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真题精选1A1型选择题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具有缓解胃肠痉挛作用的自主神经递质受体阻断剂是______A.阿替洛尔B.阿托品C.酚妥拉明D.育亨宾E.简箭毒碱参考答案:B缓解胃肠道痉挛用阿托品,阻断的是M受体。
提交纠错信息评价难易度提交知识点第2题:《精神卫生法》规定承担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诊断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人数是______A.5人B.2人C.4人D.1人E.3人参考答案:B医务处在接到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再次诊断要求后,应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包括一名副高以上职称)进行再次诊断。
第3题: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______A.化学伤害B.锐器伤C.生物伤害D.电离辐射E.中毒参考答案:B医护人员经常被针、刀等利器刺伤划伤。
第4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呼吸性粉尘是指______A.能随呼吸进入人体并沉积于呼吸道的粉尘B.分散度较小的粉尘C.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D.分散度较大的粉尘E.直径小于15μm的粉尘参考答案:C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的采集效率为50%,此粉尘为呼吸性粉尘。
第5题:不属于地塞米松药理作用的是______A.刺激骨髓造血功能B.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C.增强机体对细胞内毒素的耐受力D.抑制体内环氧化酶E.稳定溶酶体膜参考答案:D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是非甾体抗炎药。
第6题:反复输血的个体进行实体器官移植时易发生的现象是______A.异种移植排斥反应B.慢性排斥反应C.超急性排斥反应D.自体移植排斥E.急性排斥反应参考答案:C反复输血,导致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行器官移植的时候,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第7题: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主要细胞是______A.肾小球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及系膜细胞B.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D.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E.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参考答案:C原题命中,弥漫性增生性肾炎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第8题: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______A.表达黏附分子B.表达MHCⅠ类分子C.表达CD分子D.分泌细胞因子E.表达MHCⅡ类分子参考答案:B细胞毒性T细胞CD8阳性T细胞MHCⅠ类分子:CD4阳性T细胞—MHCⅡ类分子。
第9题:卫生服务反应性中的“对人的尊重”包括______A.尊严、自主性和保密性B.尊严、及时性和社会支持C.社会支持、及时性和保密性D.社会支持、自主性和保密性E.自主性、保密性和及时性参考答案:A卫生服务反应性中的“对人的尊重”包括:尊严、自主性和保密性。
第10题: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不大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参考答案:EP值越小,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但是想知道哪个高,哪个低,进一步再做统计学分析。
第11题:糖尿病一般不会出现的血管病变是______A.玻璃样变性B.淀粉样变性C.纤维素样坏死D.纤维化E.钙化参考答案:C纤维素样坏死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过敏反应性疾病。
第12题:成熟红细胞利用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______A.磷碱戊糖途径B.无氧酵解C.有氧氧化D.三羧酸循环E.糖原分解参考答案:B成熟的红细胞内因为没有线粒体,只能靠无氧酵解来提供能量。
第13题:不引起肉芽肿性炎的病原体是______A.结核杆菌B.痢疾杆菌C.麻风杆菌D.梅素螺旋体E.伤寒杆菌参考答案:B痢疾和大叶性肺炎是纤维素性炎症。
第14题:与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关的疾病是______A.食物中毒B.败血症C.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D.急性膀胱炎E.细菌性心内膜炎参考答案:A食物中毒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血浆凝固酶阴性还是阳性无关。
第15题:属于酪氨酸衍生物的物质是______A.组胺B.精胺C.腐胺D.5—羟包胺E.多巴胺参考答案:E苯丙氨酸—络氨酸—多巴胺。
第16题:青霉素G的主要不良反应是______A.肾损害B.过敏C.听力减退D.肝损害E.胃肠道反应参考答案:B青霉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严重的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
第17题:根据《放射治疗管理规定》,非特殊需要,不得对受孕一定时间的育龄妇女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该时间段是______A.受孕后28~34周B.受孕后34~36周C.受孕后8~15周D.受孕后36~38周E.受孕后16~28周参考答案:C受孕8~15周,接受X光照射,非常容易发生胎儿畸形。
第18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不包括______A.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B.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C.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D.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E.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会卫生服务网络参考答案:B社区卫生服务是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主要提供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建设大型三甲医院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第19题:医疗机构为预防传染病院内传播应承担的职责是______A.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B.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C.对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D.流行病学调查E.医疗废物处理参考答案:A医疗结构为预防传染病院内散播,一定要提前做好传染病的控制规划,防止院内播散。
