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鉴赏PPT
参考答案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 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现实。
2020/4/7
14
四.看意象。
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 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 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 具有对应规律。 必须以解读诗词 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 象为突破点。
2005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020/4/7
13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考生如果忽视了“注释”所说“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 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答案的准确度势必受到 影响。
从命题方式上看,依然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其中选择题2道,填空题2道,简答题36道。上海、
北京卷设置3道小题。比较题1道,开放性题2道。
2020/4/7
7
具体分析
•
1、从题干要求语看,在38道简答题中要求结合全
诗整体赏析的试题有18道,要求赏析诗中某句(联)的分
析局部的试题有20道,整体赏析与局部赏析有平分秋色之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 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 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本诗主要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突出了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书愤》着重表
20斑20/4”/7 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1
分析:回答此题,就要走近作者。
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 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 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 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 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2020/4/7
6
考情分析
•
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共18道古诗鉴赏
大题,计40道小题。从考点角度看,分析古诗意
象题3道,分析古诗意境题5道,品析语言试题6道
(其中品析炼字题4道,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分析诗
句含意的选择题共2道),分析古诗手法题11道,
分析古诗情感题13道,此外还有2道考查文学常识
的简答题(北京卷和上海卷)。
2005年北京卷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 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
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
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
2020揭/4/示7 了此诗的主旨。
10
二.看作者。鉴赏时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 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了解 作者的创作风格。
2020/4/7
1
2020/4/7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这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
命题特点、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向。 2、如何读懂一首古代诗词。
(过程与方法) 点拨引导、强化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热爱民族
文化
2020/4/7
3
新课标《考纲》解读
1、考试能力要求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
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 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2、鉴赏评价 D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20/4/7
4
考点
考纲细读
考查角度
1 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 概述形象特点 象
2 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 分析语言风格或特
势。为降低审题难度而在题干中加了提示语的试题有6道。
在今年13道分析情感试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情感的试
题有7道,比前两年数量稍有增加,表明高考更加注重对
古诗整体赏析能力的考查。
2.从能力层级看,有36道简答题是分析古诗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赏析性试题,只有全国卷Ⅰ和天
津卷各出了1道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性试
逐渐加大对古诗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趋势。
2020/4/7
8
诗歌鉴赏
如何读懂一首诗
教学目的:掌握解读诗歌时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做到大体上读懂诗歌。
2020/4/7
9
解读诗歌应注意做到:
一.看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 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020/4达/7 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12
三.看注释和诗前小序
一些古诗词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 代,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 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 赏时不能忽视;如果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 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 甚至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言
色
3 诗歌的表达 技巧
4 诗歌的思想 2020/4内/7 容和作者 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表 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 观点态度
分析诗歌词句的表 达技巧、抒情手法 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等
总结诗歌内容,分 析作者观点态度 5
具体要求
•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题。赏析性试题明显居于主导,主要是因为此类试题要求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作答,难度相对较小且答案固定易
于评阅赋分,而评价性试题强调多元解读,难度系数较高
且答案比较开放,评阅赋分尺度不好把握。
3.从试题赋分看,除14份试卷保持原来分值外,天津
卷、重庆卷、湖南卷和辽宁卷的分值均作了1-3分的升值
微调,其中辽宁卷由原来8分升至11分。表明这些省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