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当地财政补贴时,如何做分录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政府财政补贴批文明确了该项财政补贴的会计核算方法,按其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2.如果政府批文明确该财政补贴仅由公司代为管理并用于指定用途,不属公司享有,应将该部分财政补贴直接作为负债处理。
公司在收到补贴时,增加银行存款,同时增加专项应付款;实际使用时做相反会计分录,同时增加相应的资产和资本公积。
3.如果政府批文明确财政补贴由公司享有,但该部分财政补贴限定用于发展生产、培植财源等,公司应先根据财政部财会函[2000]30号“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会计处理的复函”进行账务处理。
即实行“先征后返”的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应于实际收到时分别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计人补贴收入,冲减当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对于除税收先征后返以外,属于国家财政扶持领域而给予的补贴(除另有规定者外),公司应于实际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
这类补贴收入不能用于股利分配,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注明。
4.如果政府批文未明确该部分财政补贴的权属,那么拟上市公司应当在提出发行申请前提供明确该部分财政补贴权属的证明文件,以便预审员判定这部分补贴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同时,出于充分披露的考虑,公司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其他重要事项”中披露有关财政补贴的发生依据、性质、附加条件、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以及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等。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政府补助如果是在一段时间使用的,先记入递延收益,在按期记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是一次性的,收到时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文件;
1、属于专款专用的财政性专项拨款,可以不计入当年收入总额的分录是:
借方:银行存款
贷方:长期应付款--XX专项拨款
2、属于一般性的财政拨款或退返税性质的,无指定用途的,计入“补贴收入”。
现金流量不指企业的流动资金。
用产成品偿还短期借款是一种现金流,不是现金流量。
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占用的流动资金的进出,不等于投资过程中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均按实际收或付的现金数计算。
应当收、应当付计入会计帐,不计入现金流量。
如,销售收入1000元,其中现款600元,赊销400元,计算会计利润时收入为1000元,而计算现金流
量时只计600元。
追问
系统地说吧,现金流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会计收入的不同点,见上例,400元没有收
入就不计入现金流量,而会计收入帐就要计入。
2、折旧是企业要提取的,在会计收入帐中折旧费是不计入会计收入帐的。
而计算现金流量时,就要计入现金流量的流入。
3、会计是讲费用分类的,而现金流量只讲流出、流入。
如购置设备是现金流出,要计入现金流量。
而
会计利润就不计入。
4、现金流量只表示投资系统与外界之间的流入和流出,不表示资金在系统内的流通。
现金流量是投资过程的基本概念,会计又比较复杂,需慢慢领会,特别是从多个例子中去体会,不可急求。
、取得政府拨款时,相关文件上有明确规定的话,按规定的会计分录执行。
一般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开发完成后结转。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收到财政拨入的专项资金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记入”专项应付款”或“补贴收入”科目。
“专项应付款”核算企业接受的国家拨入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
“补贴收入”核算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
两个科目应分别按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具体账务处理:
1、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①收到专项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②购置固定资产的: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③形成资产后将专项资金支出结转至资本公积:
借: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贷:资本公积
2、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与固定资产建造专门借款相关的贴息于固定资产完工前冲减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冲减财务费用。
(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①收到专项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②若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支付贷款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贷:在建工程
③若固定资产竣工完成后支付贷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贷:财务费用
3、用于门店装修、招牌制作、公益服务、培训等不能形成资产的费用化支出,账务处理如下:
①收到财政专项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②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③同时结转专项资金,
借:专项应付款——专项资金
贷: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