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

化妆品基础知识培训--洗涤

个人护理品原料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分类-个人洗涤类
洗面奶,
理想的洁面产品要求:具良好的清洁作用,且对皮肤温和,不会过分脱脂。

洗面奶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成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体系:
1. 表活体系洁面乳:
以普通表面活性剂做为主要成分,可以做成透明或者珠光体系,外观为可流动乳状液体,清洁效果适中,泡沫丰富度一般,但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洗不干净的感觉,这是表面活性剂所固有的特性,同时此类产品还容易出现低温果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效果,此类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产品成本较低。

2. 皂基体系洁面乳:
采用脂肪酸皂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产品为稠厚的膏状外观,一般珠光效果较强,产品泡沫丰富,清洁力强,适合于油性皮肤使用,缺点是使用后可能会有紧绷或者皮肤发干的感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此种类型的产品,会对其清洁能力产生依赖性,再使用其他类型的洗面奶永远会有一种清洁力度不够的感觉,同时,因为产品的清洁力过强,对皮肤容易造成脱脂,使用此类产品必须同时使用膏霜类护肤产品。

3. 乳化型洗面奶:
采用乳化体系,产品外观和普通的膏霜乳液,使用是基本无泡,清洁效果较差,但因采用乳化体系,因为有一定的润肤效果,适合于中干性皮肤使用,同时也适合于那些只用洁面产品,不使用其他护肤品的消费者。

工艺:
一般把需要提前分散的先分散好(如一些高分子增稠剂,调理剂等),加入水和A
相中所有成分,加热到85度左右,搅拌分散,直到完全分散好,冷去到 50度以 下加入B 相即可。

皂基
工艺:
一般A
相,B 相分别加热到85度左右(注意大生产时放热),然后B 加入A 中, 或者A 加入B 中,后均质10min 左右,看是否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如还有 皂粒继续均质几分钟)搅拌降温到 65度左右加C,后降温到50度以下加入Dt
沐浴露,洗手液等
1. 沐浴露,洗手液和洗面奶的体系很类似,常见有表活体系,皂基体系,乳化体 系等。

去污机理也是
一样的,不同的是洗面奶是清洁脸部,沐浴露清洁身体, 洗手液清洁手。

所以人们对每类产品的清洁能力,清洁后的感觉的要求是不一 样的。

沐浴露相对价格做的比较便宜,使用的量也比较大,洗手液做的更便宜。

配方成本:
♦一般沐浴露,洗手液,洗洁精等配方成本低档:2-5元/kg
中档:5-10元/kg
高档:10 元以上
♦洗面奶(因要求较高,成本也的做的高些)低档:5-10元/kg
中档:10-20元/kg
高档:20 元以上
补充: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去污机理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降低水和其他溶液体系表面张力 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
表面张力 显著下降的物质•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
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均由两部分构成。

分子的一端为非极亲油的疏 水基,有时也称为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水基, 有时也称为疏油 基或形象地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负电荷的亲水 性基
团,按其亲水基又可分为:
① 羧酸盐型 R-COONa ② 硫酸酯型 R-OSO3Na ③ 磺酸盐型 R-SO3Na ④ 磷酸酯型
R-OPO3Na
(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带正电荷的亲 水性基
团。

又可分为:
① 胺盐型 R-NH2 • HCI R-NH(CH3) • HCI
② 季铵盐型 R - N+(CH3)3CI - R-N(CH3)2 • HCI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
L 羧酸盐类
磺酸盐类 硫
酸酯盐类 J 磷酸酯盐类
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杂环类
「甜菜碱型 两性表面活
\性剂
彳 咪唑啉型
J 氨基酸型
厂 聚氧乙烯型
多元醇型
酯型 嵌段聚醚
表面活性剂定义:
③其它型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是双十八烷基双甲基氯化铵(C18H37)2
N+(CH3)2C|—,季铵盐氮原子上的正电荷为分子提供了水溶性,它主要用作纺织品的柔软剂和抗静电剂。

(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在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可溶于水的正电性和
负电性基团。

