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浅谈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浅谈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浅谈

发表时间:2013-11-18T09:30:03.26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9期供稿 作者: 李存宝

[导读] 交往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 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青海省民和县新民乡中心学校(810800) 李存宝

1 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小 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索心理,创造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迅 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 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识矛

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学习新 知识的兴趣油然而生,有

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导,深入研究。有趣的学 习,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既是“苦事”又是“苦中有乐”的趣事,使学生从 “要学学”转化为“我要

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良好的开 端,是成功的一半”。例如:教学“能被2、5、3 整除数的特征”这节课时, 教师一上课就

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的游戏。”同学们听了都很高兴。 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老师讲述: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数是几位数,老 师不用计算

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5、或3 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一 个个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老师回 答的结

果,这时大家惊奇了,里面到底有什么“决窍”呢?于是老师就珍 机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 就会

解开这个迷。”这时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索的心情去认真学习 了,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 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由2~6 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

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 火花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

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关 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 角

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 的课堂氛围。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

生 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 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另外,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流,营造了一 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展自己的见解学 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 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对那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

有 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 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

以 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这种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有些概念教学,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际应用,才 能认识和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形成明确的概念。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 形象为主,在知识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教学 本身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

积极 探索的有序状态。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教师在讲 1/2、1/3 之后,让学生用纸折出1/4,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

大小的 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1/4。这样就使操作成为抽象思维的 基础,在这基础上进行归纳口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算理的基础

上进行 正确运算和提高口算速度。在课上,不断地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分 一分,涂一涂,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拼一拼,通过学

生的动手操作,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

生的学习能力,提高 了教学结果。

4 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采用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 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教师就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为 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和创设各种有利 时机,帮助学生一次次获得成功,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

与到学 生中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取决于教 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别差

异,创设不 同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滋味,尤其是那些屡屡失败,几乎 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比如:课堂提问时,老师可有意

识地减少问题难 度,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 中,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优化练习设计,做到前有铺垫,中有突破, 后有发展,体现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实

践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 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 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还要做到让每一位

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提高。 作业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这样分层次 做作业,使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做练习成

功的乐趣,体验到“我正在进 步”的这种情感,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更加在学习中、思考、创新和发 明。

5 让数学走进生活,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 孩子的眼里变成能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 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的解脱出来。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如果脱离 了实际生活,学习内容就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在教学中,要尽

量缩短 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 环境中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感受到

实际生 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通过各种 实际例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

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也帮助和引导,并通 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中获得成

功 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 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对数学的趣味,增强

学习数 学的信心和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到 数学学习当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