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含乳饮料MilkBeverage讲义(ppt 77页)
含乳饮料MilkBeverage讲义(ppt 77页)
原料乳及乳制品
乳是哺乳动物产仔后母腺分泌的, 不透明微黄具有香甜味的,包括真溶液, 胶体浮液和乳浊液的胶体物质。它的 主要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主要是酪 蛋白),乳糖和灰分,见表3—2。
表3—2 乳的化学成分
奶牛
总固 体含 量/%
12.60
脂肪 含量 /%
3.80
蛋白 质含 量/%
3.35
酪蛋 白含 量/%
可可乳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咖啡乳饮料的基本相 似。只是在选用原料时.一般选用可可粉,采用可可 豆经焙炒后加入的较少。
三 果汁(果粒)乳饮料
工艺流程
原料
• 果汁—浓缩的澄清果汁 • 乳原料– 脱脂鲜乳或脱脂乳粉 • 稳定剂--藻酸丙二醇酯(PGA)、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低甲氧基果胶(LM)
乳酸发酵的反应 ㈠ 乳糖的变化 基本反应是按下式进行
乳糖酶
C12H22O11+H2O 乳糖 解糖酶
C6H12O6 +C6H12O6 葡萄糖 半乳糖
2C6H12O6
4CH3COCOOH 乳酸脱氢酶
4CH3COCOOH
4CH3COOHCOOH+Q ( Q贮存于ATP中)
乳酸的形成是按下列两条路径:
⑴非氧化的路径:同型发酵的乳酸菌是按这 一路径,生成物85%~98%是乳酸,只有极 少量的副生成物。
⑤预防及治疗作用,双歧杆菌可用来矫正抗菌素治 疗后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防止消化不良, 可作为某些肠道感染症状的补偿治疗物
双歧杆菌对成人的保健作用
①降低乳糖含量,可避免因乳糖不耐症所引 起的种种不适 ②维持肠道菌的生态平衡 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④调整胃肠功能,对肝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三、乳酸发酵的类型与反应 在发酵乳制品生产中起主要作用的乳
双歧杆菌对婴幼儿的保健作用
①生成有机酸,降低大肠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 长
②改善膳食的性质,使肠道内乳酸菌处于优势生长, 使腐败菌受到抑制
③合成维生素,双歧杆菌合成的维生素包括B1、 B2和K
④抑制硝化还原作用,双歧杆菌不会将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酸盐,且产生的有机酸可抑制婴幼肠道内 使硝酸盐还原的许多细菌
㈣水果乳饮料配方例:
果汁 牛乳 脱脂乳 砂糖 柠檬酸 耐酸性CMC 着色剂 香精 加水至
10kg 20kg 40kg 11kg 0.2kg 0.3kg 0.001kg 0.1kg 100kg
四 乳饮料的稳定性
• 不稳定的原因
–乳中酪蛋白等电点pH值4.6~5.2,而果汁一般在 4.5—4.8,易凝聚沉淀
酸菌发酵,按其对糖发酵特性的不同可区 分为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 ㈠ 同型发酵
凡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使80% ~98%的糖转化成乳酸,仅有极少量其化生 成物的发酵称为同型发酵。
属于这一类型的常用菌有:
1、 链球菌属及其亚属(streptococcus Roserkach)
⑴ 乳链球菌[Str laaactis (Lister) Lochuis] ⑵ 乳脂链球菌(Str cumoris Drla-Jensen) ⑶ 嗜热链球菌(Str thermophi-lus Orla-Jerosen) ⑷ 丁二酮乳链球菌(Str diacet-ilactis)
二、发酵乳酸饮料的营养价值
▲由于经过了乳酸发酵,乳饮料中的酪蛋白变成 微细而柔软的凝块且水解显著,因此容易被人体 吸收
▲乳饮料中的乳糖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可减轻乳 糖不耐症患者因饮料中含有乳糖所带来的不良影 响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还可 以起到保健作用
◇乳酸发酵所产生的有效物质:
▲乳酸可减轻胃酸分泌,抑制肠道物质腐败 ▲乳酸与Ca2+形成的乳酸钙可促进钙质吸收 ▲乳酸发酵中产生的 胨、肽可促进肝功能和肠液 分泌 ▲牛乳经发酵后,必需氨基酸与B族维生素(尤 其是维生素B1、B2 )都有增加
3、 链杆菌属及其亚属(Streptobac-terium) 4、 热细菌属(Thermobacteriulr)
㈡ 异型发酵 某些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使大
部分糖转化为醇、二氧化碳和醋酸及有限 的乳酸的发酵称为异型发酵。属于这一类 型的常用菌种有:
1、乳杆菌属(Lactobaacilcus,Beijerinck)异型乳酸杆 [Betaabacterium,(Orla-Jensen)] 2、 明串珠菌属 [Leucomostoc,(Vam Teighem)] ⑴ 噬柠檬酸明串珠属(Len.Citrovorum)。 ⑵ 葡聚糖明串珠菌(Leu.dextranicum)。 3、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Oria-Jensen)] ⑴ 两歧双歧杆菌[Bif.bifidum,(Tissier)] ⑵ 两歧乳杆菌[l.bifidus,(Tissier)] 4、 片球菌属(Pediococcus,Balcke) ⑴ 乳酸片球菌(Ped. Aeidilactiei,Lindner) ⑵ 干酪片球菌(Ped. Casei,Bottagzi)
2.78
乳糖 含量 /%
4.75
灰分 含量 /%
0.7
山羊 13.18 4.24 3.70 2.80 4.51 0.78
绵羊 17.00 5.30 6.30 4.60 4.60 0.80
第二节 配制型含乳饮料
乳饮料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其他 风味物质而制成的饮料。
