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生理

昆虫生理


第五节 昆虫的感觉器官




复 眼 的 成 像
机 械 感 受 器
化 学 感 受 器
第六节 昆虫的激素
• 概念:是昆虫内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内,经由血 液运送到作用部位。
• 功能:调节和控制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 两性异态、多型现象和生理代谢作用等。
反射 弧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受刺激前:静息电位 受刺激后:动作电位
静息时,膜内外 有电位差静息电 位,称为极化
传导
膜外各点之 间无电位差
冲动在神经元突触间的传导
化学传导:大多数昆虫 电传导:少数昆虫
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拟除虫菊酯类:改变离子通道阻止膜电位的传导 烟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化学传导失控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阻碍化学传导
卵子的形成过程
一、卵母细胞的形成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一个卵母细胞 一群子细胞 供给营养 多个滋养细胞
无滋式
具滋式
二、卵黄的沉积 三、形成卵子 四、卵巢成熟的时期 五、特殊生殖方式(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的卵子形成
卵黄的沉积
合成和沉积 卵黄 卵黄蛋白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细胞体轴突 侧支 | 树突 端丛


单极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神经分泌细胞:特化的神经元
侧支
树突
神经分泌细胞



二、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神经脉冲和内分泌(由脑、腹神经索组成) 二、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消化道、气门和背血管等内脏器官 三、外周神经系统:控制运动器官
中枢神经系统
控制神经脉冲和内分泌
脑 神 经
交感神经系统
• 口道神经系:
额神经节和神经 后头神经节及其神经 素囊神经节及其神经
口器、前、中肠、背血管等器官
• •
中神经 腹末复合神经节
气门的开闭 后肠和生殖器官
四、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
概念:突触、反射、反射弧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冲动在神经元突触间的传导 运动神经元与肌肉间的突触传导 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卵黄蛋白: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还来自滋养细胞、卵泡细胞、血淋巴
生长发育中的卵母细胞
脂类: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还来自滋养细胞、卵泡细胞和脂肪体 碳水化合物:卵母细胞自身合成
形 成 卵 子
卵黄 膜 卵黄沉积后的 卵母细胞
卵壳
卵子形成
卵子(2N) 卵管塞 卵巢管柄
未进行成熟分裂的卵母细胞
二、雄性生殖器官
• 细胞免疫:
吞噬作用——少量小型外源物——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 成瘤作用——大量小型外源物——凝血细胞、颗粒血细胞、浆血细胞 包被作用——大型外源物——与成瘤作用相似
• 体液免疫:
脂肪体、血细胞、 围心细胞、马氏管、 中肠和受伤后的真皮细胞等 抗菌肽、蛋白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阻止微生物细胞分裂增殖 杀死或钝化代谢毒物(解
前胸腺和蜕皮激素(MH)
Molting hormone (MH) 蜕皮激素
3-脱氢蜕皮酮
蜕皮酮
20-羟基蜕皮酮
血 淋 巴
脂 肪 体
血 淋 巴
MH和JH协调控制昆虫的发育, 包括蜕皮、变态的基因的开与关
咽侧体和保幼激素(JH)
几种不同结构的倍半萜类 (侧链长度和环氧化程度不同)
MH和JH协调控制昆虫的发育, 包括蜕皮、变态的基因的开与关
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
• 第一个性信息素发现:Butenandt,1959年,蚕蛾醇。 • 目前发现的信息素种类:400种,其中350种为鳞翅目,其他的为 鞘翅目、膜翅目、等翅目和双翅目种类。 • 雌蛾的性信息素:10~21个碳的脂肪族。功能团常为醋酸酯、醇 基、酮基等。双键位置自第3位到第13位。也有少数烷类(如灯 蛾科) • 分泌腺体:腹部第八、九节的腹节间膜,特化成不同的形状 • 雄蛾和雄蝶的性信息素 • 其他目的性信息素 • 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性信息素前体(来自寄主植物、腺体中的类脂体) 性信息素 • 脑神经和内分泌腺体调节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
气管:分布、结构和气囊、微气管
气管的构造
• 无气门腔 • 有气门腔 (外闭式、 内闭式)
气管的分布
气管的结构和气囊
二、昆虫的气体交换 和呼吸代谢
扩散作用、通风作用、特殊的呼吸方式
(葡萄糖------丙酮酸+ATP) 循环(丙酮酸——二氧化碳+ATP) 、磷酸戊糖途径
基酸------相应的酮酸------三羧酸循环
追踪信息素
• 蜜蜂:

