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2)主题一大家一起除四害—《认识“四害”》目的:了解“四害”的种类.“四害”与疾病的关系;掌握“四害”常用的防治方法方法:理论讲解时间:2小时授课实施:“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老鼠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苍蝇和蟑螂可传播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蚊子可传播乙型脑炎、丝虫病、疟疾等传染病。
此外.老鼠还偷吃粮食、咬坏东西.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消灭“四害”保健康。
一“四害”的种类和疾病的关系1、“四害”的种类:蚊、蝇、鼠、虫2、“四害”与疾病的关系1】蚊类:不仅骚扰、吸血、影响人睡眠和休息、还能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2】蝇类:除侵入室内骚扰及少数蝇种刺蛰吸血外.主要传播各种疾病如:通过体毛传播病毒性肝炎.疟疾.伤寒.霍乱.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蝇类幼虫【蛆】还可以以寄生人、畜体内而导致蝇蛆病。
3】鼠类:不仅破坏建筑.咬坏家具衣物.盗食粮食.毁坏庄稼、树苗、牧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多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或贮存宿主。
4】虫类【1】蠓虫:危险极大.吸血蠓刺叮、骚扰而引起皮炎和皮肤过敏.有些蠓虫还可以传播某些疾病和寄生虫。
【2】蚤:刺叮、吸血时不仅产生刺激或引起疼痛.还可以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的则可发生蚤叮性皮炎.尤其以鼠疫为最大危害.还可以传播鼠疫源性斑疹伤寒和感染皮肤。
【3】虱:导致被叮咬处发痒而扰抓.可引起继发感染形成脓疮并传播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
【4】臭虫:叮人吸血.防碍正常睡眠.影响休息携带多种病原体。
【5】恙螨引起恙螨性皮炎及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
【6】革螨:引起革螨性皮炎.奇痒难忍.叮咬处出现红色斑疹。
【7】蜱:传播多种疾病.对部队及野外工作人员危害最大。
【8】蜚蠊:危害同蝇类.还能咬坏物品.糟蹋粮食。
二、掌握“四害”的常用防治方法1、蚊类:治理环境.灭越冬蚊.灭成蚊。
灭成蚊可以用工具有效的杀虫剂喷洒或使用蚊帐.使用驱避剂。
2、蝇类:消灭滋生条件.改善环境卫生.杀灭蝇蛆可用水淹法及泥封堆肥法灭蛆.化学药物灭蛆.昆虫生长调节剂灭蛆。
杀灭成蝇:可用拍打、诱捕、毒饵诱杀、药物喷洒。
防蝇:使用防蝇罩.纱窗.纱门。
3、鼠类:防鼠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粮食管理.断绝鼠粮。
不要时而挖筑防鼠沟或墙。
灭鼠:可采用捕杀、毒杀。
4、虫类:被叮咬后.可用清凉止痒剂.涂擦局部.止痒消炎.整治环境卫生.涂抹驱避剂。
被虱咬伤后要勤洗脚、勤晒被褥并消毒衣物.用化学药物灭虫.野外宿营时.扎紧裤脚及袖口。
除“四害”的药物有敌敌畏、敌百虫、菊脂类喷洒剂.灭蚊片、蚊香。
还有灭鼠用的毒饵、粘鼠胶.有灭蟑螂用的毒饵、喷洒剂和药笔。
在使用除四害药物时.应注意保护自己.不被药物污染自身以致造成损害。
如喷洒药剂时要戴口罩、人要处在上风向.以防喷洒的药物随风飘向自己身上.最好是半眯眼.防止药物刺激眼睛。
此外.放置毒饵最好是晚上投放.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小孩无知食入口。
点蚊香则要注意防火.不要挨近易燃物.如书、纸、蚊帐等.最好是用铁、瓷盘等盛装燃点。
使用电热蚊片.也要注意用电安全。
因为使用整个晚上.电热器会很烫.切勿放在易燃物品上面。
小结:通过对四害种类与疾病关系.四害防止原则和方法的学习.了解四害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的危害.重点掌握对四害的防治方法。
课后反思:主题二寄生虫病的预防——《预防钩虫病》教学目标:1、了解钩虫及钩虫病。
2、认识钩虫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掌握预防钩虫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熟悉钩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做好钩虫病的预防.让自己健康成长。
教具【课前准备】:插图、举例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见过绣花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在水里的钩虫引起的疾病——板书课题。
【观看插图、认识肉眼所见的钩虫】二、读文交流:钩虫病及其传播途径1、学生读课文汇报:【1】钩虫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当人体接触钩虫引起的传染.寄生于人体小肠。
资料补充:本病在我国流行地区甚广.除黑龙江、青海二省外.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尤以华南、华中、四川及海南省等地较多.其他各省也很普遍。
钩虫感染为四大寄生虫病之一.约2亿人受累。
【2】人体是怎样感染钩虫病的?钩虫的外形及钩虫的生活史(观看插图)2、学生找出人感染钩虫病的几个关键因素:【1】传染源——病人或猪【含虫卵的大便】【2】传播途径——泥土、水【3】易感人群——赤手光脚劳动的人、儿童4、小结:了解钩虫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更好地预防它。
三、讨论交流:钩虫病的危害及预防1、再读课文第三段.说一说:“钩虫病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危害?”小肠吸血.边吸血边防毒——血流不止。
皮肤损害:丝状蚴侵入人体时.局部皮肤产生小红丘疹.在1~2日内变成疤疹.于数日内消失。
常见于趾间、足缘、足背踝部或指间、手腕等处。
感染轻者.仅有上腹部不适及消化不良症状。
重者出现贫血症状:口唇、结膜苍白、头晕、耳鸣、眼花、心悸等。
久病有营养不良性浮肿、异食癖、消瘦等.又称“黄胖病”。
2、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小组议一议.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钩虫病?”3、汇报、交流.勾画文中相关内容。
【1】加强粪便管理:发酵后再施肥。
(2)讲究卫生.不随地大小便。
(3)尽量不赤脚下地劳动。
(4)劳动前涂防护药。
