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年是全国“安全生产年”,是本市落实“迎世博、保安全”各项任务的冲刺年、决战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安委办的指导下,在市安委会各委员单位和各区县、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本市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安全办博”为重点,全面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项目,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传教育“三项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队伍“三项建设”,继续保持了稳定好转、总体受控的态势,为XX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强化防控,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受控XX年,本市共发生道路交通、火灾、工商贸、铁路交通、农业机械五大类事故死亡1479人,同比死亡人数下降3.46%。
主要表现为“总体指标受控,较大事故有所上升”的特点:(一)总体指标和相对指标受控国务院安委会下达XX年本市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五大类控制考核指标1510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3.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5。
五大类事故实际死亡1479人,同比下降3.46%,比控制考核指标少死亡31人,占总指标的97.9%,经测算后,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3.4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3。
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42人,同比下降5.27%,比指标实际少死亡46人,占控制指标的95.8%,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89人,同比下降10.11%。
火灾事故——死亡62人,同比上升24%,其中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死亡13人,占控制指标的20.97%。
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68人,同比下降2.13%,比指标实际少死亡3人,占控制指标的99.2%。
铁路交通事故——死亡6人,同比上升20%,比指标实际多死亡1人,占控制指标的120%。
农业机械事故——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占控制指标的100%。
(二)较大事故有所上升国务院安委会下达本市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五大类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控制考核指标10起。
实际共发生较大事故15起(含XX年12月29日发生火灾事故1起,死亡3人,按照公安部统计口径,列入XX年统计范围),死亡57人,同比分别上升50%、72.7%,较大事故起数超控制考核指标。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36人;工矿商贸事故3起,死亡11人;火灾事故3起,死亡10人。
二、筑牢根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继续实施责任制签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艾宝俊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相关区县、委办局和集团(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签订《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下达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各地区、各系统(行业)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主线,继续在本地区、本系统(行业)内实行签约制度,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告知、安全承诺与践诺活动,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单位、班组、员工。
二是健全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履职考核机制。
今年在五大类事故指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指标下达上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
首次将五大类事故指标分解至各区县政府;首次将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纳入对区县党政班子的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同时探索建立区县政府安全生产履职考核机制,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委员单位履职报告制度,要求委员单位每半年书面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及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委员单位的履职责任,加强监督检查。
三是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制订下发了《上海市安委会委员单位履职情况报告制度(试行)》和《区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职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开展各行业及市直接监察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评,对全市行业系统、驻沪央企、各控股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举办两期为期3天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研讨培训班,近200人参加培训,积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是强化安委会平台作用,加大部门间分工合作力度。
市安委会各委员单位和区县安委会(办)围绕市安委会的总体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市安委办通过工作例会、专项协调会、综合督查、履职督查等形式,加强对相关委员单位和区县政府的工作协调和履职考核,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开展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建立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同时,推进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与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部门间分工合作、强化综合执法的力度。
(二)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和标准化建设一是依法治安,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市消防部门加快推动《上海市消防条例》、《上海市消火栓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印发《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4部配套规章的实施细则,深入推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工作。
市安全监管部门起草并由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若干规定》,完成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法律文书、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细则的修订和《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开展了《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调研论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市建设交通部门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市消防、交通港口、安全监管等部门研究制订了《公交客车通用技术标准》、《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上海市公交汽(电)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切实把好公交安全源头关。
二是积极宣贯,普及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
市安全监管部门继续开展对各区县的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的宣贯。
市质量技监部门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是源头管理,推进安全生产诚信和标准化建设。
市安全监管部门率先在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等五家危化品企业开展诚信建设试点工作。
组建成立上海市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成了5项aq标准的修订和编写工作。
市消防部门全面启动消防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
依法推行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统一基础台帐和标识,建立消防重点单位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
市水务部门积极推行“六化” 精细化管理法(安全制度制度规范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设备材料定置化、上岗行为规范化、环境面貌最优化),提高水务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市电力部门认真开展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为世博会期间机组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民航管理部门全面推进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体系试点、建设和审定工作。
(三)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一是积极开展社会面宣传,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市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组织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安全技术比赛、人大代表、网上访谈、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和安全生产公益性广告滚动播出等一系列活动,注重特色、注重实效,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市交警部门不间断地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日活动,接受宣传教育人次达到百万。
市消防部门组织文工团巡回演出8场,直接惠及群众近万人。
市质量技监部门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企业、民用液化石油气瓶和电梯及大型游乐设施等安全使用知识普及进社区、特种设备安全进校园的“三进”宣传教育活动。
市民防部门首次组织社区民防技能运动会,提高市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促进社区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市气象、民防、消防等部门向市民开放气象科普基地、民防科普教育馆、消防博物馆,宣传气象、防灾减灾防御、应急自救和消防等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二是狠抓“三类人员”的安全培训。
进一步规范教考分离工作,开拓和完善特种作业培训工种范围,进行持证上岗专项执法检查,新编和修订各类安全培训初训、复训教材,不断提升安全培训质量和工作水平。
全年三类人员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258429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18582 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6493人(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2846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677人)、危险化学品其他从业人员20200人。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市安全监管、卫生部门和市总工会联合组织发动本市企事业单位参加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进一步加强本市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意识。
市总工会会同市安全监管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一年一次的“安康杯”竞赛活动,重点向世博工程、重点工程、重大工程及非公企业覆盖。
市安全监管部门狠抓农民工安全培训,扎实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年完成农民工安全培训517389人,农民工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14%。
市建设交通部门强化一线农民工安全教育,在已创建民工学校1137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2万平方米或3千万元造价的工程均应开办民工学校的更高要求。
四是强化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市教委精心组织“5.25交通安全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活动日”等活动,让安全宣传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
并与教育电视台联合启动“平安世博,平安校园”宣教片的制作宣传工作,内容涉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流行疾病预防、特种设备安全、地震逃生、防骗防盗、心理干预、运动伤害预防、应急自救与他救、多灾种预防”等十个主题,在教育电视台“家教天地”栏目中播出,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的宣传模式。
(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和小企业、工业园区安全监管一是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召开上海市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暨首批市级安全社区命名仪式,全市20个街道、镇和卢湾区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安全社区”。
目前,全市共有50个街道、镇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已占全市街镇20%以上,已创建市级安全社区25个,国家级安全社区23个,国际安全社区7个。
二是提升小企业安全监管水平。
优化完善上海市小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试用),为街镇开展系统使用培训指导,组织开展以近两年发生事故的小企业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有效遏制小企业事故多发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