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1]董林福、赵艳春、玉树强.液压元件与液压视图【M】北京.机械设计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 研 室 意 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二级




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3)低噪声:国外早就有“安静”的液压泵之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齿轮泵的噪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齿轮泵的噪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齿轮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噪声,另一部分是困油冲击所产生的液压噪声。前者与齿轮的加工和安装精度有关,后者则主要取决于泵的卸荷是否彻底。对于外啮合齿轮泵,要实现完全卸荷是很困难的,因此进一步降低泵的噪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方面,内啮合齿轮泵因具有运转平稳、无困油现象、噪声低等特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直线共轭齿廓的内啮合齿轮泵因其具有运转平稳、噪声低而倍受青睐,正成为研究的焦点。
[1]朱文俊、张三民.机械原理及其设计 【M】北京.机械设计出版社
[2]顾崇揳.机械设计工艺 【M】西安.陕西科技技术出版社
[3]朱文俊、钟发祥.机械设计原理及机械设计 【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4]机械工程手册 【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王坤、何小白.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件三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齿轮泵的设计
所在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教学服务中心制表
2012年2月
一、对毕业设计题目的陈述:
液压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与各种机械产品,液压驱动以自身的优越性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特别是专用车辆行业。液压举升机构、助力液压制动机构以及驱动液压马达工作的液压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其中的液压齿轮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显得尤为中要。
完成产品的零部件设计。
2012.3.11~2012.4.1
绘制齿轮油泵的零件图。
2012.4.2~2010.4.15
绘制齿轮油泵的装配图。
2012.4.16~2012.4.25
完善毕业论文。
2012.5.26~2012.4.30
上交所有资料。
2012年5月2日前
答辩。
2011年5月10日前
六、主要参考文献:
5.对齿轮油泵各个零件进行测绘。
6.根据零件的设计过程进行总结,撰写毕业论文。
7.答辩
完成课题还应具备以下条件条件
1.大量阅读本课题的相关书籍及查阅资料,具备机械制图相关条件的能力。
2.具有对零件产品的结构分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
3.自身SolidWorks和AutoCAD的软件绘图造型装配综合应用水平。
(4)变排量:齿轮泵的排量不可调节,限制了其使用范同。为了改变齿轮泵的排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有关齿轮泵变排量方面的专利已有很多,但真正能转化为产品的很少。平衡式复合齿轮泵可通过调节内齿轮的转速米改变泵的排量,但具体方法和结构尚待进一步研究。
(5) 大排量:对于一些要求快速运动的系统米说,大排量是必需的。但普通齿轮泵排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这一方面,平衡式复合齿轮泵具有显著优势,如1台三惰轮复合齿轮泵的排量相当于6台同外形尺寸单泵的排量。
为了适应液压传动系统正向着快响应、小体积、低噪声的方向发展,齿轮泵除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其在中低压定量系统、润滑系统等的霸主地位外,尚需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低流量脉动:流量脉动将引起压力脉动,从而导致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这是与现代液压系统的要求不符的。降低流量脉动的方法,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措施外,采川复合多齿轮泵是一种趋势。
液压式齿轮泵简图
图3齿轮泵的结构原理
1.输入轴2、3.同步齿轮4.隔板5.滑动轴承
6.壳体7、8.吸排液齿轮9.从动轴
二、课题的技术方案设计
1.收集齿轮油泵相关资料,阅读参考文献,确定技术方案。
2.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齿轮油泵的整体造型及装配。
3.利用CAD绘制出齿轮油泵的重要零件图。
4.对齿轮油泵进行综合的分析。
本课题是依据齿轮油泵的装配图为基础进行完善设计,应用SolidWorks进行了总体造型和部分零件的造型,完成了齿轮油泵重要零件的设计,绘制出齿轮油泵的零件图的立体图(SolidWorks)和平面图(AutoCAD)。并对齿轮油泵材料的选择、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技术条件与原则综合分析。齿轮油泵是机床、各种车辆等设备液压系统的动力来源,其基础零件是泵体,主要零件有传动齿轮、泵盖、轴等,细节部分有密封结构、螺钉连接等。
(2)高压化:高压化是系统所要求的,也是齿轮泵与柱塞泵、叶片泵竞争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齿轮泵的高压化工作己取得较大进展,但因受其本身结构的限制,要想进一步提高工作压力是很困难的,必须研制出新结构的齿轮泵。在这方面,由多个齿轮组成的复合齿轮泵将有很大优势,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李壮云.液压·气动与液动工程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7]贺利乐.液压与液力传动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8]张岚.新编实用液压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9]李壮云.液压元件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0]王守城、容一民.液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公差配合及机械零部件测绘等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5.要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进度安排确定技术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012.2.21~2012.3.3
完成齿轮油泵的SolidWorks造型及装配。
2012.3.4~2012.3.10
相关主题