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35kV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贵州江河水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十二月普安县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35kV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批准:校核:编制:贵州江河水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改造前的情况2、工程建设规模及任务3、35kV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情况三、主要施工工艺及完成情况1、施工工艺2、工程实施完成情况三、施工组织及安全管理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2、施工安全管理五、施工质量管理1、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方法和措施2、工程的项目划分3、工程质量评定六、工程结算1、合同价款与实际结算价款2、工程结算价超工程承包价的主要原因七、自检自评结论附件: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一、工程概况1、改造前的情况由于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建成运行了40多年,当格田一级水电站改造前总容量为1140kw, 当格田二级水电站改造前总容量为总容量为4440kw,电站设备老化严重,问题多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地危及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对当格田二级水电站进行更新改造,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容,增加电站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当格田二级水电站的35KV联网线路采用LGJ-50导线,电线杆基本上为8~12m的拔稍杆,对地距离低,事故率相对高。
对原35KV线路进行改造是很有必要性的。
2、工程建设规模及任务2012年8月黔西南州水务局,以州水务字【2012】79号文,对《普安县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
当格田一级水电站本次增效扩容装机为2230KW,多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804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3605 h。
当格田二级水电站本次增效扩容装机为4790KW,多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1897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3960 h。
电站至铅矿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是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的建设任务之一。
初设阶段选用导线截面为120mm²型号为LGJ-120/20型钢芯铝绞线,进线段地线选配GJ-35型镀锌钢绞线,并按12.8km进行估算投资,估算投资为320万元。
3、35kV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情况⑴线路路径:电站至铅矿35KV变电站35KV线路工程,全长为14.165Km,其中:当格田二级站至铅矿35KV变电站为13.848Km,当格田一级站至当格田二级站至铅矿线路的10#杆T接长度为0.317Km。
全线海拔高程在 1100~1650 米左右。
⑵走向概况:本工程为当格田一、二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的35kV线路改造工程, 35kV线路从当格田二级站的升压站门杆出线后,向东北沿湾河高山走线,经过杨家寨、到一级站旁,折向东向走线经过袁家寨(上湾河)、白坟上、红寨、大麻地、到梁子上的半山口,再向东北走线经过雨谷箐、格黑坪、到老苏河水库,再向偏东南沿012乡道走线经过凸桥边、六马坪、黄泥箐、到达镇医院后面的山坡上,再向北走线进入铅矿35kV变电站的门杆,全线海拔高程在830~1720米之间。
⑶设计气象:基本风速25m/s,最大覆冰厚度10mm(相应风速。
10m/s),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平均气温+15℃。
⑷交通条件:本工程线路沿线只有部分乡村公路可利用,汽车运输方便,小运距离0.8Km左右。
⑸地形地质情况:丘陵70%,山地30%,普通土80 %,岩石20%。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完成情况1、施工工艺⑴线路复测:本工程线路复测由本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全线的基础坑位、拉线坑位进行分坑复测定位,以设计的线路平面断位图和杆型图以及其他设计图纸为准则。
⑵基础施工:①杆塔基坑的开挖采用人力开挖方法。
杆塔基坑的误差为+100mm、-50mm,坑底平整,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②接地按照设计深度和长度开挖,沟底面平整,并尽量清除沟中的一切可能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遇有大石绕道避开。
⑶填方:①基础回填按设计图纸要求回填土方量,水泥杆接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塔基基坑和拉线坑的填方:属于土坑的用原坑挖出的土回填,清除树根杂草,土中不掺入石块,每填入300mm夯实一次;属于石坑的,按设计要求比例3∶1均匀掺土回填夯实。
回填土防沉层均高出地面300mm-500mm。
⑷接地装置①接地型式: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本工程接地为四射或八射线水平埋式,接地深度为0.8m,接地体为Φ12圆钢。
接地体的布置选择沿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走,力求接地电阻达到要求。
②接地体布置:接地体的走向布置图及验收检查情况,详见“基础施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⑸杆塔组合与吊装:①杆塔组合:包括排杆与焊杆,本线路工程使用分段等径水泥杆,排杆施工前对杆段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好焊杆施工基面的开挖和杆段的排正垫平,焊接前先清除钢圈焊口上的异物,由持证焊工上岗焊接,焊接中采用先在全周长点焊三、四处,然后在分段交叉进行焊接,地下部份采用仰焊。
水泥杆焊接后的弯曲度≤2‰,钢圈焊接后的焊缝尺寸达到了下表的规定:②横担组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③杆塔的整体起立:本工程施工中采用吊车起吊法,起吊时用,调整时用经纬仪校正。
校正调整后,固定拉线,将杆坑填土夯实。
每填土300mm夯实一次。
