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及风险把控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及风险把控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及风险把控
伊春分行张占德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广大进出口客户的需要,这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国际贸易融资的形式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融资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起步较晚,规范化有待完善,风险把控方面也有待加强。

本文阐述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务求提出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风险把控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风险把控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
(一)国际上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
国际贸易融资是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

根据《巴塞尔协议》(2004-6)的定义,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运用短期性结构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款等资产的融资。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品提供便利资金的总和。

(二)我行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
是指农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含服务贸易)相关的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

包括但不限于打包贷款、订单融资、进(出)口押汇、同业代付、福费廷、出口保理
融资融资性风险参与等具有融资性质的表内信贷业务,以及开立信用证涉外保函和备用信用证、跨境参融通、保付加签、提货担保、进(出)口保理业务、非融资性风险参与等具有融信性质的表外信贷业务。

——《中国农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办法》(农银规章〔2013〕201号)
国际贸易融资是现代国际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把他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贸易融资在有些银行甚至占营业额的60%左右。

国际贸易融资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一项特殊的银行业务,其发展不仅会影响到银行的收益,而且还影响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特点
1、自偿性:国际贸易融资与真实贸易相匹配,有物权和应收账款作保障。

2、期限短: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短期为主,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180天。

3、时效性:国际贸易融资与贸易结算相关,客户对产品交付效率要求高。

4、风险低:国际贸易融资与贸易过程紧密结合,对信息的掌握相较短期贷款更全面深入,期限短,有物权和应收账款作保障,风险较易控制。

5、高收益: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
于以下三个方面:
(1)提供结算服务。

即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其办理商业单据和凭证的传递、资金的收付调拨等,并按照规定向客户收取手续费。

(2)贷出信用。

国际贸易融资合同双方往来基础是商业信用,风险较大。

为降低风险,很多情况下,企业都要引入银行信用,如像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银行保函等。

银行接受了客户的申请和委托,也会向客户收取一定手续费。

(3)国际贸易融资双方在资金短缺时,希望尽快收回或拖延付出货款,以避免资金积压,加快资金周转,可向银行申请国际贸易融资。

银行贷出资金通常要以抵押信用证、购买货权单等手段,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利息。

6、经济资本占用少。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融资方式的特点。

1、融资对象广泛。

商业银行不仅为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而且也为进口商提供贸易融资。

前者成为出口贸易融资,后者成为进口贸易融资。

出口贸易融资是指银行直接或间接为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主要有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银行保函等业务方式。

进口贸易融资是指银行直接或间接对进口商的融资,主
要包括信用证开证业务、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买方信贷等。

2、融资期限长短结合。

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几乎都是短期贸易融资,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主要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放款、提货担保等业务。

中长期的贸易融资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贸易融资业务,主要包括远期信用证、包买票据、项目投资中的银行保函等业务。

3、融资形式灵活。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即可以是资金融通,也可以是信用融通。

资金融通是指银行直接向进出口商提供资金,如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等业务。

信用融通是指银行以资金的信用为当事人担保,使其得以融通资金。

如提货担保、银行承兑、银行保函等业务。

(三)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的特点
国际贸易融资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同:
1、融资期限和环节不同。

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全过程,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只介入流通环节。

2、风险较低。

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在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时,依靠授信人员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测算,准确性较差,资金一旦进入企业体内循环后,难以跟踪监控,容易产生资金挪用风险;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贷款额度和期限严格与贸易周期匹配,具有自偿性,融资用途明确可控,期限短、周转快、流动性高。

3、收益上存在差别。

国际贸易融资除收取存贷利差外,还可以通过结算、处理结算中的单据来赚取各种手续费。

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做一些保值性的外汇交易获得佣金收入。

4、流动性不同。

国际贸易融资是针对流通环节的贷款,融资的期限比传统信贷业务要短。

传统信贷业务与贸易融资业务与的不同点
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管理中,一方面对大型企业等客户群体灵活性过强,部分银行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的具体情况,放松融资条件,盲目授信。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融资管理又过于教条,过分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贸易融资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融资风险的责任。

(二)缺乏复合型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从业人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涉及到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银行信贷、外汇法规、外语等诸多知识的一项业务,这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要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在该领域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人才匮乏,一些分支行的人才及其有限,人
才的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特别是客户经理对行业和市场了解不够,严重影响了对业务风险的判断和防范。

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把控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但在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需加强操作以及风险把控。

(一)建立适应贸易融资业务特点的信贷政策体系。

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向交易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相结合,注意对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

要进行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一是要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二是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

三是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的、动态的把握和控制风险。

(二)加强贸易融资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通过开展新业务知识培训、业务推介会、案例交流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业务培训形式,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流程,避免操作风险。

(三)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加大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

严格做好贸易业务背景的真实性核查,密切关注融资客户上下游企业客户关系,加强融资企业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的监控,确保资金专款专项使用、封闭运行;认真做好贸易融资业务的人行查询登记,从源头上确保业务安全性;不定期组织开展贸易融资“回头看”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融资风险的发生。

(四)强化考核,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工作纳入考评目标。

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控纳入支行经营目标考核,并直接与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绩效挂钩,提高各级人员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