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1)生产型增值税: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销售收 入,减去其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后的余额,作为 计税依据的增值税,但不允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 产的价款,也就是只允许扣除购入的原材料及其费 用。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 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第二节 商品税
(2)收入型增值税: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销售 收入,减去其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及固定 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作为课税依据的增值税,也就 是说,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 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 民收入,所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1)其产生的条件一是间接税为主体的税 制体系存在严重弊端,这体现在:第一,其抬 高了商品售价,反过来抑制了生产;第二,保 护关税限制了资本开拓国际市场。二是随着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为所 得税的开征创造了条件。
(2)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 社会保险税
(3)评价:第一,计算复杂,需要较高的税 收征管水平;第二,收入筹集能力和调节经济 能力都较强;第三,较为公平合理。
(1)其存在的条件是商品货币经济得 到了发展
(2)主体税种是销售税、消费税和关 税
(3)评价:第一,可为国家筹集到充 足的稳定的收入;第二,由于税负容易 转嫁,所以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第 三,打击了封建势力;第四,保护关税 制度在早期保护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展。
3、以现代的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
(1)证券交易税 (2)资源税 (3)个人所得税 (4)土地增值税
(二)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原则: 1、统一税法
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法律规范。
2、公平税负
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基本要求。
3、简化税制
税收制度本身的内在要求。
4、合理分权
确立分税财政体制的必要条件。
(三)改革的内容:
1、所得税类改革:对内资企业开征企业 所得税,对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继 续使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拟开征社会保险税。
(二)消费税
1、概念:以纳税人消费品的销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2、作用: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消费税实行单环节课征,这有别于增值税的多环节课征制。
3、我国的消费税原有11个税目(烟、酒、化妆品、护肤护发 品、贵重首饰、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 烟花爆竹。)
(二)如何理解
1、税收制度表现为一法律体系。其是由 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所构成的整体。最高 层次的税收法律是税收基本法,其次是关 于各税种的税收法律或条例,再次是各税 种法律或条例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最 后是各种补充性规定。
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设置的由所有税种组成的税收体
系及各项征收管理制度,它包括税收基本法规、条例、实施 细则、工作制度、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专项管理 制度等。
(3)消费型增值税: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销售 收入,减去其所耗用的外购商品与劳务的价值,再 减去本期所购置的固定资产的价款后的余额,作为 计税依据的增值税,即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 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的价款。就国民经 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 为消费型增值税。
第二节 商品税
2、流转税类的改革:开征消费税,推广 增值税,取消产品税,调整营业税;对 外资企业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取消 牲畜交易税和集市交易税。
3、资源税类的调整:盐税并入资源税, 扩大资源税的课征范围,开征土地增值 税,保留土地使用税和农业税。
4、财产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5、行为税:筵席税和屠宰税的开征、停 征权下放地方,取消烧油特别税和奖金 税,保留了固投税和印花税。
从世界各国看,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也称 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也称工 薪税)。
第二节 商品税
(二)所得课税的特征:
1.所得税是对纯所得的征税,税负比较公平, 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
2.所得税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保持中性,不 伤及税本,符合税收的效率原则。
3.所得税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聚财功能, 符合税收的财政原则。
第二节 商品税
2、增值税的计征方法 扣额法: 是指从企业单法:从按销售收入额计算的税额中,扣除 法定外购商品的已纳税金,以其余额作为增值 税应纳税额。
第二节 商品税
3、类型
根据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的固定资产的价 款的处理的不同,可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
(三)税收制度的类型
1、单一税制:一个国家的税制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 个税种构成。
2、复合税制: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 的多个税种组成。往往以一个税种或某两个税种作 为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活动的主体税种。
主体税种是税制结构的灵魂,也是区别不同税 制结构的重要标志。
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行业)、不利环保的消费品纳入课税范围。
3、我国的消费税原有11个税目(烟、酒、化妆品、 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汽油、柴油、汽车轮胎、 摩托车、小汽车、烟花爆竹。)
现已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将原属于护肤护发品 征税范围的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列入化妆品税目。
现有14个税目(烟、酒、鞭炮烟火、贵重首饰及 珠宝玉石、化妆品、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高 档手表、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小汽车、 摩托车、成品油、汽车轮胎。)
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由于商 品交换而发生的交易额。对于卖方来说,具体表现 为商品销售额;对于买方来说,则是购进商品的支 付额。非商品流转额是指从事非商品生产经营的各 种劳务而取得的各项劳务性收入额。对非商品流转 额征税,一般是以提供劳务方发生的营业额为课税 对象。
第二节 商品税
第二节 商品税
(三)营业税
1、概念: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营业 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2、作用:计算简便,可以及时稳定可 靠地取得收入。
3、我国的营业税有9个税目,实行差别 比例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 通讯业和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 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 不 动 产 税 率 为 5% ; 娱 乐 业 为 5-20% 的 差别比例税率)。
税 制
单一税 制结构
单一主体税种
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以资源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结
的税制结构
构 复合税
以低税结构为特征的“避税港” 的税制结构
制结构
双主体税种的 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
我国税制结构的选择
1.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主张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2)较能体现公平原则
(3)发达国家征管水平也 较高。
四、我国1994年的税制改革
我国税制的演进:
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税收制度是经过数 次较大的改革才逐步发展形成的。这一发展过 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统一全国税收
税制重大改革
1950—1957
1979—1993
改革工商税制 1958—1978
实行新税制 1994以后
(二)商品课税的特征: 1、商品税收入的稳定性。 2、课税对象的灵活性。 3、税收征收的隐蔽性。 4、税收负担的累退性。 5、税收征管的相对简便性。
第二节 商品税
二、商品税的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1、增值税的概念:它是以商品生产和流 通过程中实现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 税。
所谓增值额,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即相当于商品 销售收入额或劳务收入额扣除生产资料消耗 或经营中的物质消耗后的余额,也就是由劳 动者新创造的价值V+M部分。
第三节 所得税
第二节 商品税
一、所得课税的概念与特征
(一)所得课税的概念:
所得税是国家对法人和自然人在一定期间获取的应 税所得额课征的税收。
应税所得额包括利润所得和其他所得两大类。利润 所得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获 取的经营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支付的各种费 用以及流转税税款后的余额;其他所得是指工资、 劳务报酬、股息、利息、租金、转让特许权等所得。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第二节 商品课税 第三节 所得课税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一、税收制度的涵义
(一)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 管理办法的总称。它规定了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 征纳关系,既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向纳税人征税 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又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 务的法律规范。
4、采用差别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 5、我国消费税改革:税目、税率要调整,奢侈性
消费(娱乐行业)、不利环保的消费品纳入课税 范围。
建国后的消费税演变: 1950年,烟酒货物税、特种消费行为税 1953年,文化娱乐税 1984年,盐税成为独立税种 1989年,特别消费税 1994年,消费税正式出台(11个税目) 2006年,调整消费税税目(14个税目) 2014年,再调整(13个税目去酒精和轮胎) 2015年,再调整(15个税目增涂料和电池) 2016年,再调整(化妆品)
(四)改革的结果
形成了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体税类, 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复 合税制,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 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 商品税
第二节 商品税
一、商品课税的概念与特征
(一)商品课税的概念:
商品税是指以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 对象的的税种的统称,也称流转税,包括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1、以简单的、古老的、原始的直接税为主 体税种的发展阶段
(1)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
(2)主体税种是人丁税和土地税
(3)评价:第一,这种税制结构可以保证在 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使政府取得较为充足 的收入;第二,可以和当时极低的税收征管水 平相适应;第三,税负分配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