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培训辅导讲义)科学招商应做到“十可”作为一个国定贫困山区县,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和载体就是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
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十六届四次人代会提出了“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第一要务。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招商项目个,引进资金亿元,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东部实施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在突破交通“瓶颈”的新机遇下,能否通过科学招商,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决定着我们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能否胜出,是我们抢抓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要实现科学招商,推动科学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坚持做到“十可”。
一看项目是否可行。
项目是招商引资的载体,没有项目作为支撑,就无从谈招商引资。
要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必须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作保障。
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质为先,质量并举,按照“既要讲量,更要讲质”原则,把招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污染小的项目上,在“引进来”中选优选强,不断提升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在项目的选择上突出资源特色和优势,确保项目具有市场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
加强招商项目的科学论证,成立招商项目评审委员会,定期对各部门、各乡镇申报的招商项目进行评审,切实减少项目选择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娶错媳妇招错郎”的现象发生。
对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制定以富硒食饮品、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开发项目目录,并配套相关扶持政策。
二看环保是否可以。
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尤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树立既要GDP,更要绿色GDP的理念,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以牺牲环境、破环生态为代价,特别是对水有污染的项目禁止进入,同时对现有招商项目的排污进行严格监管,实现污水零排放,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要坚持做到科学选项目,合理利用资源,算好“经济账”、打好“环保”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尽量做到综合利用,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三看投资是否可靠。
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扩大经济总量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而招商引资的投入,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注重对招商项目、招商企业的前期考察,重点引进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利用其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资源开发规模和档次,同时要求招商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项目总投资的50%以上,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引进“空壳”企业、造成“烂尾”项目的产生。
四看技术是否可用。
一个地方要加快发展,既要资金、项目,更离不开技术、人才。
在招商引资中,必须改变重引资轻技术的倾向,坚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向西部地区转移,特别要优先引进具有专利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企业。
通过引进和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蓄积后劲。
五看资源是否可保。
独特的资源是引进企业的磁力源。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富硒生物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
在招商中,要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摸清矿产资源的品位和储量、富硒生物资源分布和含量、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前景,建立优势资源库,使自己知“家底”、投资企业知“根底”,保证投资企业在生产开发时有足够的资源保障。
我县充分发挥充足的小水电资源,成功引进年产值3亿元的河南前卫实业锆钢玉制品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锰矿资源,引进全国500强企业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对湘贵锰业技改扩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湘贵锰业年产值达到5个亿;充分发挥独特的富硒资源,引进陕煤集团投资3亿元,建成年产10万吨矿泉水生产线,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资源的磁力效应。
特别要把具有可持续开发的富硒生物资源作为重点,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市场需求选择种养品种,强力推进基地建设,提高招商命中率。
六看市场是否可销。
产品是否有市场,是投资行为的风向标。
在择商选商时,要充分了解项目的市场前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及发展前景,要重点掌握同类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价格走向。
在同一招商项目上,应当选择那些能够填补国际国内市场空白产品的企业,把开发特色资源、解决更多的人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企业引进来,这样的企业来投资不仅能有效开发优势资源,还能帮助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一个名牌产品可以使一个地方扬名。
七看效益是否可观。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把项目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投资与效益并重,尤其是要突出引进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利税、高关联度的项目和企业,不能片面强调产值和投资额度,而更应注重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既能富商又能富县还能富民。
八看老板是否可信。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企业老板是决定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招商项目落地开花的关键所在。
其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和发展。
在招商活动中,要树立选择了一个好的企业老板,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好的招商项目的理念,不能一味去注重企业的实力强弱、老板的资金多少,更应该考虑老板是否对弱势群体有爱心、对公益事业有热心、对当地发展有责任心,还应该看重企业老板是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如果企业老板有爱心又热心、重环保有责任、懂法律熟政策、善经营会管理,才能在相互协作中促进招商项目健康发展。
九看产业是否可兴。
招商引资要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瞄准自己的主攻产业,抓住产业互补双赢的结合点,以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
结合实际,要坚持以招商带动主导产业发展,以主导产业发展促进招商,紧紧围绕富硒食饮品、生态旅游和特色矿产等优势,以富硒食饮品深加工等项目作为招商重点,主攻同类大企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努力使民俗生态旅游业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次,产值达到6亿元的规模;依靠我县已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和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吸引行业龙头企业来投资、合资合作,不断提升富硒食饮品、特色矿产开发利用潜力,借龙头企业平台,做大做强硒文章。
十看政策是否可帮。
开放型经济是环境经济,没有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就没有吸引客商来投资兴业的“磁场”。
作为贫困地区,交通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等硬件都不具备优势,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竟争力的思想,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实力不足服务补”,努力营造更为公平规范、更加宽松和谐、更具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
要坚持“发展无门槛、服务无红灯、部门无关卡、一切为客商”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切实为客商提供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开展投资者测评职能部门改善环境,通过有效的问责制度保障环境,通过打造诚信氛围优化环境,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投资有机会、兴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权益有保障。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客商不断增资扩股,壮大企业规模,还可以在客商中形成良好口碑,形成以外引外、以商引商的连锁效应,使政府、社会和企业在共赢中和睦相处,在和谐中共同发展。
在注重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硬环境建设,要不断加大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客商投资成本;要整合部门政策优势,制定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以产业规模保障客商投资需求;要加强富余劳动力基础技能培训,利用“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等途径培训一批投资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通过“软硬兼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使客商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①同志们,新一届县委、县府号召我们要明确工作重点,破难攻坚,强势推进县经济跨越发展,并提出五年撒县设市的大目标,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就是要强势推进招商引资。
董书记说得好:“招商引资是天字号工程,是天大的好事,是‘吃个胖子’的美事,当然也是天大的难事。
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的今天;放弃了招商引资,就等于放弃了的明天。
因此,必须克服厌战懈怠情绪,必须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情绪,选派善谋敢打、能征善战的精兵强将,到招商引资的第一线施展才干,建树功勋。
”记得敬爱的叶帅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我们有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我县有招商引资成功近十年的经验,加上我们百倍的努力,我相信我们招商引资的险阻又算得了什么,一定会在我们这些精英的苦战中得以克服,一定是个个奋勇争先,凯旋胜利而归。
一、招商引资的目的要让全县的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招商引资的目的,长远意义和紧迫性,树立信心,开足马力,再掀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高潮。
加快我县的大发展。
一是引进外力,加快经济发展。
通过引进外地的资金、企业、人才、技术,拿来为我所用,这是我们招商引资的短期目的、直接目的。
这一目的大家都非常明白,现在讲得最多的也是这一目的。
如: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及深圳、、昆山、河北的清河等地都是靠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实现快速发展的。
近几年,我们县就是靠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
二是增强全民的经济意识,激活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是我们招商引资的根本长远的目的。
发展经济建设家乡,没有外地人不借助外力不行,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本地人,要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一个地方再开放,出去得人再多,进来的外地人再多,本地人还是占大多数,还是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人号称:只要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人。
但资料显示,市共有400万人,有100万人在国外,100万人在国内其它地区,还有200万人在当地,100万外地人在。
就是连这么开放的地方,当地人还是占多数,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发展经济本地人还是主力军。
实行全民招商,逼着干部群众都动起来,有意识地与外面接触,了解外面的事物,可以快速地解放思想,增强市场经济观念,在观看别人“游泳”的同时,让别人带着学会“游泳”。
本地保守的观念、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与外来先进的开放观念、市场经济意识在相互撞击、相互振荡中达到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让我们广大干部群众都学得象美国、日本、人一样会发展经济,才是我们招商引资的根本长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