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热疗法-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冷热疗法-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四)冷疗的方法 1.局部用冷法 ⑴冰袋或冰囊的应用 1)操作步骤 ①备齐用物,将冰块放入帆布袋内。 ②将小冰块装入冰袋或冰囊内约1/2满,排尽空气,扎紧袋 口后擦干装入布套。
③携冰袋至床旁,核对解释后,将冰袋放于需要部位。 高 热病人降温,可放在前额、头顶、颈部、腋下、腹股沟 等 部位;扁桃体摘除术后,冰囊可放在颈前颌下,必要时, 可向病人说明,用三角巾两端在颈后部系好; 鼻部冷敷时 ,应将冰囊吊起,仅使其底部接触鼻根,以减轻压力。 ④用冷时间:30分钟。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2)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冷疗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②冷疗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 。 ③用冷时间须准确,最长不超过 30分钟,如需再用应间隔 60分 钟。 ④用于降温时,应在冰袋使用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 ⑵冰帽或冰槽的应用 1)操作步骤 ①备齐用物,将冰块放入帆布袋内。
②携冰帽至床旁,核对解释后,将病人头部置于冰帽或冰槽内 ,后颈部和两耳处垫海绵垫,两耳塞不脱脂棉,防止水流入耳 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两眼。 ③观察病人体温、局部皮肤情况,以及全身反应和病情变化。 ④用毕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2)注意事项 ①观察头部皮肤的变化,尤其是耳廓部位应注意防止发生 青紫、麻木及冻伤。 ②观察体温,为病人测肛温,每30分钟一次。 ③观察病人的心率,防止心房、心室纤颤或房室传导阻滞 等的发生。 ⑶冷湿敷法:注意事项: ①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及病人的全身反应。 ②敷布浸泡需彻底,拧至不滴水为度,并及时更换敷布。 ③冷敷部位如为开放性伤口,应按无菌原则处理。
⑤撤去大毛巾及热水袋,盖好被子,取舒适卧位,整理床 单位。 ⑥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如体温降至 39℃以下,应取下冰袋。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3)注意事项 ①因全身用冷面积较大,拭浴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如有面色苍白、寒战,或脉搏、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 拭浴,并报告医生。
②在擦至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应稍 用力擦拭,并将停留时间延长些,以利于散热。 ③一般拭浴时间为15~20分钟,以免病人着凉。 ④禁忌擦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 ⑤新生儿、血液病病人等禁忌使用。 ⑵温水拭浴用于高热病人降温。 方法:盆内盛32~34℃的温水2/3满,其余用物、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同乙醇拭浴。
?78.患者男,40岁。发热38.3℃,行物理降温,图示哪个
部位不适合放置冰袋
?A.A ?B.B ?C.C ?D.D ?E.E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2.全身用冷法 ⑴乙醇拭浴 1)用物:治疗碗内盛25%~35%乙醇200~300ml(温度32 ~34℃左右)。 2)操作方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
温馨提示:用冷时间过长会导致继发效应,因此不能说冷疗 的效果与用冷时间成正比。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5.温度差 冷疗的温度与体表皮肤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刺 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弱。 6.个体差异 年老病人对冷疗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对冷疗 反应较为强烈;女性病人对冷较男性敏感等。 (三)冷疗的禁忌证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继续加重血液循 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因此对休克、大面积 受损、微循环明显障碍的病人,不宜用冷疗 。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 冷疗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 炎症吸收。 3.对冷过敏 4.禁忌用冷的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4)足底:用冷可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二、热疗法 (一)热疗的作用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 度加快,利于组织中毒素的排出。 2.缓解疼痛 热疗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炎性水肿,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及渗出物的吸收。
冷热疗法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一、冷疗法 (一)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 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 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 的病人。 2.减轻疼痛 冷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 轻疼痛。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 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 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蒸发等物理作用 ,来降低体温。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二)冷疗的影响因素 1.冷疗的方式 冷疗的方式有干法和湿法,一般湿法比干法效 果好,所以干冷法的温度应比湿冷法低。 2.冷疗的部位 一般皮肤较薄的部位对冷更为敏感。另外,冷 疗效果还受血液循环情况的影响,如在颈部、腋下、腹股沟 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置冷,冷疗效果更好。
3.冷疗面积 冷疗的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成正比,如冷疗面积 大则反应强;如冷疗面积小,反应则弱。 4.冷疗时间 冷疗的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并随着时 间的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 引起继发性效应。
②将冰袋放置于头部,以助降温,并可防止拭浴时全身表 皮血管收缩,引起头部充血。将 热水袋放置足底,使病人 感觉舒适,并促进足底血管扩张,有 利于散热。
温馨提示:考生应理解为什么温水擦浴时脚底放热水袋、 头部放冰袋。脚底放热水袋有利于脚部血管扩张,提高了 散源自的效果。头部置冰袋是为了防止头部充血。
③拭浴方法:将浸湿并拧至半干的小毛巾缠于手上成手套 式,以离心方向拍拭,每侧 3分钟,再用大毛巾擦干皮肤。
考点导航
第九节 冷热疗法
④拭浴顺序:a.双侧上肢:先擦拭颈部外侧面、上臂外侧 、手背,再擦拭侧胸部、腋窝、上臂内侧、手心;以同法 擦拭另一上肢。b.背部:病人侧卧,从颈部向下擦拭整个 背、腰部,穿好上衣。c.双侧下肢:先擦拭髋部、大腿外 侧、足背,再擦拭腹股沟、大腿内侧、踝部;最后擦拭股 下、腘窝、足跟;以同法擦拭另一下肢,穿好裤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