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_红楼梦_主要人物原型研究探源
_红楼梦_主要人物原型研究探源
古代的叙事文学中最早成熟、最发达的是历史著作,历 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这无疑激起人们探究《红楼
史著作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观念中享有崇高地位,古代 梦》言外之旨的好奇。脂评也一再提醒读者《红楼梦》中
小说在诸多方面深受历史著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历 的某些细节、人物取材于作者熟悉的生活和人物,在脂
史著作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历史著作取材时,既尊重事 评中,“嫡是真事”,“真有是语”,“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小说,与其谓为历史小说,不如径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 应该被视为附会而遭排斥。蔡元培等人的看法有一定
史之为确也。”輨 輳 訛可见把《红楼梦》当史书的观点曾经颇 依据,曹雪芹和脂评都表明《红楼梦》的某些情节和人
为盛行。把小说当历史,这种小说观源远流长。在中国 物有生活原型。《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
表福王,故亦可表允翼。福王之立,亦多不赞同者,一例
8.柳如是
也。”輦 輮 訛第九十七回,“此曰若以宝玉成亲影雍正即位,
严中在 《薛宝钗与柳如是》 中认为:“曹雪芹在著
则黛玉又暂代表康熙。”輦輯訛
《红楼梦》时,是‘用意搜’到柳如是的轶事作为素材来
7.曹雪芹的恋人、帝妃
塑造薛宝钗这位冷美人的。”輧 輳 訛
须知此书不当作小说观,乃逊清历史中之一部分,谓之 不肯以寻常小说家苟且附会出之。”輩輲訛蔡元培在《对于
文苑传固可,谓之人物志亦无不可。”輨 輲 訛寿鹏飞在《红楼 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一文中认为考证小
梦本事辨证》中说:“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无宁谓为历史 说的人物、情节这是中外研究文学作品常用的方法,不
孔祥贤说:从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关系可知,
REVIEW
王。”輥 輯 訛
“黛玉与宝玉原来是有宿缘的,宝玉既是康熙的幻身,
(二)林黛玉的原型
则黛玉是曹 的幻身”輦 輳 訛。
1.董鄂妃
11.胤
王梦阮认为 《红楼梦》 是为顺治皇帝和董鄂妃而
张放认为:“原来林黛玉其人倒正是太子监狱生活
作,林黛玉就是董鄂妃。董鄂妃即董小宛。他说:“黛玉 血泪悲歌的写照和代言。”輦輴訛
/
名
作
欣
3.明思宗
说:“以 《明言》《通言》《恒言》 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
赏
湛卢认为:“《红楼》之描写凤姐生平,弄得家败人 乎?”輨 輷 訛不论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还是人
亡,有一部分实为影明思宗。”輧 輶 訛
情小说都被看成遗史,正如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
4.隆科多、年羹尧
中所说:“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
实又不排除传说、异闻。刘知几在《史通·书志》中说: 等等评语举不胜举。在小说中考证人物、情节的真实
“古之国史,闻异则书”輨 輴 訛,指明古代史家搜奇猎异的传
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因为文学作品要反映现
统。此外,史家还常用再创性想象写人记事,从而使历 实、历史,可以采用考证的方法弄清事实,但这种方法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红楼梦》主要人物原型研究探源
⊙伏漫戈[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西安 710065] ⊙蒋鹏举[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安 710062]
摘 要: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原型的研究众说纷纭。他们把小说 定位为“史余”,把考证人物原型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把拆字、谐音、隐语等方法普遍化、绝对化,因此导致 其人物原型研究陷入误区。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热衷于人物原型研究的根源在于深受经学之比兴观念和文以 载道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人物原型 小说观念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学术渊源
《拾遗记》等。史传影响了小说的性质和作用,小说被看 别于历史、现实,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对小说的
作史传的支流,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说:“稗官为史 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輨 輵 訛小说的作用是补史
重要性,前贤多有论述,谢肇 说:“凡为小说及杂剧戏 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輩 輳 訛姚燮《今乐
之遗,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说:《三国演义》“可 谓羽翼信史而不违者矣”輨 輶 訛。可一居士《醒世恒言序》
