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调研报告3篇*目录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强化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区政协关于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关于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调研报告调查背景:随着两会的召开,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成今年武汉市两会的最大焦点。
如何才能缓解武汉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报告。
★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一个不容社会忽视的社会问题——“入园难、入园贵”则日益突出。
关于这个我问题,我走访了一些适龄孩子的家庭,据家长们反映,大多数孩子入幼儿园很难。
位于钟家村王女士表示,儿子三岁,想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上学,自己可以找个工作安心去上班,可是找了好几个幼儿园,都是没有找到,因而很发愁。
为此我寻访了汉阳区钟家村几个幼儿园,然而却发现有点规模的幼儿园却少之有少,而一些知名的幼儿园则是人满为患,报名的人数与可以入园的人数之间竟然高达60比1,而费用竟然也高得离谱,与某些大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调差的这些幼儿园中,有的幼儿园是专门为机关单位家庭子女而设,许多人想进都进不了也上不了。
为此我还采访了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只是说这是园里的规定,都是机关单位家庭子女,非机关单位家庭子女,要很好的关系或者缴纳很高的赞助费,才能进来就读。
关于其他的,工作人员不愿意作更多的透露。
其实上述现象只是整个中国学前教育的一个缩影而已,面对这样一个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社会问题,武汉应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出台《武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原因幼儿园布局失衡、结构不合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缺口较大,公办幼儿园收费偏低;公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职后培训不足;普及城乡学前三年教育举步维艰,办园条件和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民办幼儿园无证办园难以根治,收费混乱,教育质量不高。
这些都是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的重要因素。
其实入园需求的迅速增长,与近年来出现的生育高峰有很大关系。
尽管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仍然“跑”不过入园需求的井喷速度。
1: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在一些地方,学前教育倍受冷落,举办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了市场,财政投入长期过低。
而这些本就数量不多的经费又仅仅投向了少数示范幼儿园,由此导致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这是造成“入园难”、“入园贵”的主要原因。
2:优质资源不足,家长“抢跑”心态严重家长对优质特色幼儿园的迫切追求,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攀比心理,使优质公立幼儿园和一些有知名度的私立幼儿园,成了家长们追棒的目标。
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导致“入园难”的重要因素。
3:农民工进城,流动留守幼儿大量增加与人口出生高峰一样,非户籍适龄儿童的增加,也造成了巨大的入园压力。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流入而且难以预测,使本来就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出现短缺。
4: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招生混乱,监管缺乏。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收入不稳定,工资待遇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很多幼儿园的招生是自主招生,没有一个部门来进行统一收费监管。
民办幼儿园无证办园难以根治,收费混乱,教育质量不高。
5:幼儿园布局失衡、结构不合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缺乏;随着新的小区建成,造成布局不合理;有的幼儿园重点放在园区的外部装修,没有从实际出发,形成了学前教育服务重复,从而阻碍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快乐成长。
★解决策略策略1: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水平,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职能。
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化解“入园难”的根本保证。
策略2: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学前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社会公共服务工程,具有公益性、公平性、非营利性等特征。
这就要求各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公办民办并举,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策略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吸引力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核心和保障。
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幼儿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满足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缓解入园难的一个重要举措。
策略4: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和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
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
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上面都是一些整体的策略,完善制度是最根本的办法,因此,我写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总结面对我国“入园难、入园贵”这个难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应把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逐步实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积极扶持社会和个人举办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相关部门对不能达到基本要求、乱收费、违规举办的幼儿园,将予以取缔。
——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为了早日解决我国的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强化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学前教育调研报告(2) |一、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情况全县城区共有幼儿园27所,其中国有1所,集体1所,民办(私人)25所;共有幼儿班106个,其中小班37个,中班33个,大班36个;在园幼儿数3341人,其中小班980人,中班1041人,大班1320人;教职工总数252人,其中专任教师149人,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者131人,专任教师中专业合格者71人,保育员4人,其他教职人员99人。
(二)数据分析情况1、县城区幼儿园国有、集体太少,只占13.5%,私人的太多,占86.5%2、幼儿园班额过大,国家规定小班(3-4岁)25人,中班(4-5岁)30人,大班(5-6岁)35人,混合班30人。
我县实际:第一幼儿园小班3个,135人,每班45人,超20人;中班3个,119人,每班40人,超10人;大班3个,155人,每班53人,超18人。
老干幼儿园小班2个,65人,每班32-33人,超8人;中班2个,81人,每班40-41人,超人;大班2个,111人,每班55-56人,超20人。
民办幼儿园中,小班也有每班达40人的(小燕子),中班最高有每班48人的(中英文),大班也有50人的(小天鹅、小燕子、蓓蕾)。
国家规定最多不得超标5人。
3、师资队伍与要求差距大。
国家规定,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专业合格率为80%。
我县情况为,专任教师为149人,学历合格的131人,合格率为87.9%,专业合格的71人,合格率只有47.65%,其中,金苗幼儿园3个教师中没有一个专业合格的幼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办园条件差一是所有幼儿园室外活动场所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室外活动场所,只租用了有限的民房。
二是无象样的大型玩具供幼儿玩耍。
三是环境卫生差,安全设施不够,特别是冬季取暖没有空调设备,全部用碳火或电火,安全隐患大。
四是食堂普遍没按营养搭配,购买的点心质量差。
2、师资力量弱一是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专业合格率与规定相差太大,学历合格率只达87.9%,专业合格率只达47.65%。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现实的幼儿需求不太相适应,老套的较多。
三是幼师综合素质不高,琴、棋、书、画、歌舞样样行的少。
3、缺乏科学的办园准入机制。
如办园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配备没有具体量化标准,班额过大和其他办园条件不达标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还有就是缺乏对办园的监督机制。
4、没有科学的收费标准。
如达到什么标准收费多少没具体标准。
二、解决问题建议思考(一)规范办园行为1、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名称,不得对家长有误导作用和与实际不相符的办园行为。
2、严格控制班额,确保教学质量。
3、严格学前教育分支3机构管理。
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须分别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才能设立。
4、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清理力度。
对未取得办园许可而擅自办园招生的学前教育机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司法、物价、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撤销,并给予相应处罚。
对于被取消的学前教育机构,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
(二)规范管理行为1、进一步完善实施分类评估制度,并把评估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实施类别动态管理制度。
对学前教育机构类别实行动态管理。
通过年审复评,对质量提高的要进位进类,质量降低的要降位降类。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不定期检查、督导和排位排类。
3、严格实行办园准入制度。
学前教育机构要实行幼儿园园长、幼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准入制度,要持证上岗。
对不适合岗位要求和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4、规范收费管理。
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要严格按《收费许可证》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5、加强安全工作。
按照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的要求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应建立房屋、设施、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防止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1、规范兴趣班的管理。
在一日活动时间之外举办收费兴趣班,按照规定,本着家长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幼儿参加,并向家长公示收费标准。
2、规范课程和教材管理。
要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选择适宜的教材,要建立符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案。
3、规范实施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区政协关于学前教育调研报告sub-info" id="sub3">学前教育调研报告(3)| 为促进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5月份,区政协组织文化委相关委员对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委员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在了解掌握全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教体局坚持把学前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统筹管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区学前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