳放气 作用。
【1】
[2]
人为污染
【3】
• 开采、运输和加工含汞的矿石。 • 排放工业废水进入江河湖海:电池制造业、 纸浆造纸业、氯碱化工厂、汞合金和催化 剂产生的汞废弃物相当严重。 • 燃料、纸和固体废弃物的燃烧。 • 农业耕作中不合理地施用含汞肥料和农药, 以及污水灌溉。 • 实验室汞的排放: 汞可通过实验室的废弃化 学药品、蓄电池、破碎温度计和药品等进 入环境。
水体重金属检测技术现状
新情况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要求。 从目前的检测技术看, ICP - MS 优点众多, 在环境监 测领域, ISO 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美国) 在20 世纪就 先后制定相应利用ICP - MS技术的标准或技术规范。 由于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应用 降低了仪器的检测限, 并且可以进行便携式的野外现场监 测, 美国EPA 将其列为标准检测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由于灵敏度高, 可进行多元检测, 近年来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等新的重金属 检测方法, 随着检测技术的成熟也必将在水环境重金属检 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也可伴头部震颤和运动失调)。
3)口腔-牙龈炎 流涎、牙龈酸痛、红肿、压痛、化脓, 出血倾向,口腔粘膜溃烂,齿龈可见暗蓝 色的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牙齿脱落。
19
女,39岁
1980年4月: 头晕、头痛、 乏力伴失眠、 灯泡厂电焊工 多梦,记忆力 减退。 1980年4月-1989年,接 1989年4月, 触汞蒸汽9年,每天工作 症状加重,情 10小时,生产工艺中改 感易变,易怒 管、封口、退镀、点焊均 爱哭,刷牙时 接触汞蒸汽 牙龈易出血, 口腔有异味。 车间汞蒸汽浓度:1977- 查体:T、P、 1984年0.02R、BP正常, 3 0.05mg/m ,1989年: 齿龈肿胀、充 3 0.0138 05mg/m 。 血、眼睑、舌、 双手指震颤 仅有工作服,纱布口罩。 (+),余()。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
(2)分析样品的制备
土壤样品经风干后,去除砂砾、植物碎 屑等后,用研钵研磨,过直径为2 mm 的土 筛,再研磨全部通过 100 目筛,以四分法取 250 g 样品保存备用,称取样品4 g 放入模具 中用硼酸镶边垫底,在30 t 压力下,压成试 样直径为32 mm 的样片。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
汞污染防治措施
• 针对汞污染的污染环境状况及污染产生的危害等诸多问题, 有关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汞总量目标、采用削减汞污染技术、 加大各用汞行业管理力度等措施,在治理汞污染的同时, 严防新的汞污染产生。
第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目前的 环境污染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因此,为减缓和 解 决环境污染问题,制定、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 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第二,完善有关法规控制汞排放总量。排污许可证是 环境保护管理机关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而限制污染源排放 程序的法律表现形式,其中总量控制为排污许可证奠定了 基础,而排污许可证又成为实施总量控制的有利工具。我 国汞的法规标准制定及实施应充分考虑总量控制。
•
第三,加大治理燃煤大气排汞技术力度。一是洗煤,洗 去煤中汞30%-41%,第二步是燃烧烟气除尘,这一步能除 汞15%-18%,第三步是脱硫,利用脱硫技术,附加一定设 备,能去除30.35%左右的汞。目前,我国的洗煤比例太低, 只占5%。因此,应大力提高洗煤的比例,这方面应有政策 扶持。 第四,加强对汞行业、汞污染排放源的管理。 第五,改进农耕技术 。对于耕地而言,首先应该科学地 施用化肥农药,尤其是注意进行污灌和施用污泥的过程中, 尽量减少汞的直接输入,且要积极慎重的推广污水灌溉,对 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除此以外,应该提倡使用无汞电池,或是加强环保宣传, 使人们了解汞电池对环境及自身的危害,合理妥善处理用的 电池。
消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