奈氏腺

• 白蚁:
第五腹节背面 的腹腺
聚 集 信 息 素
• 大小蠹属(Dendroctonus) ♀ ♂
释放聚集信息素

寄 主
寄主气味
♀♂ ♂♀
♂♀
释放出三种混合气体 大量小蠹侵入 竞争性鸣叫
♂♀
释放抑制聚集信息素
♂♀♂♀
外界的小蠹不再侵入寄主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1. • • 性信息素的应用 作为害虫预测预报的工具 直接防治
雄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 睾丸的基本构造和精子的 形成 输精管(输精管、射精管) 和雄性附腺
睾丸的基本构造
• 睾丸管 睾丸 • 睾丸管的分区 :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精子的形成
• • • •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三、昆虫的交配、受精和产卵
• 引起昆虫交配的原因 • 授精和受精作用 • 产卵
9
1
2
6
脂血细胞
7
8
3
4
5
止血作用
凝血块
细胞破裂(凝血因子) 细胞伪足(伪足集成网状结构) 细胞破裂+细胞伪足
Hale Waihona Puke 昆虫的免疫系统• 对外源异物的识别:
细菌、微生物胞壁物质(肽葡聚糖、脂多糖、-1,3-葡聚糖等) 识别蛋白 识别蛋白(凝集素、血素等) + 启动免疫反应 外源物
心侧体与激素
• 心侧体
• (利尿激素、抗利尿 激素、促心搏因子、 激脂激素、高血糖激 素和羽化激素)
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 和变态的调控
• 幼虫期:JH=MH • 末龄幼虫:JHMH • 蛹期:0=JH MH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growth regulatiors) 对益虫的作用
• 成虫发育型:
控制
(成虫期)脑
• 蛹期发育型:
咽侧体 分泌 卵黄沉积 JH
控制

(蛹期)脑
前胸腺 分泌 卵巢发育 MH

第二节 昆虫的血液 一、昆虫的血液组成
血浆blood plasma • 昆虫的血液===血淋巴haemolymph 血细胞hemocytes 血浆:无机离子、血糖、血脂、氨基酸和蛋白质、激素 血细胞 血浆中的非血细胞:围心细胞、绛色细胞、脂肪体 血液的功能:1、循环;2、止血;3、免疫;4、解毒;5、阻止天敌捕 食;6、代谢
对害虫的作用
第七节 昆虫的信息素
• 外激素,是同种昆虫个体间或异种昆虫个体间的化学通信物质, 由特殊的腺体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外,以调节或诱发同种间其他个 体或异种个体间的特殊行为。 • 种内的如雌雄虫间的引诱、集结、标记踪迹、报警自卫等,还可 对个体发育过程产生特殊的影响,如性成熟的抑制和性别的决定 等。 • 种间的如寄主吸引寄生蜂寄生的利它素等。
脑神经细胞的分布及与心侧体的连接
• 脑前方:中区神经 分泌细胞(mNSC) • 前脑两侧:侧区神 经分泌细胞(lNSC) • 与心侧体的连接: mNSC的轴突组成 一对神经,lNSC的 轴突分别组成两对 神经延伸到心侧体;
脑激素(prothoracotropic hormone,
PTTH)
• 也叫活化激素、促前胸腺激素 • 幼虫期:能促进前胸腺的细胞核合 成RNA,细胞质内的蛋白质代谢 • 蜕皮时:促进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
受精作用
精子 刺激 未成熟分裂的卵子(受精囊孔) (2n) 成熟分裂 雄性原核 卵核(1个) + 极体(2-3个) (n) (n) 受精卵 (2n)
四、昆虫生殖的控制机制
一、昆虫生殖的两种类型: 成虫发育型、蛹期发育型 二、影响昆虫生殖的外部因素 三、昆虫生殖的激素调控
激素对生殖的调控
第四节 昆虫的肌肉系统和生理
肌膜

收缩性蛋白肌原纤维 肌纤维肌膜去极化肌肉收缩 糖原、脂肪 肌质 (长形的多核细胞) 细胞核
收缩性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第五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神经胶细胞
神经元 神经节:是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细胞和胶细胞的集合体。 神经胶细胞:包围在神经节和神经索外,形成鞘细胞层,起支持、保护 和滋养神经细胞的作用。
一、昆虫的内分泌系统和激素
• 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激素
• 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调控作用 •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激素
• 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
• 前胸腺和蜕皮激素 • 咽侧体和保幼激素 • 心侧体及其激素
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
• 形态、功能 • 分布及与心侧体的连 接 • 分泌产物(脑激素、 羽化激素、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等) • 脑激素
脂类代谢
活化 甘油 3-磷酸甘油酯 糖酵解 甘油酯 脂肪酸 脂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脂酶 活化 -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