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宿县中学公开课比赛新闻稿

八宿县中学公开课比赛新闻稿

八宿县中学优质课比赛新闻稿
近日八宿县中学按照学校本学期教学和教研工作安排,又一次拉开每年度都进行的“全校教师优质课竞赛”。

本次竞赛活动旨在:广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和竞争合作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大力推进新课改进程,达到“以赛代训、以赛促训”的目的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以龚学平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八宿县中学2013—2014年上学期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组成了学校领导班子、年级组长、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及教研组长强阵容评委团。

在活动程序上,赛前教科室专门召开了学校优质课评委会议进行评委培训,以保证赛课活动评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另外,学校电教工作人员全力配合此项工作,专门安排全程录像,为教师专业发展积累宝贵影音资料,丰富了校本资源库。

当学校第一个参赛教师强巴旦多同志,信心百倍、精神抖擞走上讲台,精彩绝伦展现课堂风采在各位评委和听课师生面前的时候,八宿县中学本届优质课比赛已悄然进入紧张而有序的角逐。

强巴旦多老师上课的课题是藏语文《大鼓的韵律》,上课
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和声音资料充分的展示了文章的主旨:“1976年打倒了“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各民族全面进入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热潮,以及作者笔下通过不同地方的特有珍稀动物来体现不同民族的发展和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课堂的直观的呈现后,把听课学生、老师和评委的思绪都带人了课文背景中,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堂意境绵绵的藏语文课堂结束后,又迎来了学校教务主任任荣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化学课,他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特点充分展示了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的组成与命名、化学式的意义等内容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么枯燥无味和难于理解,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的渲染后,他已经把我们带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中,原来枯燥无味的事物也能表现得这样的有意义和有趣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贴切。

当我们还沉浸在自然科学的美妙中时,来自初二(3)班的唐中恒老师,又通过其独特的英语教学方式把我们带入异域风土的生活中。

他的教学再也不只是让我们学得了英语中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等那些必备的东西,而是通过了解他国文化、习俗与风土来对比自己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本堂课让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的学好英语并让它能更好为
我们生活服务。

外国风土人情与韵味无穷的英语旋律还在心中萦绕,教科室主任毛自武老师又把我们引领到与我们生活贴切相关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习中。

他通过生动的课件和声形并茂的授课方式,把我们引入到了“来无影去无踪”的电的世界里。

电的了解、电在生活的运用、安全用电以及培养学生节约能源意识,他都能深入浅出把各个环节渗透入教学中,使学生听得津津乐道,让学生知识、能力和科学世界观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培养。

老师的课在一堂堂进行,每走进一堂赛课的课堂,都会令你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亮丽的画面,都会让你感受到轻松、时尚、新颖科学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也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有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而且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点转换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不仅节省了课堂小结归纳的时间,而且为课堂知识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经过8天的较量,由12个教师参加的本学期全校优质课比赛尘埃落定,奖项各归其主。

这次比赛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参赛教师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0岁;二是所有授课老师都用了多媒体授课,受到学生好评;三是一批年轻教师有了长足进步,绝大多数课都得到了评委的好评。

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成绩是主要而且是较大而明显的。

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也为学校今后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在此,也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把学校教学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