第20题:对于大多数在小学里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而言,可以判断其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这一心理健康判断的角度为______A.文化学角度B.社会学角度C.人类学角度D.统计学角度E.病理学角度参考答案:D中等的学习水平,考虑智力基本正常,这个是统计学原理。
第21题: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______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受损B.纹状体受损C.丘脑基底核受损D.大脑皮层—纹状体回路受损E.大脑皮层运动区受损参考答案:A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受损,多巴胺减少,导致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
第22题:对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其代理人财务且情节严重的医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的处理是______A.注销执业证书B.暂停执业活动C.吊销执业证书D.记过E.警告参考答案:C商业贿赂,情节严处理方式是:吊销执业医师证书。
第23题:不属于氯丙嗪临床应用的选项是______A.精神分裂症B.感染中毒性精神病C.顽固性呃逆D.洋地黄引起的呕吐E.前庭刺激所致晕动症参考答案:E前庭刺激所致晕动症选择茶苯海明。
第24题:患者表现平静,客观面对患病现实,关注自身疾病,遵行医嘱所体现的患者角色行为类型______A.角色行为冲突B.角色行为减退C.角色行为异常D.角色行为缺如E.角色行为适应参考答案:E原命题中,患者对自己的病人角色,从认识进入到病人角色叫做角色行为适应。
第25题:医学人道观的基本内容不包括______A.尊重患者的平等医疗保健权B.消除或减轻影响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C.对患者尽量使用高新技术D.尊重患者的人格E.尊重患者的生命参考答案:C医学人道观中,对患者尽量使用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由于使用时间短,效果差,不一定对患者有多好的效果,所以这个是不对的。
第26题:根据心身疾病的定义,以下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______A.原发性高血压B.腹股沟斜疝C.神经性皮炎D.消化性溃疡E.支气管哮喘参考答案:B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
不属于心身疾病的范围。
第27题:医学伦理学中尊重原则所涵盖的权利不包括______A.自主选择权B.社会免责权C.个人隐私权D.知情同意权E.人格尊严权参考答案:B尊重原则包括尊重患者生命和生命价值、人格、隐私权、选择权、知情同意权等。
社会免责权太可怕,如果免责了,世界就乱了。
第28题:原发性高血压时细动脉可逆性病理改变是______A.血管壁平滑肌萎缩B.血管纤维化C.血管痉挛D.内膜下蛋白性物质沉积E.血管腔狭窄参考答案:C血管痉挛,痉挛就像抽筋一样,当然是可逆的。
第29题: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______A.遗传咨询B.疾病筛检C.病后康复D.健康促进E.疫苗接种参考答案:B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传染病、职业病等);二级预防:疾病预防(疾病筛检);三级预防:防治相关疾病的并发症。
第30题:医学心理学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不包括______A.认知评价的观点B.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C.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D.被动适应的观点E.心身统一的观点参考答案:D基本观点包括:心身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规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第31题: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必备因素有______A.宿主,环境,病因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遗传因素E.病原体及机体参考答案:B传染病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第32题:“水平膳食宝塔”提示,每日每人大豆类摄入量相当于干豆50g,其目的主要是______A.保证膳食纤维摄入B.保证水苏糖的摄入C.提高必需脂肪酸摄入水平D.提高膳食蛋白质质量E.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参考答案:D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第33题: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主要是根据______A.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病者未进食的食物B.潜伏期最短者C.病人的潜伏期特有的中毒症状D.病人的潜伏期呕吐物和排泄物E.发病者的临床症状参考答案:A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病者未进食的,而进食了食物之后发病了,这就是食物中毒的主要依据。
第34题:有关生物转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有些物质经过生物转化毒性增强B.肝是进行生物转化最重要的器官C.使非极性物质的极性增强D.作用的实质是裂解生物活性物质E.使疏水性物质水溶性增加参考答案:D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化学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肝脏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器官。
第35题:当样本含量固定时,第一类错误α和第二类错误β的关系有______A.α愈大,β可能愈大B.α>βC.α<βD.α愈大,β可能愈小E.α=β参考答案:D当样本含量固定时,第一类错误α和第二类错误β的关系是α愈大,β可能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