(5)定期检查大便.发现应及时治疗.服驱虫药。
4、小结:学会预防方法.积极预防钩虫病。
资料补充治疗:1、硫酸亚铁口服纠正贫血;2、甲苯咪唑驱虫治疗四、练习巩固:第75——76页“想一想.议一议”加深认识。
1、下图中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钩虫病?【四人小组议.全班交流】2、下图中哪一种是传播钩虫病的途径?【抽生汇报】五、教学小结:1、学习本课.你应注意哪些不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发生钩虫病?【自由发言】2、总结全文.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预防各种疾病。
板书设计:管理粪便不随地大小便12、钩虫病【小肠吸血】预防赤脚不下地劳动劳动前涂防护药定期查大便服药课后反思:主题二寄生虫病的预防——《预防蛔虫病》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病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的小朋友一日三餐吃的不少.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二、学习新课:1.什么叫蛔虫病:蛔虫:是生活在肠道内的一种寄生虫。
寄生虫:寄生在别的动物或植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叫寄生虫.如跳搔.虱子.蛔虫.血吸虫.小麦吸冲等。
蛔虫病:由于蛔虫在肠道内引起的各种病.我们就称之为蛔虫病。
2.蛔虫病才症状:面黄肌瘦.经常肚子疼.严重时还会并发胆道蛔虫.肠梗阻.腹膜炎等急重症。
3.蛔虫的繁殖过程:蛔虫在人体排卵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泥土.有的粘在瓜果.蔬菜上.我们吃了带蛔虫卵的东西后.其就进入我们的血管.在血管长大后.进入小肠吸收人体营养。
4.预防方法:讲卫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三、巩固新知:1.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蛔虫的循环繁殖过程。
2. 请一到两名学生到讲台.做小老师.说说你打算如何来做?3.总结该课:先生自评.后师评。
课后反思:主题一饲养动物要注意卫生—《养狗要注意卫生》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宠物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调教与特殊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了解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
要求:1.了解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知识;2.掌握宠物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技术;3.掌握宠物的疾病防治技术;4.掌握宠物的调教与特殊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一、保障我们的肠胃健康为保障我们的肠胃健康.尽量不要与狗狗亲嘴或是与狗狗混吃混喝食物。
我其实相当知道养狗的人.基本都不计较狗狗的脏.因为我们一方面已经在努力把狗狗打理得很干净.另一方面也不嫌弃狗狗本身无法解决的卫生问题。
我在这儿要提醒的是.要避免的极端情况.那就是与狗狗亲嘴和混食食物。
狗狗毕竟每天出去玩.而且非常爱闻地上的味道.这带味道的东西就太多了.对于一些我们认为的脏东西狗狗恰恰觉得味道丰富.他会不以为然的闻闻舔舔.这样在狗狗的口鼻周围的细菌就会非常多.在我们与狗狗亲亲嘴或是混吃食物的时候这些细菌就会跑到我们的肚子里来了。
二、保障我们的皮肤健康为保障我们的皮肤健康.尽量不要让狗狗上床.特别是夏天.要警惕狗狗带来的寄生虫。
不让狗狗上床是件挺难的事.我也知道.因为对狗狗我们常常会非常溺爱。
那我们尽量做到在夏天的时候不让狗狗上床吧.这个实现起来也相对简单.因为夏天的时候地上更凉快些.狗狗那么聪明才不会再稀罕软软的床呢。
夏天的时候.狗狗感染各种寄生虫的可能性都非常大.草地里的跳蚤、蜱虫之类的寄生虫很多.狗狗上床会把这些寄生虫带到与我们肌肤相接触的环境里.而且跳蚤卵是很难清理干净的。
虽然我们会想办法让狗狗不染上这些寄生虫.但是仍然不可能完全杜绝.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课后反思:主题一饲养动物要注意卫生—《认识禽流感》教学目的:1.了解禽流感的有关知识。
2.提高学生预防禽流感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对禽流感基本情况的认识。
1.基本情况:禽流感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毒是2009 年4月首次在人类分离到.是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禽流感流感病毒。
2、症状:甲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类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
3.传播途径:甲型禽流感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而喷出的雾滴.经空气传播给他人。
也可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污染的食物.也可传播。
二、预防措施:1.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食物要煮熟.生活用具也要加热消毒处理。
4.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6.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7.坚持体育锻炼.维持健康行为.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特别提醒: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尽量减少外出或与其他人接触。
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三、师生交流。
四、活动总结。
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远离禽流感流感。
三、预防人禽流感的措施: 1.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病禽和病禽的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