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教材九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3分)A.蘸水(zhàn)阔绰(chuî)颓唐(tuí)海市蜃楼(shân)B.干瘪(biě)名讳(huì)咀嚼( juã)不屑置辨(xiâ)C.荣膺(yīng)骸骨(hái)绽裂(zhàn)吹毛求疵(cì)D.捷报(jiã)腌臜(yān)蜿蜒(wān)滑稽可笑(j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胆怯呻吟伤痕累累顾名思意B.旌旗悬涯血雨腥风取义成仁C.惩诫深渊正襟危坐益想天开D.阎罗阔绰引经据典战战兢兢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
B.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
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史记》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
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默写。
(10分)(1)长沟流月去无声,。
(2),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把酒问姮娥,、。
(4),半竿斜日就莞城。
(5),此头须向国门悬。
(6),八年风味徒思浙。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10),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7.名著阅读(5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塑造了宋江、鲁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
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
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思想性格?二、阅读(共5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
(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边塞将士的愁思,反映出思乡与卫国的矛盾心理。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互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9.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16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以头抢.地耳(2)长跪而谢.之(3)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4)秦王怫然..怒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D、其一犬.坐于前1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3分)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译文:1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1分)善于舍弃①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鱼和熊掌中做出选择,即使仅得到鱼。
也是一种成功;如果哪一个都不愿舍弃,盲目地追求鱼和熊掌“二者得兼”,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才是悲剧。
③合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④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
有时由于食物不足,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
金雕妈妈面对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
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央央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退生。
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
在研究和教学中。
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
阿西莫夫觳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⑥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
舍弃有时是痛苦的。
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就有可能招柬终生的痛苦。
阿西荚夫当时选择合弃自己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成就了后来的大业。
不做出舍弃,那可能会造成阿西莫夫终生的痛苦和悔恨。
也是世界的一个遗憾。
阿西莫夫聪明的舍弃,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读者和世界的幸运。
⑦阿西荚夫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本来在某些方面没有优势,却一再地坚持,总想将弱势变成优势,就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舍弃自己的短项,是为了强化自己的长项,从而让自己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⑧在人生征途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面对挑战和机遇,需要你慎重思考,该舍弃时就舍弃,不能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是怎样提出的?(3分)16.文章第②段是从哪个角度证明作者观点的?(2分)17.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8.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怎样的舍弃才是有价值的。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17分)认领陈蔚文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
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500酬金以谢。
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是——【A】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
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
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觉中,它们已于日常生活潜入我们的血脉,化育成人生的一部分。
说来,这些不过是些农耕文化即有的“常识”伦理,与古老祠堂张挂的家训类同,只是父亲惯以口语表达,而先人们讲究遣词造句,使得家训更有恢宏的文化气度。
如我的老家浙江兰溪诸葛村,迄今留有诸葛亮先生的《诫子书》:“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曾到过鄱阳湖畔的汪山土库,这是一座气派的清代建筑,曾经的主人是“程氏家族”,有“一门三督抚”的佳话。
据说程家三兄弟在早饭前必诵家规:“尊长敬贤,唯礼是尊;孝顺父兄,共敦友爱”“待人持物,仁义为本;自省其心,非礼莫为”……这些听上去非常古老的家规其实也很现代,因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且心怀坦荡的基石。
“自省其心,非礼莫为”一句,用诗人的语言转译便是“一个人应该活得像自己并且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