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A. 3B. 9C. 272.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入一个长12分米、宽9分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盒子里面,最多能放()个正方体木块.A. 90B. 96C. 1083.一个棱长和是172dm的长方体,它的长和宽之和为23dm,它的高是()dm.A. 15B. 20C. 304.要用()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拼成一个棱长是3cm的大正方体.A. 9B. 18C. 27D. 54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A. 奇数B. 偶数C. 合数D. 质数6.要使1□75成为3的倍数,□中可填的数有( )个。
A. 1B. 2C. 3D. 4 7.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 )。
A. 99B. 97C. 918.从左面和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都是()。
A. B. C. D.9.从正面、左面看都是,()几何体符合要求。
A. B. C. D.10.下面的模型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模型,分别看到的是几号图形?(1)从前面看到的是()图形,A.B.C.(2)从后面可以看到()图形.A.B.C.(3)从左面看到的是()图形,A.B.C.(4)从下面可以看到()图形.A.B.C.(5)从上面看到的是()图形,A.B.C.(6)从右面可以看到()图形.A.B.C.11.几何图形一般根据()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A. 1B. 2C. 312.下面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 18B. 48C. 100二、填空题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
1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5.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三条棱,它的棱长和是________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cm3。
16.767至少增加________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________是5的倍数。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质数。
35=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18.一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几何体由________个小正方体组成。
19.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_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
三、解答题20.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cm)21.在一个长方体上截去一个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剩下一个正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2.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2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23.王老师到文具店买足球,足球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个同样的足球。
售货员说应付134元。
王老师认为不对。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24.找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填在括号里.25.摆一摆,画一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 C【解析】【解答】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cm,(3×3×3)÷(1×1×1)=27÷1=27.故答案为:C。
【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扩大后正方体的体积除以扩大前正方体的体积即可。
2.B解析: B【解析】【解答】(12÷2)×(9÷2)×(8÷2)≈6×4×4=96(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求出长宽高各能放几个正方体,它们的积就是最多能放的个数。
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72÷4-23=20厘米,所以它的高是20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据此作答即可。
4.C解析: C【解析】【解答】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3cm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需要3个小正方体,所以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3×3×3=27(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3cm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需要3个小正方体,用体积公式列式解答。
5.C解析: C【解析】【解答】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因为这个积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这两个质数作为因数,据此解答。
6.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7+5=13,可以填的数是2、5、8,可以填的数有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先计算已知数字的和,然后根据3的倍数特征去掉能填的数字即可。
7.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7。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8.B解析: B【解析】【解答】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横行三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分析】从正面观察,能看到一横行3个并列的正方形,从左边观察和从正面观察的一样,据此解答。
9.A解析: A【解析】【解答】解:A、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都符合题意;B、从左面看到的符合题意,从正面看到的不符合题意;C、从正面看到的符合题意,从左面看到的不符合题意;D、从正面看到的符合题意,从左面看到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图形,判断出观察到的图形有几个正方形组成以及每个正方形的位置即可。
10.A解析:(1)A(2)A(3)B(4)C(5)C(6)B【解析】【解答】(1)从前面看到的是3×2的长方形。
故答案为:A(2)从后面看到的是3×2的长方形,故答案为:A(3)从左边看到的是1×2的长方形故答案为:B(4)从下面看到的是3×1的长方形故答案为:C(5)从下面看到的是3×1的长方形故答案为:C(6)从右面看到的为1×2的长方形故答案为:B【分析】长方体从相对的面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相同。
11.C解析: C【解析】【解答】解:几何图形一般根据3个个方向(前、上、左)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故选:C.【分析】我们观察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一般从前面(正面)、上面和左面(有时根据具体情况也从右边)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然后进行绘制出它的三视图.1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A项中,18的因数有:1、2、3、6、9、18;B项中,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C项中,100的因数有:1、2、4、25、50、100。
所以因数个数最多的是48。
故答案为:B。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时,把自然数从1开始乘,只需要乘得的积是48的两个乘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二、填空题13.4;8【解析】【解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2=4倍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2×2=8倍故答案为:4;8【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解析: 4;8【解析】【解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2=4倍,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2×2=8倍。
故答案为:4;8。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a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a2倍,体积扩大为原来的a3倍,据此解答。
14.6;1【解析】【解答】12÷12=1(厘米)1×1×6=1×6=6(平方厘米)1×1×1=1×1=1(立方厘米)故答案为:6;1【分析】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解析: 6;1【解析】【解答】12÷12=1(厘米)1×1×6=1×6=6(平方厘米)1×1×1=1×1=1(立方厘米)故答案为:6;1。
【分析】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正方体的棱长;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用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要求正方体的体积,用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列式解答。
15.192;3000【解析】【解答】(15+25+8)×4=48×4=192(cm)15×8×25=120×25=3000(cm3)故答案为:192;3000【分析】已知从长方体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也解析: 192;3000【解析】【解答】(15+25+8)×4=48×4=192(cm)15×8×25=120×25=3000(cm3)故答案为:192;3000。
【分析】已知从长方体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也就是已知了长方体的长、宽、高,要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根据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要求长方体的体积,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列式解答。
16.1;2【解析】【解答】因为7+6+7=2020至少加1是3的倍数所以767至少增加1是3的倍数;个位是5或0的数是5的倍数767-2=765767至少减去2是5的倍数故答案为:1;2【分析】3的倍数解析: 1;2【解析】【解答】因为7+6+7=20,20至少加1是3的倍数,所以767至少增加1是3的倍数;个位是5或0的数是5的倍数,767-2=765,767至少减去2是5的倍数。
故答案为:1;2。
【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0或5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
17.5;7;2;19【解析】【解答】35=5×7;21=2+19故答案为:5;7;2;19【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据解析: 5;7;2;19【解析】【解答】35=5×7;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