考证》指出:“传奇家托名寄志。其为子虚乌有者,十之 七八。”輩 輴 訛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也说:“其实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本期策划 14
/
本
期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輩 輵 訛他们认为 刘勰对比、兴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索隐派、考证派
策
小说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和夸张,不赞成把 及其追随者研究《訛
景梅九赞同此说。
3.纳兰容若之妻
2.陈圆圆、刘三秀
钱静芳认为:“黛玉虽影他人,亦实影侍御德配
王梦阮说:“宝钗亦有时写陈圆圆,因薛蟠类及之
也。”輥 輲 訛
也,亦有时写刘三秀,因周瑞家顺带之也,不可拘看。”輦輷訛
4.胤
3.董小宛
寿鹏飞在《红楼梦本事辨证》中说:“林黛玉者,废
王梦阮说:宝钗“亦有一二处隐喻小宛者。”輧 輮 訛
太子理亲王胤 影子也。”輥 輳 訛
4.雍正
5.乾隆的皇后、方苞、董小宛
寿鹏飞认为:“宝钗者,雍正影子也。”輧 輯 訛
邓狂言在 《红楼梦释真》 中说:“曹氏之林黛玉非
5.乾隆的皇后
他,乾隆之元配嫡后,由正福晋进位,后谥孝贤皇后之
邓狂言说:“宝钗非他,即乾隆时之由娴贵妃继后
6.董小宛、康熙、允翼、福王
7.李玉钗
景梅九说:“董小宛入宫与清世祖逊国为一大疑
孔祥贤说:“跟宝钗的蕊官是小旦,演的是藕官之
案,本书写黛玉确有似小宛处。”輥 輷 訛第九十六回,“《索 妻,且前面已有死了的 官,因此是续弦,这是暗示,李
隐》以此回黛玉暂代皇八子允翼,甚似。……因黛玉亦 玉钗是曹 的续弦(后妻),宝钗是李玉钗的幻身。”輧輲訛
隐》序中说:“所纪篇章,多顺康之逸事。”輨 輰 訛孙静庵在 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人物和事件,那么考证其人物、
《栖霞阁野乘》中说:“盖顺、康两朝八十年之历史皆在 情节的真实性就是理所当然的。寿鹏飞说:“惟《红楼》
其中。”輨輱訛弁山樵子在《读红楼梦法》中说:“读红楼梦者, 一书,作者既自命为野史,则必依据本事,传信后世,必
通。”輧輷訛
班马,余谓进于丘明,殆有《春秋》之遗意焉……”輩輯訛汤
5.福王
显祖在《点校虞初志序》中说“:虽雄高不如《史》《汉》,简
刘铄说:“王熙凤是影射福王朱由崧的”輨輮訛。
淡不如《世说》,而婉缛流丽,洵小说家之珍珠船也。”輩輰訛曹
6.曹颀、雍正
雪芹也把小说当野史,在《红楼梦》第一回几次批评历
孔祥贤认为:“在现实中,拖曹 入迷津的是曹颀, 来野史,后人也以史才、史笔赞美曹雪芹和《红楼梦》,
2.余国柱
8.林四娘
蔡元培认为:“王熙凤影余国柱也。王即柱字偏旁
刘铄说:“我们知道林黛玉主要影射林四娘,是激 之省, 字俗写作‘国’,故熙凤之夫曰琏,言二王字相
烈的抗满人物……”輦輱訛
连也(楷书王玉同式)。”輧 輵 訛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本期策划 13
MASTERPIECES
之与小琬其关合处尤多。”輥輰訛
(三)薛宝钗的原型
湛卢支持王梦阮的观点,反驳孟森有关董鄂妃不
1.高士奇
是董小宛的看法。
陈康祺闻徐柳泉说:“宝钗影高淡人。”輦 輵 訛
2.朱竹
蔡元培说“:薛宝钗高江村也(徐柳泉已言之)。薛者,
蔡元培认为:“林黛玉影朱竹 也。绛珠影其氏。居 雪也。……用‘薛’字以影江村之姓名也(高士奇)。”輦輶訛
仇曾升在《曲径方通若耶溪—— —林黛玉原型谈》中
(四)王熙凤的原型
认为:“警幻、仙姬、秦可卿、香菱、小戏子、晴雯、小红
1.豫王
……均分担黛玉原型不同阶段的不同身份。即其幼年
王梦阮说:“王熙凤指豫王也,全书以女喻女,此独
曾被拐卖,曾为戏子、丫头,后来成为帝妃,曾是曹雪芹 以女喻男。”輧 輴 訛
恋人。”輦 輰 訛
故凤姐即‘凡鸟’;下令捉曹 的是雍正,故王熙凤即 戚蓼生在《石头记序》中说:“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
‘王喜奉’,奉者奉承,即拍马屁。凤姐是曹颀的幻身,又 之多曲笔”,“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輩輱訛曹雪
是雍正的幻身。”輨 輯 訛
芹在《红楼梦》里确实展示了非凡的史才,曹雪芹的史
二、《红楼梦》人物原型研究的误区及其根源
史著作情节曲折,人物鲜明,场景生动。最早的小说就 只适用于局部,因为一部小说即使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是从史传分流而出,先是从正史中分化出杂史杂传,如 经过作者主观改造,虚构加工之后,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燕丹子》《东方朔传》《吴越春秋》等,后来又在杂史杂 与原来的真人真事大相径庭,对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情
传的基础上,创造出志怪小说,如《列异传》《搜神记》 节进行考证,势必导致荒谬可笑的结果。虚构使小说有
才主要表现为坚持“实录”精神。尽管曹雪芹有史才,
探讨文学形象的原型,无可厚非,文学史上许多典 《红楼梦》用了史笔,但是不能把《红楼梦》当史书看待,
型形象都有原型。然而,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却 否则即消解了其作为小说的特性。
在人物原型研究中陷入了误区。
其二,把考证人物原型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主要
其一,把小说定位为“史余”。王梦阮在《红楼梦索 目的。在他们看来,既然《红楼梦》是野史,它必然描写
《红楼梦》人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关于人物原型的研究,历史悠久,别具一格。无论索 隐派,还是考证派都热衷于人物原型的研究。我们选择《红楼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原型,梳理各类观点,分析误区 所在,探究其学术根源。
一、《红楼梦》主要人物原型研究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