最常见的品种 咖啡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 果汁 乳饮料
2、 乳杆菌属(Lctobacillus Beijerirck)
⑴ 干酪乳杆菌[L.easei,(OrlaaJrnscn)Bergey] ⑵ 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orla-Jensen) Bergey] ⑶ 嗜酸乳杆菌[L.aeidophilus,(Moro)Bergey] ⑷ 植物乳杆菌[L.plantaruor,(orla-Jensen) Bergey] ⑸ 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Orla-Jersen) Bergey] ⑹ 乳酸乳杆菌[ctis,(Orla-Jjersen) Holland]
⑵氧化的路径:异型发酵的乳酸菌是按这一
路径,生成物中乳酸与副生成物二者等量, 副生成物中有CO2、乙醇、乙酸等,还有 少量甘油。但受培养基的pH值、温度、大
气等的影响,而且在主要路径中分为若干 分枝路径,这可从其副生成物来判断。
㈡ 蛋白质分解
一般按下式进行反应:
酶
蛋白质+H2O
多肽
(蛋白酶)
肽酶
多肽+H2O
□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诞生及发展,使得发酵乳酸菌 饮料将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饮用食品
□益生菌已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其应用涉及到食品、 医药、生物及饲料行业
益生菌
人消化系统乳酸菌的变化
常见的乳酸菌
• ⑴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⑵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⑶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3)糖
通常使用白砂糖,也可使用葡萄糖、果糖以及果 葡糖浆。但由于除白砂糖外的其他糖类在加热时 pH值下降得较多,咖啡乳中的蛋白质胶粒会因 此出现沉淀,所以咖啡乳生产中多只使用白砂糖
(4)其他原料
香精、焦糖色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食盐、 植物油、蔗糖酯、食品用硅酮树脂制剂及海藻酸 钠等
原料的作用
3. 有泡沫时加入硅酮树脂消泡; 4. 然后加入咖啡浆、焦糖色素混合均匀; 5. 最后加入香精均质。
3.灌装和杀菌
包装可采用玻璃瓶装,需高温杀菌, 例如120℃下保持20 min。
也可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UHT)接无 菌纸盒包装(利乐包)。
二、可可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是用含乳脂肪2.5%以上、无脂固形物 3.5%的乳制品,10%左右的可可糖浆(用可可粉、 砂糖、香精、稳定剂等配成)以及水混合均质后,经 杀菌处理而制得的产品。
氨基酸
(缩氨酸酶)
乳酸菌中蛋白分解活性最高者为长杆状乳 酸菌(L.bulgaricus, L.acieophillsu等都属于长杆 状乳酸菌),其次为干酪乳杆菌、乳链球 菌和乳脂链球菌等。
蛋白质分解能力与乳酸生成能力之间
有某种相关,乳酸球菌与乳酸杆菌之高酸 生成者其蛋白质分解能力也强,故在选择 发酵剂菌上是重要的。
第四章 含乳饮料 Milk Beverage
孙汉巨 屈玮 合肥工业大学 生物与食品学院
第一节 乳饮料的定义和分类
乳饮料类
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 经配制或者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
大体上可分为: 配制型含乳饮料 发酵型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国家标准
• GB 10789-2007 饮料通菌的保健益生作用
• 促进消化吸收 • 治疗急性腹泻 • 降低消化道癌症病变的几率 • 调控免疫系统 • 控制胆固醇
近年来,研究又发现了双歧杆菌婴幼儿和成
人均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在生产乳酸菌 类乳饮料和乳酸菌类饮料时,双歧杆菌也是一种 常采用的发酵菌种
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厌氧(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有时也可耐氧) ■最适pH值6~7 ■最适生长温度(人体内的双歧杆菌36~38℃)
含乳饮料技术要求
• 理化指标
• 乳酸菌活菌数指标
配制型含乳饮料
• 定义
– 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以及食糖和甜 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 等一种或者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
• 产品种类
– 乳饮料--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m/V) – 乳酸饮料--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m/V)
发酵型含乳饮料
• 定义
– 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等有益菌培养发酵制得 得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 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 的饮料。
– 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 菌(活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