在酸性溶液中,正电性基团呈阳离子性质,显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性质;在碱性溶液中,则负电性基团呈阴离子性质,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
而在中性溶液中,则呈非离子性质。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①氨基酸型R —NHCH2CH2COOH
②甜菜碱型R —N+(CH3)2CH2COO
③咪唑啉型
(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离解成离子,因而没有带电荷的
基团,但同样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

按其亲水基结构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醚型R—O (C2H4O)n H 其亲水基为氧乙烯基(0CH2 CH2 )n
②酯型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I
H —C- 0H
I
H —C- 0H
I
③醚酯型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氧乙烯醚R— COO R (OCH2CH2 )n OH
④多元醇型R —R— COOCH2(CHOH)3H
(5) 特殊表面活性剂
起泡、乳化、破乳、分散、絮凝、润湿、铺展、渗透、润滑、抗静电、杀菌、胶团催化、形成为乳状液等
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学作用,或甚至机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上或进入纤维组织之间,既有损于衣物的外观,也有损于衣物的组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洗涤用品的去污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织物•污垢+洗涤剂一-织物+污垢•洗涤剂
(脏的衣物) (脏的洗涤液)
去污过程的机理,则比较复杂,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学作用:
①润湿作用:由于洗涤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了水对织物的润湿能力,使洗涤液充分渗入纤维之间,|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和被洗织物上的污垢产生亲合作用,使污垢从织物上分离。

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织物之间、在水和污垢之间,都存在着界面,洗涤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织物和污垢吸附后,改变了界面能与织物对污垢的静电引力,使污垢在水里
呈悬浮或乳化状态。

③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夹在洗涤液的胶束层之间,产生增溶现象。

④机械作用:当污垢和织物吸附表面活性剂时,在人工搓洗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污垢从织物上分离而分散在溶液中,经反复漂洗,污垢即可除去。

二,其他类型的洗面奶
体系洁面乳:MAP洁面乳外观和普通洗发水的状态完全一致,其使用效果介于表活体系洁面乳和皂基洁面乳之间,泡沫比表活洗面奶丰富,但没皂基的多, 清洁力比表活的强,但没皂基的强,因此该产品适合各种类型的皮肤使用,
2. 烷基糖苷洁面乳:采用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成分,烷基糖苷是一种生物降
解性极好的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可使用于儿童产品,该产品的使用效果和普通表活体系洁面乳相近,但性质更温和,泡沫更丰富、肤感也更舒适,但缺点是该类型产品增稠稍难,作出的产品外观不是很漂亮,一般是类似于沐浴露一样的外观。

3. 氨基酸类洁面乳:氨基酸类产品是性质最温和的产品,此类产品特性是兼具皂基产品
的泡沫丰富、清洁效果好的特性,而无皂基产品的紧绷感和干燥感,使用时肤感舒适,用后滋润感较强,此类产品从状态上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膏状的,没有粘度和拉丝感,这种产品是纯氨基酸体系的,靠氨基酸自身的特性结晶增稠,但成本超高;
一种是类似于粘稠的洗发水状态的,这种是使用一般的增稠剂来增稠,一般不能做成纯氨基酸体系的,必须复配其他表面活性,因此使用效果要稍差些,成本也低些。

三,洗面奶的其他相关知识
1. 主表面活性剂是洁面产品配方中的最重要的成分,它直接决定配方的温和性和起泡能
力。

很多时候,泡沫与温和性是矛盾的两方面
2. 以皂基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泡沫丰富细腻,适合于泡沫型洁面膏。

但是皂基的
pH值比较高,一般在9〜10,也就是偏碱性一些。

3. 现在已经有很多合成的很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它们比皂基要温和,但泡沫的丰富细腻程度要差。

故它们可用来做温和的无泡或低泡型的洁面膏。

相对于皂基产品, 表面活性剂体系会觉得比较不容易冲干净。

4. 如果将皂基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则可兼顾泡沫和温和性两个方面。

5. 表面活性剂型脱脂力较强,适用于油性和中性皮肤;溶剂型适合于干性皮肤;乳化
型兼有护肤的功能,它的去污作用除了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外,主要利用产品中的油性成分作为溶剂对皮肤上的脏物起溶解作用,它适合于中干性皮肤。

6. 洁面产品可做成半流动状,一般称为洁面乳,如做成膏状,则称为洁面膏。

膏状和乳
状只是物理状态的差异,现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基本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