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
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
,
大于1μm
1 ~ 0.1μm(约) 0.1—0.05μm 0.05μm以下乳白色乳化体蓝白色乳化体灰色半透明液透明液
4.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
5.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
1)外相的黏度
2)内相的黏度
9.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
10.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
11.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
12.选择乳化剂的原则
(1)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60、
10.0。
14.乳化体化妆品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分为不能流动呈半固态的膏霜(其中较硬的叫膏,较软的叫霜)和可以流动的乳液。
常见乳化体化妆品有润肤霜、润肤乳液、冷霜、雪花膏等。
15.润肤霜的作用是恢复和维持皮肤健美的外观和良好的润湿条件,以保持皮肤的滋润、
柔软和富有弹性。
它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防止皮肤过分失去水分,向皮肤表面补充适宜的水分和脂质。
16.润肤霜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日霜、晚霜、护手霜、按摩膏、眼霜等。
润肤霜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P191
b)配方或工艺原因,使得内相粒径不够细或者分布不均匀。
(2)乳液在贮存过程中,黏度升高
采用了较硬脂酸盐或硬脂酸酯类作为乳化剂
(3)颜色变黄
18.冷霜
一种含香味剂的油脂性膏体,又名香脂。
是典型的W/O型乳化体,由于涂擦在皮肤上产生凉快感觉,故而得名。
与雪花膏相比,其膏体更无油腻感。
主要原料为水、蜂蜡、硼砂、白矿油、凡士林及黏度调节剂等。
乳化剂一般是蜂蜡与硼砂反应物;或者加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单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般也会加上其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也可以单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雪花膏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1)颗粒粗(乳化工艺:均质速度、乳化温度;配方:碱不够或过量,或甘油不够)(2)出水(配方:碱不够,水中盐分多)
(3)起面条(配方:硬脂酸过多)
(4)变色(配方成分被氧化,)
(5)刺激皮肤(防腐剂用量多,某些原料杂质)(6)霉变和发胀(防腐剂不够,生产带入微生物)
保湿剂甘油、丙二醇、聚
乙二
醇、山梨醇等
保湿、调理、调节产品黏度及降
低冰点作用
富脂剂白油、植物油、羊
毛脂、脂肪酸、高
护发、改善梳理性、柔润性和光
泽性;增稠作用等。
碳醇等
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
棕榈酸异丙酯、失
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等
乳化作用,并可起到护发、护肤、
柔滑和滋润作用
3、特种添加剂:水解蛋白、维生素E、霍霍巴油等
是乳化体护发用品,主要作用是补充头发油分、使头发发亮、柔软并有适度的整发效果。
发乳的主要原料有水、油性原料、乳化剂、黏度调节剂及保湿剂等。
可以制成O/W型或者是W/O型。
25.焗油膏是通过蒸汽将油分和各种营养添加剂渗入到发根,起到养发、护发作用的乳化
体产品。
第四章乳化体生产
26.乳化方法:油、水混合法、低能乳化法
27.润肤霜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图:
6)灌装
29.乳化体的生产工艺
1)间歇式乳化
2)半连续式乳化
3)连续式乳化
30.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乳化剂溶于水中
2)乳化剂溶于油中
2)降低温度的方法
3)加入阴离子的方法。
32.低能乳化法
原理:将水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水加热与油相(加热)高温乳化;另一部分水不加热,
直接加入乳化体中,以达到降温的效果,从而节省能量。
一般用于制造O/W型乳化体。
33.润肤霜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1)产品不稳定(包括:膏体外观粗糙不细腻,黏度异常,油水分层)
a)配方上原因:
乳化剂选择不当,HLB值过高或过低
油脂选用高熔点的蜡
b)原料的原因:
乳化剂质量问题。
乳化剂有效含量不够。
可能称料过程出现问题或乳化剂原料变质所引起。
c)工艺的原因:
原料未充分溶解。
油相固体原料未充分溶解;
水相高分子原料预分散不充分
均质乳化时间不够或均质机工作不正常
搅拌速度过快或真空度不够
在高温下就停止搅拌
(2)膏体变色
可能的原因有:
a)主要是香精或活性成分不稳定所引起。
b)油脂加热温度过高。
加热温度超过110℃,造成油脂颜色泛黄。
控制方法:不使油
脂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
(3)膏体变味
(2)在贮存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加
(3)颜色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