施工符合相关规定。
⑹导、地线的展放和紧线①导、地线的展放:查勘了沿线情况,包括所有的交叉跨越情况,先期制定各个交叉跨越地点放线时的具体措施,并分别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公路设有专人看守;检查杆塔并进行校正,缺件补齐;对跨越公路及通讯线路和需停电的电力线路,事先办好停电手续,并在放线前搭好越线架;放线的劳动力组织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对每根线轴看管人、每根导线拖线时领队负责人、每基杆塔的登杆人、各重要交叉跨越处或越线架处的监视人、沿线通讯负责人、沿线检查障碍物的负责人及其它工作岗位,均于事前指定专人负责,并于施工前明确交代了任务。
②安装临时拉线:为保证杆塔受力后不致变形,紧线前对两端耐张杆塔的临时拉线进行了加装与调整,达到了规范要求。
③导线连接:本工程施工中采用液压机进行导、地线的压接,导线压接符合规范,压接点详见“架设施工记录表”。
④导、地线弧垂计算与观测:弧垂观测档的选择: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选择。
观测弧垂的温度:取不直接被太阳照射处的实际温度。
弧垂的计算:按实际测量时的温度和档距,依照设计图纸数值用插值法进行计算。
弧垂的观测:采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进行观测。
导、地线各相弧垂基本一致,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以上详见:“导地线架设弛度计算、测量记录表”。
⑤紧线:本工程采用单线法(即一线一紧法),用绞磨机钢绳牵引,施工符合相关规定。
⑥附件安装:跳线安装:即耐张杆塔两面的导线紧好以后,将耐张杆塔两侧的导线加以连接,本工程跳线采用并沟线夹连接。
悬挂线夹的安装:为了使耐张段内各档张力达到相等,以免卡线后发生直线绝缘子串倾斜,在耐张杆紧线工作结束后,均等待不少于15分钟,使各档张力通过滑轮得到平衡,然后进行各直线杆塔卡线工作,耐张段较长的、直线杆塔较多的等待时间相应增加;卡线时将导线从放线滑轮内取出,放入绝缘子串下悬挂的金具内,使挂线滑轮安装尽可能与悬垂线夹高度相同;防震锤安装:本工程导线防震锤采用F—4,F-3型;7、接地电阻测量;接地装置施工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接地电阻测量;⑺接地电阻测量接地装置施工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本工程采用连续晴后5天后方进行测量,并根据设计要求取季节系数1.1,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接地电阻测量使用ZC—8型接地电阻表。
测量数据详见“接地电阻敷设测量记录表”。
2、工程实施完成情况本工程2015年9月1日开工,2016年6月30日竣工。
实际架设线路全长为14.24Km,其中:当格田二级站至铅矿35KV变电站为14.05Km,当格田一级站至当格田二级站至铅矿线路的9#杆T接长度为0.19Km。
选用导线截面为120mm²型号为LGJ-120/20型钢芯铝绞线,进线段地线选配GJ-35型镀锌钢绞线,实际架设地线全长为2.931Km。
全线杆型选择以采用带拉线的Ф300等径预制混凝土电杆,混凝土杆塔组立共计61基,其中:直线杆24基,转角及耐张杆37基。
对于档距较大的20和53基,杆塔采用110KV线路杆型,根开为5m,采用角钢90×8的导线横担和增加弧垂解决。
四、施工组织及安全管理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项目部8月10日进驻现场后,迅速建立了工程施工组织机构,组建了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部门,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人及岗位职责。
在建立施工处组织机构的同时,我们督促施工队安排专人负责技术、质量及安全工作,建立了完善质量体系、安全体系。
在施工工程中,质量体系、安全体系均能有效的运行,各责任人能认真的履行其职责,保证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基础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重点、难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这些文件编制完成后,即报送监理部审批,监理部对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2、施工安全管理本工程施工中按照电业施工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在跨河放线及架线施工作业前认真作好安全措施以防出现人员溺水,在跨公路放线及架线施工作业前按规范要求架设好竹架以防出现交通事故,在跨越10kV 高压电力线路的放线及架线作业前按安规的要求作好停、送电的安全措施以防出现人身触电事故。
实行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了人身伤亡事故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平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经常性地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有关制度与知识。
召开全体施工人员大会,学习《施工管理措施》、《施工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规范、规程,强调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施工质量做为重点,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抢进度。
牢记上杆“三件宝”,把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施工质量管理1、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方法和措施施工实际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方法是以“单元工程、质量控制为基础,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手段”的标准化、程序化。
进行“三检”,班组、质检员、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进行逐级检查签字,对采购的砼等径杆、导线、地线、拉线、悬式绝缘子、镀锌钢件和金具等材料,均具有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的产品合格证。
都坚持有进场手续,要检查原材料的进货单、合格证、检测试验报告。
均具有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的产品合格证(详见“材料合格证”)。
在各单元、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项目部严把质量关,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的要求,做好各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级自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