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

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

论文题目: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日期:取决身高体重的因素摘要: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

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

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身高;体重;营养;遗传;饮食;体育运动;环境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一、影响身高的因素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身高是指: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英文: stature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1、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

但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是比较重要的。

人体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复杂的多细胞个体,从一个幼小的胎儿发育成一个体格健壮的个体,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体长的遗传力高达0.75~0.92,尤其对女儿的影响更大,遗传力高达0.85~0.92。

即是说,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

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仅有15%取决于后天其它因素。

证明遗传对子女身高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体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小,男63%、女42%受遗传影响。

男有37%、女有58%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

可见后天环境对体重的影响较大。

2、营养因素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

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

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

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

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

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

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

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

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营养不良既会影响生长发育,又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相反,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同样有损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体育运动因素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因素莫过于体育运动。

影响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是肌肉衰弱。

多运动是儿童和少年长高的生理需要。

因而体育运动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明,坚持运动的儿童青少年与不运动或缺少运动的同龄儿童青少年相比,胸围、肺活量、握力分别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坚持锻炼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以辽宁一所小学的调查资料,经常参加学校或少体校训练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身高平均高出4厘米,体重多2千克,肺活量大200毫升。

原苏联极北地带儿童,在没有日光的极夜,活动积极性低落,个子虽高,骨架也不小,但体力差、耐力弱,和同龄的南方儿童比较,握力少8千克,跳远成绩差9厘米,跳高成绩少3厘米。

这些都证明,体育运动不但能促使长高,而且还影响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体育运动非常重要。

4、环境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以环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环境(人类生态系统中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对身高的影响为例,一般来说,热带和温带的儿童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身体发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国科学院儿科研究所1975年调查后,对17岁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汉167.8、广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汉157.3、广州155.3。

从1982年我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研证明:北京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与湖南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 2.5~4.6厘米。

以上两例调查均证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这种趋势,除了与食物品种有关外,还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光照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发育。

心理因素可以说是情绪的总和,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就是情绪的表露。

情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给人体的感受是高兴、愉快、幸福或是忧伤、痛苦、失望,直接影响人的一切活动。

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感刺激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忧伤、压抑、生闷气等就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患各种疾病而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刺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

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的结果。

因此,给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是家庭应在正面启发、疏导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温暖、抚爱、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满足,精神充实,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长。

5、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内容包括极广,如饮食、运动、卫生、睡眠、作息制度、劳逸结合情况等等。

改善某些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长高。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国民从1892~1926的34年之间,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

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绝大多数国民有盘膝而坐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盘膝而坐逐渐被坐椅子所代替,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长以育。

身体姿势也影响身高,当人体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发育突增期),肌肉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身高的增长,因而肌纤维细、横切面和体积小,肌肉力量差。

有些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老是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

另外,医学的进步也能促进长高。

如服硫酸锌和赖氨酸制剂,可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原苏联采用牵引手术促进增高很有成就,一位叫彼德彭库斯的侏儒症患者,身高仅130厘米,经过伊里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疗达到160厘米。

伊教授的治疗方法是:用小锤和细凿把四肢长骨两端分别打穿,用毛衣针粗的钢丝透过肌肉、骨骼将其固定在金属架上,三天后用改锥将金属架拉长1毫米,新生的骨细胞仅24小时就将这个小空隙长满,血管、肌肉、肌腱也随之增长。

彼德三年里增长了30厘米,仅小腿就增长了19厘米。

伊教授已经给30万人拉长了骨头。

二、影响体重的因素肥胖症,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目前,全世界肥胖人多达10亿人。

人们以经十分重视体重的大小,尤其是以青少年与女性最为重视。

一个人的体重多少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观察,发现如下因素相关联:1、遗传因素;2、社会因素;3、心理因素;4、饮食因素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决定着每分钟需要的能量。

大约70%基础代谢受遗传控制,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基础代谢而影响人体能量消耗,按平均来说,遗传对体重影响约占33%。

但对某些人来说影响可能大,也可能小。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体重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女性。

推崇减肥风气确实是随着社会升高而增加。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女性有时间和能力讲究饮食和锻炼身体,使自己符合社会时尚。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曾经以情绪失调是引起肥胖重要原因。

但现代人有一种对肥胖人偏见和歧视的一种态度。

这种心理障碍是自渐形秽,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非常自卑与不自信。

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如此,不胖的人也认为自己很胖,影响着人们对体重认知及其态度。

4、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有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而发胖,例如:夜食综合症的人,他们早上厌食,而晚上食欲亢奋。

还有一些人在吃饭时,吃饭速度较快,使得人体无法充分吸收,使得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体内脂肪聚集人体重增加。

5、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减少是人们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常坐着的人需要热量较少,但其消耗也相对较少。

少吃多运动确实能够保持人们体重,使人们体重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上。

6、其他因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下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减少自然而然体重会有一定幅度下降,而冬天寒冷人们食欲较好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相对体重增加。

还有在夏天时,人们大多数情况下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因为在空调房间中温度比室外低,因为人体内温度调节,人体必须维持一定温度这使得人们脂肪燃烧体重下降。

以上六点是我组总结影响人体体重因素。

三、引发肥胖的因素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

因此,避免由膳食摄入过多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基本条件。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如生理、代谢)和生活方式(如社会、行为、文化、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影响。

尽管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肥胖症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肥胖的病因。

A、遗传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种变化或缺陷。

一些对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