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增强湘西凤凰古城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
本文阐述了湘西凤凰国际旅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凤凰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凤凰对海外游客吸引力的对策。
要取得政府支持;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整合旅游资源;重视做好宣传工作;统一规范英文对外宣传资料;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标签: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景区;海外游客;吸引力;对策
一、湘西凤凰国际旅游业务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
2001年,国务院授予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凤凰旅游业发展的极好的机会。
自2006年以来,凤凰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当今凤凰地区逐渐成熟的旅游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但国际旅游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从2009年1至9月,凤凰县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凤凰县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二,在凤凰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已处于支柱产业地位。
2、发展潜力
凤凰的人文景观驰名中外,自然风景隽美秀丽,古城文化别具一格、书院文化和浓厚的民族风情更是引人入胜。
古城内各异的文物古建筑共68处左右,古迹遗址约116处,具有明清时代特色的居室别院120多栋,各类庙宇、祠堂、楼阁等约30多座,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熊希龄等众多名人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3、发展的必要性
“凤凰古城”别具一格、秀美的自然尽管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以及生态旅游资源让世界各地游客慕名前来。
湘西的主要外国客源来自于亚洲市场,亚洲游客大部分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
欧洲游客约占1.03%,北美游客约占2.12%,大洋洲游客占0.19%,非洲至今只有零散的游客到凤凰旅游,[1]海外游客接待量大大低于临近的张家界。
湘西凤凰的旅游资源与世界其他各国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国内市场开发程度高的大环境下,通过湘西旅游国际业务的拓展和营销,稳定现有客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是凤凰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二、影响凤凰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
1、对外宣传
湘西凤凰旅游资源别具特色,但旅游品牌塑造欠缺,形象维护不佳,旅游整体宣传尤其是面向国际的宣传力度不足。
据调查:很多外国友人对到中国旅游非常感兴趣,但是外国人喜欢事先搜集一些资料做旅行计划。
而目前中国很多景区外文介绍都很少,即便有也是常有错误,大大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景区的了解。
对外宣传资料的缺乏使海外游客凤凰旅游特色没有清晰统一的了解,凤凰管理部门没有整体把握凤凰旅游形象塑造要点,旅游特色打造的随意性强。
近几年凤凰的旅游投诉增多、网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等都对凤凰的旅游造成了较大影响。
以张家界为例,好莱坞电影《阿凡达》这部轰动全球的电影给景点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对外宣传效果,利用当今的影视宣传和其它现代化宣传方式也是发展并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2、文化挖掘
对凤凰古城形象的塑造,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盲目随意开发的现象仍然存在。
许多质量佳、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极具欣赏价值与科研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深层次的开发。
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合理开发,产品结构仍呈现单一且层次低,缺乏创新等特点。
[2]在产品设计等方面与其他古镇未能形成显著差异,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文化内涵挖掘不深,造成文化生态失衡,随着旅游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文化空心现象与日俱增,民风民俗难以传承,古城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蕴。
3、景点翻译
景区的介绍往往是旅游者可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英译旅游资料是外国游客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据。
但是凤凰旅游业是近些年才慢慢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并未完善,据调查,有关湘西凤凰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料翻译研究当前还比较稀少,缺乏公共服务的英文导向语、提示语,景点标识翻译、英文介绍不规范,举列如下[3]:
③游客止步:Staff only
④购票中请当面清点票款,门票售出,恕不退款:Check the Change before You Leave. No refund for tickets sold
⑤游客必须每人持票入内,废票、伪造票不得入内:Admission by Valid Tickets only.
⑥爱护草坪,足下留情:Keep off the Grass
⑦未经允许,不准停车:Assigned Parking only
⑧禁止摆卖:No Venders
⑨当心触电:Danger!High V oltage
⑩暂停服务请谅解:Temporarily Closed.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5、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解决沟通障碍,大力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整合湘西地区高校的人才资源。
引进吉首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导游来对外国友人进行接待与引导,既能在实践中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为海外游客的旅游提供便利。
要通过建立湘西州多语言交际中心,培养民族特色资料翻译人才小组,从而加强其准确性和权威性,更加侧重于培养旅游和英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增加研究项目的合作。
将高校少数民族的研究课题,交换生以及国外友人的各类交流活动与研究中心挂钩[6]。
研究中心提供当地资料、各类资源以及学生志愿者服务,既宣传了景区文化,又节约了成本,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和很多锻炼机会,也为湘西旅游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四、结语
增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景区对海外游客吸引力对策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我们希望通过政府支持、旅游特色资源的开发、景区翻译的统一规范和宣传人才的培养等积极措施,加强旅游景区的规范管理,以达到促进凤凰旅游国际业务发展的目标。
【注释】
[1] 刘长生,简玉峰.“大湘西”旅游客源地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 龙茂新,杨晓珍,喻彩霞.凤凰旅游形象维护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75-5476.
[3] 韩流,吴鸿俊.凤凰旅游景点英译资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文史博览(理论),2010.7.55-56.
[4] 尹华光,邓立中.张家界境外客源市场分析与对策探讨.吉首大学学报,2005.
[5] 彭对喜.打破界限优势互补合理营造大湘西文化产业.民族论坛,2002.12.
[6] 江海,杨思敏.湘西州旅游景点翻译现状的分析和建议.旅游纵览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