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11月目录1 项目概况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基本情况1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2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1 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31.2 环境评价范围及敏感点保护目标61.3 环境质量现状7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83.1 运营期83.2 施工期11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分析115 总量控制136 清洁生产137 风险分析138 效益损益分析139 环境监测计划与实施1410 公众参与1410.1 公示1410.2公众参与问卷调查1511 建议1512 结论1613 联系方式161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北京海淀北部地区(文中简称海北地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高端功能区之一,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规划(2011-2020)》对海北地区的定位,海北地区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
在规划区域中3、4片区(稻香湖、永丰)是产业、开发用地较为集中的区域,即核心区域,也是热负荷集中区。
该区域大多为规划新建设项目和设施,其区域内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供热体系,且位于海淀北部山后地区,与北京市政热网相距较远,无法与北京市大热网相连,从而形成了一个供热范围较大,热密度大,热用户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性孤网。
冬季供热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为满足海淀北部区域的供热需求,在该区域适合建设大型集中式热电联产能源站,以解决用户采暖和制冷负荷的需求。
依据《海淀北部地区控规》的要求,需在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高密度公建区规划建设热电冷三联供能源中心,以解决该地区能源需求。
为保证北京海淀北部地区能源供应,结合“集约、绿色、科技、低碳”的设计理念,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拟在稻香湖南侧建设北京海淀北部热电冷联供项目,实现清洁能源的梯级利用,满足海淀北部地区供冷、供热基本符合需求。
北京海淀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工程位于海淀区北部地区3号片区,建设1×E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实现热电冷联供。
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优化电力结构,提高本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满足北京电网负荷需求,更为受端系统提供无功电压支撑、提高严重故障时系统的支撑能力;满足海淀北部地区的供热需求,为区域清洁能源的改造提供有利条件,节能环保。
1.2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北京海淀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项目(2)建设单位: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工程(4)基本情况:如表1内容所示。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本项目建设满足海淀北部电力需求及增强供电可靠性、满足海淀北部供热需求;满足北京电网负荷需求、为北京电网提供必要的支撑;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节能环保。
(2)本项目为国家和北京市“鼓励类”产业,且项目建设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天然气利用政策》、《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3)本项目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构建本市安全高效低碳城市供热体系有关意见的通知》、、《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海淀北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4)本项目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运行时,周围环境可以满足标准要求;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根据噪声预测,厂界昼间及夜间噪声预测值均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敏感保护目标西马坊村处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1 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北京海淀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项目工程厂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西马坊村南侧,即规划海淀北部3号片区东北角,地理坐标:东经116°11'47.14",北纬40°4'54.06"。
厂址南距北清路直线距离 2.2km,西距西六环直线距离4.3km,东距京藏高速直线距离8.5km。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本项目用地范围内现状为稻田,北侧隔西马坊路约50m处为西马坊村,东侧、南侧及西侧为稻田。
厂址东北侧1200m处为上庄乡,西南1500m处为三星庄村,西侧1200m处为苏三四村,西北2100m处为翠湖公园,北侧900m 处为常乐村,现状周边关系图见图2。
根据《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厂址东侧、西侧、北侧规划为绿地,南侧隔规划市政道路15m为规划稻香湖污水处理厂,规划周边关系见图3。
图1 海淀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图2 拟建厂址周边关系示意图1.2 环境评价范围及敏感点保护目标环境要素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厂界距离(m)规模(人)性质功能要求大气环境1 上庄乡NE 1200 3069 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2)二级2 永丰屯村SE 1650 1602 村庄3 西马坊村N 50 1089 村庄4 三星庄村SW 1500 1129 村庄5 苏三四村W 1200 2749 学校6 屯佃村ESE 2100 2638 村庄7 常乐村NNW 990 1813 村庄8 翠湖湿地公园NW 2100 ——湿地公园9 北大资源学院 E 800 2000 学校地表水环境9 南沙河N 1560 \地表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地下水环境10 西方坊水井N 100 \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11 厂址南侧水井S 200 \12 屯佃村水井SW 2500 \声环境13 西马坊村\ \ \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本项目图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及环境保护目标1.3 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①颗粒物: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125-0.208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38.67%。
超标主要是因为监测期为冬季,该季节平均风速较大,且项目周边正在拆迁,大气扬尘较多导致。
②二氧化硫(SO2):SO2小时值浓度范围为0.01-0.081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6.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9-0.06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40%。
③二氧化氮(NO2):NO2小时值浓度范围为0.012-0.069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34.5%,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2-0.055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68.75%。
④一氧化碳(CO):CO小时值浓度范围为0.04-2.400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4.0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6-1.9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47.5%。
(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昼、夜间现状噪声值中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
(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北京市环保局2012年1-7月公布的河流水质状况资料:南沙河1月、2月、5月现状水质为劣Ⅴ4类,3月、6月现状水质为劣Ⅴ2类,4月、7月现状水质为劣Ⅴ3类,水体污染较严重。
(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3.1 运营期(1)大气环境ⅰ正常工况①SO2预测结果区域最大值:本项目SO2的贡献值和叠加终值均较小。
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07%,叠加终值占标率为7.47%;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05%,叠加终值占标率为25.38%。
敏感点:本项目SO2对各敏感点的贡献值和叠加终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O2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出现在西马坊村,贡献值占标率为0.037%;最大小时浓度叠加终值出现在屯佃村,叠加值占标率为16.22%。
SO2的最大日均浓度出现在永丰屯村,贡献值占标率为0.013%;最大日均浓度叠加终值出现在屯田村及常乐村,叠加值占标率为40.01%;最大年均浓度出现在西马坊村,占标率为0.005%。
② NO2预测结果分析区域最大值:本项目NO2的贡献值和叠加终值均较小。
N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3.06%,叠加终值占标率为19.56%;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1.59%,叠加终值占标率为42.84%。
敏感点:本项目NO2对各敏感点的贡献值和叠加终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O2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出现在西马坊村,贡献值占标率为1.632%,最大小时浓度叠加终值出现在屯田村,叠加值占标率为35.32%。
最大日均浓度出现在永丰屯村,贡献值占标率为0.440%;最大日均浓度叠加终值出现在常乐村,叠加值占标率为69.06%。
最大年均浓度出现在西马坊村,贡献值占标率为0.123%。
项目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有水平,环境中的各类大气污染物可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③典型小时、典型日浓度评价区域内各典型小时和典型日的下的常规污染物最大浓度均满足评价标准。
ⅱ叠加拟建污染源NO2最大日均值贡献值最大值出现在西马坊村,占标率为2.65%,最大年均浓度出现在西马坊村,占标率为0.374%。
ⅲ非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下(脱硝系统故障,脱硝效率为0%),NO2的区域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14.31%,叠加终值占标率为48.8%。
敏感点的NO2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最大占标率为5.39%,叠加终值最大占标率为38.725%。
(2)水环境①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厂区内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项目废水不排入地表水体,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②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生活污水经粪池后排入市政管网,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污水不会进入地下水中,因此,正常情况下建设项目不会污染地下水。
在化粪池渗漏非正常工况下渗出液进入地下水系统后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较小,因此非正常工况下事故风险可接受。
(3)声环境①正常工况根据正常工况下,锅炉无排汽时噪声预测结果,厂界噪声贡献值及叠加预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限值要求。
②非正常工况根据非正常工况下,锅炉排汽时噪声预测结果,厂界噪声贡献值及叠加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对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标准值15dB(A) 的要求”,可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