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活动设计
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活动设计
1.美工区:剪贴国旗,难点是五角星的折剪。
2.主题绘画《我听到的义勇军进行曲》。
3.认读生字——字卡匹配。
4.随音乐进行自由表演。
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同时拓宽知识面,促进幼小衔接。
六、家园共育,延伸活动。
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有关《义勇军进行曲》的资料,并将资料汇总后进行环境布置。
3.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欣赏国歌,理解内容。
1.播放视频(仪仗队升旗)后谈话。
2.结合歌词图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朗诵MP3。
3.播放视频(电影《聂耳》片段),提示幼儿注意观察画面内容。
4.结合视频内容简单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5.再次播放视频(电影《聂耳》片段)引导幼儿在欣赏中找出歌中最有气势的部分并进行讲解:三个“起来”是饱受压迫的人一起起来愤怒地反抗时发出的号召!而三个“前进”是当敌人的炮火攻过来的时候,饱受压迫的人们无所畏惧,发出有力的呼喊!
音乐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主题单元活动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幼儿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学做解放军》带幼儿进入活动位置。
2.组织小游戏《大家一起来》——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切换播放不同风格的歌曲。
3.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4.说明活动内容: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1.幼儿随音乐按节拍走步、做韵律动作。
6.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幼儿自主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如:用“学做解放军”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雄壮、坚强有力;用庄重的表情表现歌曲的庄严肃穆等。
1.观看视频,感受音乐的坚强有力,在谈话中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
2.感知歌词内容。
3.欣赏视频后讲述自己从视频中获取的信息。
4.聆听歌曲创作背景,初步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五、区域活动,拓宽知识
教师准备区域活动材料,向幼儿介绍区域开发情况:(统一使用《义勇军进行曲》做背景音乐)
1.美工区——制作国旗。
2.美工作品表现——主题绘画,将自己在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想到的、脑海中出现的情景画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3.阅读区:认读《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4.表演区:歌曲表演。
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和家长共同搜集有关《义勇军进行曲》的资料,并将资料带回班级和同伴们分享。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1.调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
2.利用丰富的感官刺激帮助幼儿了解国歌使用的场合、情景。
3.在讨论中加深认识。
四、实践表现,情感升华。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和合唱曲,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2.介绍合唱:简单来说就是集体歌唱。
3.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幼儿尝试跟音乐合唱,强调演唱姿势。
4.播放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进行升旗仪式。
三、激发情感,加深理解。
1.提问:“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在哪些场合下使用?”
2.播放PPT。
3.提问:“当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4.播放PPT。
1.说出自己知道在哪些场合、情景下会听到《义勇军进行曲》。
2.观看PPT,理解国歌使用的场合。
3.讨论回答,并进行相应演示。
4.学行注目礼
1.聆听歌曲,说出两遍歌曲的不同。
2.了解合唱相关知识: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3.尝试跟音乐合唱,注意演唱姿势要正确。
4.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行,直观地了解有关合唱的知识。
3.实践出真知,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认识,激发爱国情感。
5.感受歌中最有气势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动作、语言等进行表达感受(如为乐曲中最有力的地方伴奏——用身体动作、声音等在音乐最有力的地方加入节拍)。
6.幼儿聆听并用神态、动作等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1.在视频引导下自觉地聆听歌曲,初步理解国歌的内容。
2.字、声结合,感知歌词内容。
3.利用视频片段,给幼儿强烈的视听觉刺激,帮助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并感受、表现歌中最有气势的部分——三个“起来”、三个“前进”,初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和自主表现能力。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不同风格歌曲的理解。
3.倾听教师小结,互相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
1.在节奏训练中进入场地,帮幼儿尽快进入活动状态,为欣赏、表现积累经验。
2.利用课件中的卡通形象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欣赏不同风格歌曲的过程中进行自主表现,从而调动其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