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把工程项目成本造价控制在准许的限额内,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施工企业角度,探讨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认为主要应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勘察现场,熟悉设计图纸,及时掌握市场价格行情,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合同及施工现场管理,并做好竣工结算,以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标签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投标决策;合同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建筑市场改革深入,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将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贯穿于施工运作的全过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只有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施工成本,依靠自身的实力,求得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1 要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
1.1 深入调查,做好报价前的准备工作
1.2 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质量和工期,同时也是招评标时的一项重要技术标的评定项目。
只有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计价成本。
1.3 编制科学的投标文件编制人员与技术人员沟通,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现场考察、调研成果、市场价格信息和行情资料,编制基价,确定调价方法。
以反映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作为计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基本依据。
报价人员应运用一定的技巧,既能使招标人可以接受,又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比如技术标可以突出自身的优势,质量管理,突出工期掌控优势;商务报价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等策略。
2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将明确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利和义务,将工程投标价、设计变更调整方式、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
因此,合同签订是否完善非常重要。
合同的签订人员应依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合同语言要严谨,在专用条款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各自承担的责任,为施工期间向业主索赔提供依据。
3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造价管理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内部在工程合同的价格控制下依法得到合理利润而开展的管理活动,是施工管理的核心。
3.1 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生命保障线。
企业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企业要预防质量通病的产生,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一旦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由此引起工程返工和工期延误,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将是无法比拟的。
3.2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
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
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使方案优化,并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3 抓好机械、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在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作为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 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尽量寻找质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消耗定额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材料设备总量需求计划。
3.4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若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并经他们同意,采用某些新的施工技术和新的材料,往往能达到既节约工程造价,又能满足建设设计的要求和用户使用功能的要求。
4 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
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完整地编制好竣工结算并提交给业主单位,所以竣工结算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4.1 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单位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资料,除了工程技術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设计人或监理人的签证单、业主或监理人认可的施工方案、各种自然灾害、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
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结算,保证不漏项、不漏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
别的工程费用定额。
既要杜绝弄虚作假和多估冒算,又要据理力争、分毫不让,以达到结算的最终目的,即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4.2索赔工作
不可忽视索赔工作应该是全部竣工结算内容之一,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
工程索赔就是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因非己原因造成损失后,根据合同文件向业主要求经济补偿或工期延长补偿的过程。
索赔首先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
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各层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对合同基本条款、涵盖内容深入了解,增强全员的合同意识。
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组织施工生产,切实维护合同赋予的权益。
工程索赔分为费用索赔、工期索赔。
其中,费用索赔是重点。
工期索赔只是要求业主方对施工方工期的合理顺延,这只能使施工单位工期得到补偿,但是,由此造成的工期损失只能通过费用补偿来实现。
实际施工过程中,费用索赔主要有:(1)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缓建,因甲供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未能按期到达致使施工单位停窝工的,应向甲方进行停窝工损失补偿。
(2)因变更设计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变化等原因,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由此引起的损失应向甲方索赔。
(3)施工期间因施工材料、设备价格上涨,人工标准提高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提高的,应向甲方索赔。
索赔的执行应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
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发生索赔事件后,一定要作好索赔记录,整理好基础资料,并随时以书面资料向施工监理提出索赔意向。
在做好向甲方索赔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严守施工合同条款,避免甲方对施工单位的反索赔。
4.3及时收回拖欠款,加强资金周转工程竣工结算通过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听任业主无故拖欠工程尾款,以致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对未付款而又不签订还款协议的工程,通过调解不成的可以请求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以增加对业主的压力。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阶段尤为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注重施工合同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同时,应立足现场管理,从人、机、材、法等方面入手,强化全过程控制,不断探索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积累经验,以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