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
下表示意我国某时段新增耕地的降水条件。
据此判断,新增耕地最多区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从图中看,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是
A.所有的沿海地区B.大部分沿海平原地区
C.多数低纬度丘陵地区D.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上游
3.为保证该地域类型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培育良种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改良土壤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
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丙农业地域类型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少
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7.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市场C.交通D.劳动力
(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第四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9.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二、非选择题。
10.(2017届河南九校联考高三上质量考评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咖啡树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
下图为埃塞俄比亚简图,甲城市以咖啡贸易著称,被称为“咖啡城”。
(1)简述咖啡原产地的自然优势。
(2)指出该国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3)分析甲城市成为“咖啡城”的优势条件。
(4)针对甲城市未来发展,有人认为应该扩大咖啡的生产规模。
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答案】1.A
【解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增耕地最多区域为降水量400—800 mm的地区,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可以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牧草丰富且地广人稀的地区,我国显然不适合。
【答案】2.B 3.B
【解析】2.从图中看,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沿海平原地区。
3.季风水田农业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保证稳产的主要措施。
【答案】4.D 5.C
【解析】4.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判断,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为种植业。
选D。
5.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判断:丙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其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
【名师点睛】关键在于学生抓住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加以判断。
【答案】6.D 7.B
【解析】6.①地位于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7.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典型的乳畜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答案】8.D 9.C
【解析】8.该地既饲养动物猪、鸡、鸭,又栽培植物水稻、牧草、苗木,故为混合农业,D正确。
9.由图可知,该模式农产品没有化肥和农药,绿色优质,因此深受消费者青睐,C正确。
【答案】10.(1)纬度低,热量充足;高原地形,土层深厚;河湖众多,水源丰富。
(2)种植园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劳动力需求量大。
(3)甲城位于咖啡集中生产区,货源充足;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对外联系方式多样,交通便利;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4)赞同。
当地生产咖啡的自然条件优越;扩大咖啡生产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或不赞同。
扩大生产势必加大垦荒,破坏草地;可能会造成土地退化,加剧荒漠化;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解析】10.(1)考查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埃塞俄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高原地形,土层深厚,适合咖啡生长;图示区域内部,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所以成为咖啡原产地。
(2)热带地区主要是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但劳动力投入量大。
(3)甲地位于咖啡原产地,原料充足;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有铁路经过,对外交通便利,产品销往国际,
市场广阔,所以成为咖啡城。
(4)赞同,从有利农业区位分析,并从经济收益角度说明。
不赞同,主要从不利区位分析,并从带来的环境问题补充说明。
【名师点睛】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如下表所示:
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
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并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现举例如下: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该区农业和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人工草场建设。
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